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力天路”青藏聯網工程外送西藏富裕水電突破40億度
圖為(wei) 國網青海檢修公司柴達木換流站運維人員開展柴拉直流係統檢修工作。 保長芳 攝
27日,“電力天路”青藏聯網工程外送西藏富裕水電突破40億(yi) 度,將西藏夏季豐(feng) 富的的水能資源優(you) 勢轉化為(wei) 經濟效益,助力青藏兩(liang) 省區經濟生態綠色發展,更大範圍內(nei) 優(you) 化了中國西部地區清潔能源資源配置。
青藏聯網工程中國是第一條通往西藏的“電力天路”,工程東(dong) 起青海西寧,西至西藏拉薩,全長2500多公裏,由750千伏交流、±400千伏直流、藏中220千伏環網三部分組成。其中,柴達木至拉薩段±400千伏柴拉線平均海拔4650米,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穿越多年凍土裏程最長的直流輸電線路。工程投運近九年來,經受住了高海拔、大風、嚴(yan) 寒等惡劣氣候環境的考驗,一直平穩運行。
圖為(wei) 國網青海檢修公司專(zhuan) 業(ye) 人員開展青藏聯網工程柴拉直流輸電線路年度檢修工作。 謝莉蓉 攝
西藏水能資源理論蘊藏量達2.1億(yi) 千瓦,是“西電東(dong) 送”的重要能源接續基地,但由於(yu) 西藏電網夏豐(feng) 冬枯的季節負荷特性,冬季嚴(yan) 重缺電、夏季豐(feng) 水期電力消納難的矛盾突出。作為(wei) 連接青藏兩(liang) 省區的能源大動脈,這條“電力天路”的投運從(cong) 根本上解決(jue) 了西藏電網長期以來的電力供應矛盾,徹底改變了西藏電網孤立運行的局麵,疏通了西藏能源瓶頸,為(wei) 豐(feng) 水期“藏電外送”和枯水期“送電進藏”提供了穩定的“綠色通道”。
目前,青藏聯網工程雙向累計輸送電能113.82億(yi) 度,其中,青海向西藏輸送73.79億(yi) 度,西藏水電外送40.03億(yi) 度,藏電外送量占比35%,充分發揮了工程的民生效益和經濟效益。
據悉,2015年6月,該工程順利通過功率反轉試驗,西藏水電實現曆史性首次外送。自此,每年夏季,西藏富裕水電都通過這條能源大動脈送至青海,為(wei) 西藏贏得經濟效益的同時,也在更大範圍內(nei) 優(you) 化了中國西部地區清潔能源資源配置。
圖為(wei) 國網青海檢修公司專(zhuan) 業(ye) 人員開展青藏聯網工程柴拉直流輸電線路年度檢修工作。 謝莉蓉 攝
“今年5月,在西藏雅魯藏布江逐漸進入豐(feng) 水期、電能可以滿足當地用電需求時,我們(men) 曆時15天完成青藏聯網工程年度停電檢修工作。以此為(wei) 分界點,年檢結束後,工程改變電能輸送方向,開始外送西藏富裕水電。當前,我們(men) 根據電網實時負荷需求,每天調整功率20次左右,充分保障西藏水電可靠外送。今年截至目前已連續向青海送電120天,累計輸送電量8億(yi) 千瓦時。”國網青海檢修公司柴達木換流站副站長王鵬介紹說。(記者 李江寧 謝莉蓉 董慶芳 朱毅然)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西藏阿裏電亮之路
日前,在國家電網阿裏供電有限公司黨委書記邊久多吉和總經理張明敏的帶領下,記者走近了這個距離西藏自治區阿裏地區獅泉河鎮20多公裏的地熱電廠。[詳細] -
西藏建成海拔最高的電力北鬥基準站
日前,隨著北鬥數據的成功回傳,我國海拔最高的電力北鬥基準站在那曲110千伏變電站建成投運,開啟了高海拔地區北鬥係統在電力行業的廣泛應用。[詳細] -
海拔最高電力北鬥基準站在西藏建成
“西藏那曲110千伏變電站簽收北鬥數據已成功回傳,我們調試成功啦!”日前,隨著北鬥數據的成功回傳,我國海拔最高的電力北鬥基準站在海拔4200米的那曲110千伏變電站建成投運,開啟了高海拔地區北鬥係統在電力行業的廣泛應用。 [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