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民生

京津風沙源治理工程20年累計完成營造林902.9萬公頃

張何緣 發布時間:2020-09-25 10:59:00來源: 中新網

  中新網右玉9月25日電 (張何緣)記者24日從(cong) 全國防沙治沙暨京津風沙源治理工程經驗交流現場會(hui) 上獲悉,京津風沙源治理工程實施20年來,累計完成營造林902.9萬(wan) 公頃,工程固沙5.1萬(wan) 公頃,草地治理979.7萬(wan) 公頃,工程區森林覆蓋率由10.59%提高到18.67%,綜合植被蓋度由39.8%提高到45.5%,區域沙化土地麵積年均減少432平方公裏。

  京津周邊地區空氣質量明顯好轉。北京市大氣可吸入顆粒物年平均濃度從(cong) 2000年的162微克/立方米下降到2019年的68微克/立方米,空氣質量達標天數由2000年的177天提高到2019年的240天,沙塵天氣的發生次數從(cong) 工程實施初期年均13次減少到近年來2—3次。天津薊州全區林木綠化率提高16個(ge) 百分點,達53.5%。

  據介紹,2000年以來,在國家發展改革委的統籌下,林草、水利、農(nong) 業(ye) 等部門協同配合,京津工程區通過對沙區植被依法實施“三禁”等保護措施,對沙化土地采取人工造林種草、封沙育林育草、退耕還林還草等生物措施和小流域綜合治理、工程固沙等工程措施,以及優(you) 化生產(chan) 方式、實行生態移民等預防措施,不斷保護和增加植被,修複生態,在首都周圍建起了一道綠色生態屏障。

  京津工程是黨(dang) 中央、國務院為(wei) 改善和優(you) 化京津及周邊地區生態環境狀況,減輕風沙危害,啟動實施的生態建設工程,範圍涉及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山西省、內(nei) 蒙古自治區、陝西省6個(ge) 省(區、市)的138個(ge) 縣。

  同時,京津工程始終把改善生態與(yu) 改善民生相結合,通過指導各地發展特色林果、林下經濟、生態旅遊等產(chan) 業(ye) ,優(you) 先使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參與(yu) 工程建設或林草管護,助推了地方經濟發展和產(chan) 業(ye) 結構調整,為(wei) 貧困地區開辟了新的經濟增長點。

  根據對工程區25個(ge) 樣本縣連續監測,林業(ye) 總產(chan) 值從(cong) 2000年的6.49億(yi) 元增長到2017年的40.19億(yi) 元,工程區內(nei) 28個(ge) 國家級貧困縣於(yu) 2019年全部摘帽脫貧。其中,山西工程區成立造林扶貧合作社,2018年參與(yu) 工程治理的貧困社員人均收入3600多元,帶動1萬(wan) 餘(yu) 人脫貧;陝西榆林市榆陽區18.43萬(wan) 農(nong) 民從(cong) 京津工程中受益;河北張家口市林果產(chan) 業(ye) 總產(chan) 值達到139.7億(yi) 元,覆蓋200多萬(wan) 人,對農(nong) 民收入的貢獻率占20%以上。

(責編: 賈春玲)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