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迪慶州:吃上旅遊飯 風景變“錢景”
雲(yun) 南迪慶州,讓更多貧困戶從(cong) 旅遊業(ye) 中獲益——
吃上旅遊飯 風景變“錢景”(決(jue) 戰決(jue) 勝脫貧攻堅·行走“三區三州”探脫貧)
核心閱讀
一些深度貧困地區自然稟賦差,一產(chan) 、二產(chan) 發展受限,但擁有獨特的旅遊資源,發展旅遊產(chan) 業(ye) 成為(wei) 脫貧致富的有效路徑。
在雲(yun) 南省迪慶藏族自治州,當地通過發展旅遊業(ye) ,帶動了經濟發展、農(nong) 戶增收。未來,還需要完善交通基礎設施建設,科學引導因地製宜,推動旅遊業(ye) 高質量發展。
高寒、幹旱、山高穀深,自然條件差,交通相對不便……在一些深度貧困地區,受製於(yu) 先天不利條件,除發展個(ge) 別資源型產(chan) 業(ye) ,很難發展起有競爭(zheng) 力的二產(chan) 。同時,受高寒、幹旱等氣候限製,發展一產(chan) 也相對困難。不過,風光獨特賦予了這些地區更具優(you) 勢的旅遊資源,發展旅遊產(chan) 業(ye) 成為(wei) 增收致富的有效路徑。
“深度貧困地區的貧困群眾(zhong) ,怎麽(me) 跟上旅遊的腳步?”近日,記者帶著疑問多次前往雲(yun) 南省迪慶藏族自治州,翻雪山、過草地,行走多個(ge) 城鎮、鄉(xiang) 村,看到了當地的不少探索。
持續增收,旅遊業(ye) 成為(wei) 希望所在
時至9月,香格裏拉的天氣已轉涼。海拔稍低的地方還開著格桑花,高海拔地區已不時飄起雪花。
種著10多畝(mu) 土地,迪慶州香格裏拉市小中甸鎮團結村尼細小組貧困戶拉茸在當地算是“種植大戶”。“玉米、蔓菁、油菜、青稞都種了些,卻沒什麽(me) 收入。玉米、蔓菁作為(wei) 牲畜飼料,銷售牲畜才會(hui) 有一部分收入,油菜、青稞基本是自用。”拉茸說。
記者發現,因為(wei) 氣候限製,找到適合高海拔地區種植的高產(chan) 穩產(chan) 作物並不容易。“除了個(ge) 別作物,外來企業(ye) 在本地發展規模化經濟作物種植的可能性不大。”東(dong) 航雲(yun) 南公司派駐迪慶州工作隊員、迪慶州扶貧辦副主任賈洪說。
“迪慶州2/3的土地在生態紅線裏,大規模發展二產(chan) 也不可能。”迪慶州扶貧辦主任施春德指著牆上的地圖,跟記者談起了產(chan) 業(ye) 發展,“海拔高,積溫相對較低,一產(chan) 發展受限;人口少,交通相對不便,二產(chan) 發展也很難;想持續增收,希望還是寄托在以旅遊業(ye) 為(wei) 主的三產(chan) 。”
一組數據能夠體(ti) 現旅遊業(ye) 對於(yu) 迪慶州的意義(yi) :迪慶旅遊從(cong) 業(ye) 人員超過12.6萬(wan) 人,占全州總人口的30.7%,其中旅遊直接從(cong) 業(ye) 人員達2.3萬(wan) 人。全州民宿及精品酒店、半山酒店150多家,27個(ge) 旅遊特色村,普達措國家公園、梅裏雪山景區、虎跳峽景區等反哺資金累計超過3億(yi) 元。
“未來通往香格裏拉的高速公路、高鐵也將建成通車,迪慶旅遊前景看好。”施春德說。
量力而行,多元化發展獲益良多
盡管旅遊如此重要,可不管是香格裏拉周邊,還是更偏遠的維西傈僳族自治縣塔城鎮,記者發現,客棧、農(nong) 家樂(le) 的老板中,很少有貧困戶。
為(wei) 何旅遊業(ye) 中很少有貧困戶當老板?記者調查發現,主要原因有二:一是能力不足,很多貧困戶家裏的衛生條件無法滿足旅遊接待要求;二是資金緊張,辦農(nong) 家樂(le) 、客棧動輒要投資幾十萬(wan) 元,貧困戶難以負擔。
