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動傳統製造向“新智造”轉變,工業互聯網成烏鎮峰會熱詞
光明網烏(wu) 鎮11月25日電(記者 李政葳 曾震宇)隨著5G、大數據、AI等新技術的不斷進步,製造業(ye) 在數字化探索過程中需求變得更加精準。“借助於(yu) 人工智能的智能化學習(xi) ,工業(ye) 互聯網平台能夠自適應地為(wei) 某一個(ge) 行業(ye) 提供端到端的解決(jue) 方案,幫助各行各業(ye) 製造業(ye) 企業(ye) 重構產(chan) 業(ye) 鏈和供應鏈。我的感受是,工業(ye) 互聯網未來一定會(hui) 走向學習(xi) 型的互聯網。”在2020年世界互聯網大會(hui) ·互聯網發展論壇期間舉(ju) 辦的“工業(ye) 互聯網的創新與(yu) 突破論壇”上,傳(chuan) 化智聯總裁姚巍這樣說。
“工業(ye) 互聯網的本質是信息化、數字化技術在工業(ye) 領域的廣泛應用,從(cong) 而產(chan) 生工業(ye) 領域類似研發、生產(chan) 、製造、供應鏈、營銷、服務等模式創新。”阿裏雲(yun) 智能總裁張建鋒認為(wei) ,工業(ye) 互聯網要有優(you) 質而新型的IT基礎設施,但很多設施都是各自構建,標準化、統一性較弱,隨著雲(yun) 計算技術發展,標準化程度得到大幅提升;工業(ye) 互聯網特別是移動化興(xing) 起後,企業(ye) 合作邊界改變了以往工廠向上下遊延伸模式,將帶來自身商業(ye) 模式的創新。
提到行業(ye) “風口”,用友科技CEO兼總裁陳強兵認為(wei) ,數字化轉型是企業(ye) 的核心戰略,但並不是風口,更不是一種機會(hui) 主義(yi) 的表現,也不是某個(ge) 部門去買(mai) 一套軟件,也不是某個(ge) 企業(ye) 零星的購買(mai) 軟件。“我想更是一種長期合作。現代企業(ye) 商業(ye) 創新離不開數字技術,離不開數字化、智能化。”
“消費互聯網注重流量集聚和流量的最終變現,工業(ye) 互聯網注重的是消除產(chan) 業(ye) 痛點和價(jia) 值賦能。未來產(chan) 業(ye) 互聯網企業(ye) 的數量將遠大於(yu) 消費互聯網。”橙色雲(yun) 創始人、傑瑞集團董事局主席孫偉(wei) 傑表示,消費互聯網在重塑消費習(xi) 慣、拉動經濟指數等方麵的作用毋庸贅言,而工業(ye) 互聯網則在產(chan) 業(ye) 端特別是製造業(ye) 研發、生產(chan) 、供應鏈、銷售、售後等各個(ge) 環節直接賦能。發展工業(ye) 互聯網既需要互聯網企業(ye) 和產(chan) 業(ye) 端企業(ye) 協同配合,深度協作;也需要把產(chan) 業(ye) 要素和環節協同起來,推動全產(chan) 業(ye) 業(ye) 務流程生產(chan) 方式的變革重組。“未來,產(chan) 業(ye) 人將成為(wei) 工業(ye) 互聯網的主力軍(jun) 。”
孫偉(wei) 傑還特別提到C2M(用戶直連製造)模式。他認為(wei) ,C2M核心追求的是通過消費者和廠家的直連,滿足消費者的個(ge) 性化需求和低價(jia) 需求,雖然也間接帶動了直連廠家流程和信息交互重構,但是產(chan) 業(ye) 互聯網直接作用於(yu) 實體(ti) 經濟各個(ge) 環節的提效和賦能。
“作為(wei) 新基建的關(guan) 鍵領域,工業(ye) 互聯網與(yu) 5G、AI必將推動企業(ye) 與(yu) 企業(ye) 之間、生產(chan) 製造與(yu) 生產(chan) 服務之間的高效協同,加速產(chan) 業(ye) 數字化、數字產(chan) 業(ye) 化。”姚巍認為(wei) ,5G+AI必將改變各個(ge) 垂直行業(ye) 。通過端到端的供應鏈體(ti) 係幫助企業(ye) 降本增效、擴大市場的同時,也可以把鏈條中標準化和模塊化的能力切片成“原子”能力,並以服務的方式組裝成“分子”能力,實現微服務的智能組合。“但B端需求和C端截然不同,不能將消費互聯網的‘打法’直接嫁接到工業(ye) 互聯網建設中。”
“未來五年,將是數字化基礎設施加快安裝和服務、交付,以及企業(ye) 數字化轉型的窗口期。”正泰集團董事長南存輝認為(wei) ,後疫情時代全球供應鏈重構,中國製造業(ye) 將憑借完備的產(chan) 業(ye) 鏈,強化在全球供應體(ti) 係的優(you) 勢。工業(ye) 互聯網新技術、新模式將支撐製造企業(ye) 智能化轉型生產(chan) 、網絡化協同、個(ge) 性化定製,為(wei) 製造業(ye) 插上騰飛的翅膀。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