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民生

山東趟出環評改革新路

發布時間:2020-09-28 09:22:00來源: 中國環境報

  9月23日,山東(dong) 省生態環境廳在濟南舉(ju) 辦省級權力事項委托協議簽訂儀(yi) 式,省生態環境廳黨(dang) 組書(shu) 記、廳長宋繼寶與(yu) 7市生態環境局、17個(ge) 國家級開發區等27個(ge) 單位負責同誌現場就5項省級行政權力分別簽訂協議。其中,建設項目環評省級審批權限除跨市的項目外均予以下放,實現了應放盡放、減無可減、放無可放,賦予各市更大的發展自主權。

  “2020年是山東(dong) 省委、省政府確定的‘重點工作攻堅年’。環評作為(wei) 生態環境部門服務經濟社會(hui) 發展的重要一環,是在發展中守住綠水青山的第一道防線。”宋繼寶說,“今年我們(men) 結合疫情防控形勢,深化製度創新,加快流程再造,相繼出台了一係列環評製度改革的指導性文件,不斷釋放政策紅利,全力以赴助推複工複產(chan) ,協同推進經濟高質量發展和生態環境高水平保護。”

  實現應放盡放,加大簡政放權工作力度

  為(wei) 持續推動“放管服”改革,山東(dong) 省不斷深化環境影響評價(jia) 製度改革,強化生態環境保護體(ti) 係中的源頭預防,為(wei) 打贏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服務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山東(dong) 省生態環境廳一級巡視員葛為(wei) 硯對記者說:“前期,山東(dong) 省政府以省政府令的形式對部分省級行政權力事項進行了下放。此次省級權力事項委托協議簽訂儀(yi) 式的舉(ju) 行,不僅(jin) 對委托下放的事項內(nei) 容進行了明確,也確定了雙方的權利義(yi) 務、責任劃分和監管措施,今後還會(hui) 加大業(ye) 務培訓力度,強化事中事後監管,切實保障放權質量和效果。”

  山東(dong) 省生態環境廳從(cong) 自身查找問題、挖掘潛力,對環評審批的全過程進行流程再造,製定出台了《山東(dong) 省生態環境廳建設項目環評文件評估審查內(nei) 部程序規定(試行)》,針對環評審批的受理前服務、受理、評估、審查和調度通報等環節明確流程、時限和要求,實行容缺受理、並聯辦理,強化主動服務意識,提前介入,將項目遇到的生態環境問題解決(jue) 在報告書(shu) 編製過程中,審批時限壓縮至25個(ge) 工作日,審批效率明顯提升。

  “今年是山東(dong) 全麵構建現代化高鐵網絡的關(guan) 鍵一年,有9條鐵路線計劃開工。”濟青高速鐵路有限公司的相關(guan) 負責人對優(you) 化環評服務工作深有感觸,“省生態環境廳在鐵路項目環評辦理上服務非常到位,不但明確了聯絡員實時跟蹤進展,提前指導環評報告書(shu) 編製,而且還出台了很多好的政策。比如,對有些鐵路線路確實無法避讓生態保護紅線的,及時提醒我們(men) 去自然資源部門辦理手續,而且其意見不作為(wei) 環評審批的前置條件,大大提升了審批效率,服務非常貼心,讓我們(men) 切實感受到了政府部門為(wei) 企業(ye) 排憂解難的決(jue) 心和暖暖熱忱。”

  提升服務水平,助推重大項目落地建設

  為(wei) 營造良好的營商環境,山東(dong) 省生態環境廳出台了《優(you) 化環評審批服務助推重大項目建設的若幹措施》,提出加大建設項目環評審批簡政放權力度、完善服務重大項目落地機製、全麵建立服務企業(ye) 會(hui) 商機製等十項措施,指導全省加快推進重大項目落地。

  山東(dong) 省生態環境廳許可處處長臧一劍對記者說:“今年,我們(men) 主動對接發展改革、交通運輸、工業(ye) 和信息化等部門以及16市,梳理全省重大項目1330個(ge) ,省級審批重大項目31個(ge) 。對省級審批重大項目逐一明確服務聯絡員,逐個(ge) 跟蹤進展,列出問題清單,研究解決(jue) 措施;對市級審批重大項目每月調度一次,跟進指導服務,督促加快審批。針對服務重大項目過程中企業(ye) 反映的普遍性問題,已召開兩(liang) 次鐵路、公路行業(ye) 環評對接會(hui) ,進行答疑解惑和政策解讀,起到了良好的服務效果。”

