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民生

回眸“十三五”:公共服務設施加速建設 成都今年新增公辦幼兒園學位8萬個

發布時間:2020-11-25 19:28:00來源: 四川新聞網

  四川新聞網成都11月25日訊(記者 李丹)以家為(wei) 圓心,15分鍾腳程為(wei) 半徑畫個(ge) 圈。在這個(ge) 圈子裏,老人步行幾分鍾便能到達菜市場,孩子上學不用多穿過幾條馬路,市民下班後在樓下就可以組一局足球……這就是15分鍾公共服務圈,也是市民的美好生活圈、幸福圈。

  其實所謂15分鍾公共服務圈,簡單來說,就是在十五分鍾步行距離(不超過1000米)範圍內(nei) ,配置滿足居民日常生活所需的各類公共服務設施,生活在城市中,人們(men) 最直觀的幸福感,往往源於(yu) 生活中享受的配套與(yu) 服務。希望就近就有學校和醫院,希望衣食住行都方便不操心。

  也正是基於(yu) 此,成都從(cong) 2017年開始啟動中心城區基本公共服務設施“三年攻堅”行動,提出成都中心城區將在三年內(nei) 新建8大類、18項,共計2557項公共服務設施,希望市民真正享受到15分鍾搞定生活所需的便利。

  今年是成都“三年”攻堅行動的收官之年。近三年裏,一大批公共服務設施項目啟動建設。記者了解到,截至目前,建成區開工公服設施項目2800個(ge) ,其中建成1743個(ge) ,規劃實施率自58%提升至93.7%,公服設施質量不斷提升……而預計到收官之時,成都將共計新建教育、醫療衛生、文化、體(ti) 育、市政等8大類18項公共服務設施2818處。

  今年 新增公辦幼兒(er) 園學位8萬(wan) 個(ge)

  隨著“三年攻堅”不斷推進,越來越多的公共服務資源正在集聚起來,入托上學、社區養(yang) 老、文化設施、體(ti) 育鍛煉、社保服務……步行15分鍾內(nei) ,教育、醫療、救助、購物、餐飲等一係列市民日常生活所需服務都能找到,這樣便利的生活正在成都更大範圍實現。

  “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一項長期工作,沒有終點,隻有連續不斷的新起點”,成都市住建局公建處相關(guan) 負責人表示。“三年攻堅”行動實施以來,一方麵建成區規劃實施率達到了92.4%,大大滿足了基本公共服務設施的需求。例如市民們(men) 最關(guan) 心的教育配套,新增公辦幼兒(er) 園學位專(zhuan) 項攻堅由成都市住建局和教育局聯合牽頭推進,僅(jin) 今年一年就計劃通過新建、改(擴)建、改建附屬辦園點、回收回購等四種方式,新增公辦幼兒(er) 園學位8萬(wan) 個(ge) ,以滿足市民需求。

  另一方麵,“三年攻堅”讓一批亟需建設和曆史久拖未建的教育、養(yang) 老等短板公共服務設施建成投用,很大程度上解決(jue) 了供需矛盾。此外,三年公共服務設施建設的投入達到800多億(yi) 元,“這也有效帶動了建築行業(ye) 經濟發展”。

  各類重要民生板塊開工建設情況如何了?記者了解到,社區綜合體(ti) 已開工246個(ge) ,其中建成112個(ge) ;在教育類,中小學、幼兒(er) 園開工476個(ge) ,其中建成312個(ge) ;商業(ye) 服務類方麵。農(nong) 貿市場開工243個(ge) ,其中建成122個(ge) ;社區服務中心、社區用房、養(yang) 老服務設施開工689個(ge) ,其中建成411個(ge) ;體(ti) 育類方麵,綜合健身館、綜合運動場開工201個(ge) ,其中建成105個(ge) ;醫療類方麵,衛生服務中心、衛生服務站已開工240個(ge) ,其中建成138個(ge) ;文化類方麵,文化活動中心(站)已開工239個(ge) ,其中建成149個(ge) 。市政類,再生資源回收站、垃圾處理站、公廁已開工660個(ge) ,其中建成478個(ge) ;社區管理類,已開工52個(ge) ,建成28個(ge) 。

  “已基本解決(jue) 基本公服設施供給不足問題”

  如何做到的?

  據成都市住建局該負責人表示,目前,隨著“三年攻堅”行動的不斷推進,中心城區已基本解決(jue) 基本公服設施供給不足問題實現供需平衡。公服設施質量不斷提升。

  “攻堅”背後,這樣效果的呈現其實並不容易。

  比如說,一係列的民生項目並不僅(jin) 僅(jin) 是從(cong) 無到有,還要高質量、高標準、高品質。據該負責人解釋,成都對標上海等國內(nei) 先進城市,結合全市公共服務設施建設實際,製定出台了教育、體(ti) 育、社區綜合體(ti) 等全市統一的公服設施建設標準,推動公服設施標準化建設。期間,印發了《成都市普通中小學建設技術導則》、《成都市幼兒(er) 園建設技術導則》,《成都社區綜合體(ti) 建設標準》、《成都綜合運動場、綜合健身館建設標準》等8個(ge) 標準。

  “新建設標準的實施將進一步提升公服設施品質”,該負責人表示,讓項目高質量呈現,才能讓市民有更好的體(ti) 驗,才能提高老百姓滿意度幸福感。

  過程中的創新還不止這些。記者了解到,實施“三年攻堅”期間,成都市還不斷優(you) 化審批流程以提高工作效率。比如,為(wei) 了將需求迫切的教育類項目納入告知承諾製,審批流程被大大簡化,加快項目開工建設。

  與(yu) 此同時,為(wei) 了對項目進度、質量進行嚴(yan) 格把控,成都還運用科技創新管理。按照智慧工地係統管理的要求,分批次將項目納入智慧工地監管,實現對項目進度的實施監控,目前仍有社區綜合體(ti) 、教育類等162個(ge) 在建項目再智慧工地監管範圍內(nei) 。

  可喜的是,“三年攻堅”收官戰勝利在即,公服設施補短板成果顯著。公服設施供給不斷增加,這已成為(wei) 市民實打實能享受的實惠與(yu) 便利。

(責編: 賈春玲)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