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民生

大煞風景的大型城市雕塑該休矣

唐芳 發布時間:2020-10-29 19:03:00來源: 科技日報

  科技觀察家

  連日來,57.3米關(guan) 公雕像、88米苗族女神仰阿莎雕塑成為(wei) 熱議焦點,違建濫建巨型雕像等“文化地標”現象引發公眾(zhong) 關(guan) 注。為(wei) 加強大型城市雕塑建設管理,住建部日前發文要求嚴(yan) 控建設“高度超過30米或寬度超過45米的大型雕塑”,刹住濫建“文化地標”歪風。

  雕塑之美,不唯其大。地方興(xing) 建大型雕塑的理由主要有傳(chuan) 承文化、發展旅遊、提升形象、提升政績。可惜一批脫離實際、脫離群眾(zhong) 的“巨雕”作品橫空出世,似乎足夠高大,地標屬性就足夠強。從(cong) 審美角度,大不必然代表美,如果不符合城市氣質,隻會(hui) 顯得極其突兀。住建部點名通報巨型關(guan) 公雕像“破壞了古城風貌和曆史文脈”,該塑像怒目圓睜、栩栩如生地“揮舞”著70米大刀,擺開陣勢立於(yu) 城區,隻會(hui) 嚇退眾(zhong) 人,提示“請勿靠近”,更別提吸引人駐足觀賞品味了。這不是脫離實際、脫離群眾(zhong) 又是什麽(me) 呢?

  真正偉(wei) 大的雕塑藝術無關(guan) 尺寸。世界十大雕塑如斷臂的維納斯高約2.04米,思想者1.8米,擲鐵餅者僅(jin) 約1.52米,但並不妨礙它們(men) 成為(wei) 所在城市的標誌性建築和精神象征。當然,也不乏大而美、符合城市氣質的成功雕塑:高46米的自由女神像是紐約港一大景觀,見證著美法兩(liang) 國的友誼;通高71米的四川樂(le) 山大佛,為(wei) 中國古代佛教雕塑一大代表,其依山鑿成、頭與(yu) 山齊、足踏大江,對國內(nei) 外遊客有著無窮的吸引力。但試想自由女神像、樂(le) 山大佛等大型雕塑矗立於(yu) 城市中央,而不是海島上、摩崖邊,被湮沒氣質特點的它們(men) 恐怕難成世界聞名的雕塑。

  大煞風景的巨型雕塑現身城市中央,根源是地方決(jue) 策者缺乏充分論證,沒有科學規劃就大張旗鼓,盲目上馬,結果隻能大煞風景適得其反。為(wei) 防範濫建文化地標衝(chong) 動,住建部文件中提出的監管要求可謂“正中要害”。攀高比闊、亂(luan) 搶風頭的思維透支地方政府財力,大型雕塑難免陷入粗製濫造、停工爛尾的惡性循環,嚴(yan) 重違背地方和群眾(zhong) 切身利益。摒棄個(ge) 人喜好、功利心和扭曲的政績觀,充分調研、全麵分析、科學評估和理性決(jue) 策才是城市發展規劃的應有之義(yi) 。

  優(you) 秀城市雕塑依托該城市的曆史文化底蘊,以高超的雕塑藝術鍛造永久性的可視形象,與(yu) 城市風貌相得益彰,更讓沉浸其中者感受城市藝術氣息和脈搏。隻有遏製濫建大型城市雕塑之風,方能湧現出更多彰顯時代精神、滿足人民需求,更具中國特色、中國氣派的雕塑佳作。

(責編: 賈春玲)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