  許可處一級主任科員李衛兵作為(wei) 重大項目的聯絡員,在服務項目環評辦理的過程中,深入一線、靠前服務,從(cong) 項目立項起就跟蹤環評工作進展,先後30餘(yu) 次到現場開展“一對一”的上門服務,為(wei) 項目環評辦理過程中的各項要件各處奔走。

  李衛兵告訴記者:“有一個(ge) 項目是省裏的新舊動能轉換重點工程,它的上馬對於(yu) 山東(dong) 產(chan) 業(ye) 結構調整影響重大。為(wei) 切實為(wei) 企業(ye) 做好服務,廳主要領導、分管領導克服疫情困難,常常通宵召開視頻調度會(hui) ,一個(ge) 問題一個(ge) 問題地研究解決(jue) 方案,這種敬業(ye) 和服務精神一直引領著我們(men) 環評工作者不斷前行。”

  針對園區發展環境優(you) 化,山東(dong) 省生態環境廳還出台《環境影響區域現狀評估實施細則(試行)》,進一步簡化環評文件編製,切實減輕企業(ye) 負擔。

  在今年疫情防控期間,山東(dong) 省生態環境廳積極落實生態環境部關(guan) 於(yu) 建立正麵清單的工作部署,印發《山東(dong) 省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jia) 豁免管理名錄(2020年本)》,在生態環境部《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jia) 分類管理名錄》十大類30小類行業(ye) 豁免範圍的基礎上,對二十二大類47小類原需登記表備案的建設項目,實行環評長期豁免管理,受到廣大小微企業(ye) 歡迎。

  同時,印發《山東(dong) 省建設項目環評告知承諾製審批改革試點實施方案》,將環境影響總體(ti) 可控、受疫情影響較大、就業(ye) 密集型等民生相關(guan) 的部分行業(ye) 納入環評告知承諾製審批改革試點,對十八大類46小類實行環評告知承諾,並明確了申請材料和辦理流程,對3036個(ge) 項目實施了告知承諾製審批,切實助推相關(guan) 行業(ye) 企業(ye) 複工複產(chan) 。

  著力放管結合,實施事中事後靶向監管

  省級環評審批權限下放後,工作重點進一步由重事前審批向重事中事後監管轉變。

  山東(dong) 省印發《關(guan) 於(yu) 進一步規範建設項目環境影響報告書(shu) (表)編製監督管理工作的通知》,強化對環評文件編製單位、編製人員和環評專(zhuan) 家的監督管理,督促指導各市按要求加強管理,對相關(guan) 單位、個(ge) 人實施失信計分或處理處罰。

  出台《山東(dong) 省建設項目環境影響報告書(shu) (表)技術複核工作方案(試行)》,自2020年起開展環評文件技術複核,倒逼環評編製單位提升能力水平,提高環評文件編製質量,上半年已組織對66個(ge) 項目開展了技術複核。

  在疫情防控期間,山東(dong) 省生態環境廳推行環評“不見麵審批”,指導各市開展“網上辦”審批服務、“不見麵”技術審查、“零接觸”現場踏勘,確保疫情防控和項目建設同推進、兩(liang) 不誤。

  依托大數據平台建立生態環境大數據環境影響評價(jia) 管理子係統,為(wei) 實現全省環評審批業(ye) 務的科學化、精細化管理提供技術保障。同時,推進環評“陽光審批”,落實建設項目環評信息的全過程、全覆蓋公開,暢通公眾(zhong) 參與(yu) 和社會(hui) 監督渠道,確保公眾(zhong) 能夠方便獲取建設項目環評信息,保障可能受建設項目環境影響公眾(zhong) 的環境權益。

  葛為(wei) 硯表示,下一步,將繼續探索環評改革方向,研究製定關(guan) 於(yu) 加強產(chan) 業(ye) 園區規劃環評與(yu) 項目環評聯動的實施意見,充分發揮規劃環評的宏觀引導功能,進一步提高建設項目環評審批效率。同時推動《山東(dong) 省規劃環境影響評價(jia) 條例》盡快出台,為(wei) 規劃環評落地和項目環評簡化提供法律保障。

  “山東(dong) 省生態環境廳將持續提升環評審批服務水平,不斷優(you) 化營商環境,為(wei) 山東(dong) 經濟高質量發展和生態環境高水平保護貢獻力量。”葛為(wei) 硯說。(周雁淩 季英德 張亞(ya) 寧 韓冰)

(責編: 賈春玲)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