雖然當老板的很少,但貧困戶從(cong) 旅遊業(ye) 中依然獲益良多。
一是務工收入增加,建設民宿客棧、提供餐飲服務等都需要用工。由於(yu) 民宿工程建設增加,塔城鎮附近的工價(jia) 一直在上漲,從(cong) 前幾年的每天100元漲到如今的130元。塔城鎮啟別村的貧困戶陳五生表示,目前就地務工機會(hui) 增多,自家收入主要來自打零工。
二是農(nong) 產(chan) 品價(jia) 格更高。啟別村民宿老板和建忠告訴記者,隨著民宿的發展,核桃油等農(nong) 產(chan) 品價(jia) 格大幅提升,如今有20多戶農(nong) 戶來自家民宿打工或提供豆腐等產(chan) 品,其中不少是建檔立卡貧困戶。
“貧困戶參與(yu) 農(nong) 產(chan) 品生產(chan) 加工、旅遊服務業(ye) ,還是有很大潛力的。”啟別村黨(dang) 總支書(shu) 記和慶剛說,以往生態產(chan) 品少為(wei) 人知,賣不上價(jia) ,通過發展鄉(xiang) 村旅遊,有消費能力的客戶看過產(chan) 品、嚐過產(chan) 品,讓優(you) 質優(you) 價(jia) 成為(wei) 可能。
維西縣委書(shu) 記格桑納傑表示,縣裏並不鼓勵普通農(nong) 戶盲目投資民宿、農(nong) 家樂(le) 。“好風景想賣上好價(jia) 錢,要營造健康、舒適的良好體(ti) 驗,還得靠品牌和口碑。如果大量上馬低端民宿,很可能導致惡性競爭(zheng) ,從(cong) 而影響遊客旅遊體(ti) 驗,長期則會(hui) 影響到旅遊產(chan) 業(ye) 的健康發展,受傷(shang) 害的還是本地群眾(zhong) 。”
挖掘資源,科學引導提升多方麵能力
對於(yu) 迪慶州來說,更完善的交通基礎設施建設仍然是當地群眾(zhong) 最大的期盼。“讓東(dong) 部地區遊客能更方便地到這裏旅遊,對脫貧增收有直接推動作用。”施春德說。
挖掘旅遊資源同樣關(guan) 鍵。記者采訪發現,目前鄉(xiang) 村旅遊做得好的村落並不多。啟別村在迪慶州鄉(xiang) 村旅遊發展中,具有標杆意義(yi) ——周圍缺少知名景點,鄉(xiang) 村旅遊如何發展?
“啟別村的紅火,跟高端民宿進入較早有一定關(guan) 係。”和建忠認為(wei) ,采蘑菇、磨豆腐等日常生活內(nei) 容,要成為(wei) 旅遊產(chan) 品,離不開當地群眾(zhong) 觀念的轉變。在高端民宿的帶動下,群眾(zhong) 看到了發展旅遊的希望和路徑。
“普通農(nong) 戶參與(yu) 旅遊需要一個(ge) 漸進的過程,關(guan) 鍵是要逐步提升多方麵能力。”和慶剛說,通過教育扶貧,年輕一代的能力明顯提升,為(wei) 未來實現旅遊業(ye) 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基礎條件。
塔城鎮黨(dang) 委書(shu) 記傅春城認為(wei) ,鄉(xiang) 村旅遊的發展需要進行通盤考慮。以往啟別村農(nong) 戶種植水稻居多,近年來為(wei) 了發展鄉(xiang) 村旅遊,村裏引導種植油菜花,經濟效益沒降,還增添了景觀效益;發展稻田養(yang) 魚,又增加了稻田摸魚的鄉(xiang) 村旅遊體(ti) 驗項目。
“發展鄉(xiang) 村旅遊應結合各地條件進行重點打造。對一些發展條件相對較好、意願較強的地方,加強基礎設施投入,形成集聚效應。同時,一定要管控好鄉(xiang) 村規劃建設,防止出現建設性破壞。”格桑納傑說。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