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民生

專家解讀雙循環新發展格局:釋放內需潛力 參與全球競爭

趙建華 王世博 發布時間:2020-09-28 09:20:00來源: 中國新聞網

  【解說】9月27日,中國宏觀經濟研究院在北京舉(ju) 行研討會(hui) ,來自中國社科院、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中國宏觀經濟研究院的多位專(zhuan) 家學者熱議“新發展階段的新機遇新挑戰”。

  【解說】中國宏觀經濟研究院院長王昌林表示,當前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蔓延,國際形勢錯綜複雜,不確定性因素增加。中國經濟麵臨(lin) 的壓力和挑戰加大的同時,也出現了更多機遇。

  【同期】中國宏觀經濟研究院院長 王昌林

  我們(men) 中國應該說從(cong) 來沒有在曆史上從(cong) 來沒有一次像現在這樣,離我們(men) 的科技革命和產(chan) 業(ye) 變革那麽(me) 近,而且有這麽(me) 好的基礎。新的產(chan) 業(ye) 變革也是給我們(men) 提供了很大的機遇,我們(men) 測算比如說像新一代信息技術,像我們(men) 的生物醫藥,包括節能環保,像新能源,這些可能都會(hui) 成為(wei) 未來的新興(xing) 的支柱產(chan) 業(ye) ,規模可能會(hui) 超過10萬(wan) 億(yi) 以上。再加上我們(men) 需求結構升級,比如文旅健康養(yang) 老,比如說這些包括生產(chan) 性服務業(ye) 都帶來一個(ge) 很大的機遇。

  【解說】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副理事長韓永文認為(wei) ,麵對新的變化,加快形成以國內(nei) 大循環為(wei) 主體(ti) 、國內(nei) 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是中國經濟轉型升級、高質量發展的客觀需要。中國需要進一步釋放內(nei) 需潛力,這將為(wei) 經濟發展提供新的和持久的動力。

  【同期】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副理事長 韓永文

  構建完整的內(nei) 需體(ti) 係,擴大消費需求是重要的戰略基點。2019年我國最終消費占GDP的比重為(wei) 55.4%,在最終消費當中的居民最終消費比重僅(jin) 為(wei) 38.8%,就更低了。我國應該通過推進係統化的改革和政策安排,加速扭轉這種不協調的發展局麵,使消費特別是居民消費成為(wei) 穩定和拉動經濟增長的主要力量。

  【解說】新發展格局“以國內(nei) 大循環為(wei) 主體(ti) ”,並不是要回到封閉狀態。中國宏觀經濟研究院副院長畢吉耀認為(wei) ,中國應進一步擴大開放,加大自主研發力度,真正實現國內(nei) 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

  【同期】中國宏觀經濟研究院副院長 畢吉耀

  中國經濟已經深深地融入到世界經濟中間去,也不是一下能夠脫鉤的。因此的話我們(men) 還要進一步的擴大開放。現在一係列事情表明的話,全球產(chan) 業(ye) 鏈的這種供應鏈的安全也是非常值得關(guan) 注的一個(ge) 問題。這也意味著我們(men) 的關(guan) 鍵技術、核心零部件、高端設備等方麵,我們(men) 要加大自主研發力度,這種實行實施部分的進口替代,這樣的話我們(men) 才能夠這種規避要被斷供的一種風險。

  

(責編: 賈春玲)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