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英雄!成都民警周銳:讓警徽在基層一線熠熠閃光
四川新聞網成都11月24日訊(記者 喬(qiao) 永禎)日前,四川省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和防汛救災表彰大會(hui) 在成都召開。會(hui) 上對我省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中的先進個(ge) 人、先進集體(ti) 、優(you) 秀共產(chan) 黨(dang) 員、先進基層黨(dang) 組織以及在防汛救災中的優(you) 秀共產(chan) 黨(dang) 員和先進基層黨(dang) 組織進行表彰。成都簡陽市公安局平泉派出所教導員周銳榮獲四川省防汛救災優(you) 秀共產(chan) 黨(dang) 員。
10歲那年,周銳父親(qin) 因公犧牲,他變成了烈士的子女;22歲那年,周銳繼承父誌,成為(wei) 了一名光榮的人民警察;33歲那年,周銳為(wei) 幫扶貧困村脫貧,前往當時的三合鎮斑竹村擔任第一書(shu) 記;今年11月,36歲的周銳被評為(wei) 四川省防汛救災優(you) 秀共產(chan) 黨(dang) 員。
責任:堅守90小時護平安
2018年和2020年,簡陽市連續遭遇了汛情。洪峰到達簡陽城區時,最高流量曾達到8300立方米/秒。
“請各沿江鎮(街道)組織人員,務必在洪水到達前將淹沒低窪地帶的人員物資安全轉移。”接到指令,簡陽市公安局平泉派出所教導員周銳和同事們(men) 快速反應,和當地黨(dang) 委、政府一道,有序組織轉移安置群眾(zhong) 。當周銳等民警趕到平泉街道進步村時,發現洪水已漫進村裏。
在搜尋轉移村民的過程中,周銳發現,有一對老年夫妻家的院子已被水淹,但他們(men) 卻絲(si) 毫沒有想轉移的跡象。周銳快速跑進屋裏,發現這對老年夫妻的女戶主因病臥床不便行動,自認為(wei) 見過大風大浪的丈夫想守護妻子,也想守護家,而不想離開。
於(yu) 是周銳當機立斷,背上百餘(yu) 斤重的女戶主,在同事的幫助下,淌著水,一步一步地往安全地帶艱難挪動。在他堅定的行動影響下,丈夫不再固執已見,也一起隨同轉移。由於(yu) 臨(lin) 江,村民們(men) 大多會(hui) 遊泳,一些村民因看家等各種原因更是對洪水不屑一顧,因此轉移安置中做通群眾(zhong) 的思想工作成為(wei) 了周銳和同事們(men) 要麵對的一大難題。
“在轉移轄區群眾(zhong) 的過程中,有的群眾(zhong) 多次勸說都不願意離開自己的房子,沒辦法,我們(men) 隻能苦口婆心地一遍又一遍勸導,爭(zheng) 取他們(men) 的理解。”在周銳看來,沒有什麽(me) 比生命安全更重要。他和同事想方設法將群眾(zhong) 帶離危險地帶,轉移轄區住戶約300餘(yu) 戶840餘(yu) 人。
在沱江水位最高的幾天裏,周銳和同事們(men) 堅守一線近90個(ge) 小時,硬是把派出所都搬到了抗洪一線。
“你好久回來,外麵的雨下得好大,注意安全哈!”
“不用擔心,我和同事在一起,洪水退了就回家。”周銳掛斷妻子的電話,便和同事們(men) 一起又開始巡查河堤和危險地帶。
在防汛的90小時裏,他沒有回過一次家,和妻子的對話也都是很簡短的幾句家常。周銳坦言,不是不想回家,但洪水在肆虐,作為(wei) 警察有自己的職責所在,做人也應該守初心。“隻有大家安全了,才能安心過小日子。”周銳告訴記者。
“我們(men) 要用實際行動踐行初心使命,築起防汛的銅牆鐵壁。”在周銳看來,麵對洪流勇擔當是人民警察的責任。周銳和同事們(men) 用艱辛的付出,確保了汛期平泉派出所轄區沒有一人因洪水受傷(shang) 和死亡,用實際行動踐行了初心使命,為(wei) 警徽增光添彩。
傳(chuan) 承:為(wei) 了父親(qin) 的殷切期望
10歲那年,周銳父親(qin) 因公倒在警察崗位上。父親(qin) 犧牲後,周銳得到了大家無微不至的關(guan) 心,他心裏也一直憧憬著繼承父誌,向往著那身藏青藍。終於(yu) 在2006年5月,他如願加入了警察隊伍,承擔起維護人民安全和社會(hui) 秩序的職責,也有了更多踏實為(wei) 人、報效社會(hui) 的機會(hui) 。
今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周銳也是衝(chong) 鋒在前。大年三十,接到疫情防控命令後,周銳便帶領同事下基層,守卡點,一忙就是一個(ge) 多月,開展了大量細致入微的工作。在同事們(men) 和當地黨(dang) 委、政府的一致努力下,確保了平泉街道沒有出現一起疑似和確診新冠肺炎病例。
“警察這個(ge) 職業(ye) 外表光鮮,但要做好其實很難。腳踏實地、篤行致遠,是一名人民警察應有的初心。”周銳談到。
使命:扶貧一線有位周警官
2017年,周銳被組織安排前往當時的三合鎮斑竹村擔任第一書(shu) 記。在斑竹村擔任第一書(shu) 記的三年間,周銳任勞任怨,帶領村民夯實脫貧基礎,不斷發展產(chan) 業(ye) 。全村共新建蓄水池30口,新建村道2公裏、通過土地流轉外包土地600餘(yu) 畝(mu) ,實現了集體(ti) 經濟的“零突破”。目前,斑竹村的貧困戶人均收入已從(cong) 2017年年初的不足2800元增長到了2019年年底的7500餘(yu) 元,貧困戶的日子正越過越紅火。
剛到斑竹村擔任第一書(shu) 記時,周銳了解到當地詹朝永一家的大女兒(er) 患病,小女兒(er) 考上了大學卻在學費發愁的困境之後,多方奔走,積極協調有關(guan) 部門和單位,幫助詹朝永家發展產(chan) 業(ye) ;同時為(wei) 詹朝永一家規劃落實扶貧幫扶的具體(ti) 措施,幫助詹朝永實現了脫貧。如今,詹朝永的小兒(er) 女已大學畢業(ye) 並參加了工作,他的養(yang) 羊事業(ye) 也發展的很順利,日子是越過越好!
據了解,在當地黨(dang) 委、政府,簡陽市公安局的關(guan) 懷和周銳的具體(ti) 幫扶下,包括詹朝永在內(nei) 的斑竹村32戶共80名貧困戶於(yu) 2017年底全部實現脫貧增收,脫貧成果更是在2018年得到了鞏固提升,順利通過了省、市檢查驗收,全麵實現了貧困戶“一超六有”的工作目標。
周銳總是很忙,忙在脫貧村、忙在派出所、忙在需要他的基層一線,用默默無聞地付出擦亮著莊嚴(yan) 的警徽。周銳告訴記者,他所做的一切,就是為(wei) 了讓警徽在基層一線熠熠閃光。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