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年來海澱金融業快速發展 成為第三大支柱產業
中新網北京新聞11月25日電 (記者 於(yu) 立霄)近五年來,北京市海澱區金融業(ye) 增加值從(cong) 500億(yi) 元增長到上千億(yi) 元,年均增速達14.8%,占全區經濟比重達到12%,成為(wei) 繼軟件和信息服務業(ye) 、科技服務業(ye) 之後的第三大支柱型產(chan) 業(ye) 。
這是記者25日從(cong) 北京市海澱區舉(ju) 辦的“回顧十三五,展望十四五”金融專(zhuan) 題新聞發布會(hui) 上獲悉的。
五年來,北京市海澱區探索科技金融發展路徑,通過多項舉(ju) 措,使金融業(ye) 高速發展,並呈現聚集效應強、股權投資火熱、上市公司量大質優(you) 等五大特點,為(wei) 國家金融創新樹立了“海澱樣板”。
金融機構超3200家
五年來,北京市海澱區吸引了國新財務、航發財務、科創母基金、盧森堡國際銀行北京代理處等重點機構落戶,由傳(chuan) 統金融、新興(xing) 金融以及各類金融要素組成的金融體(ti) 係已經初步建成。
截至目前,各類金融機構及分支機構總數超過3200家,其中涵蓋40餘(yu) 家金融總部機構、27家財務公司、800餘(yu) 家私募股權投資機構。另有中關(guan) 村並購發展促進會(hui) 、中關(guan) 村上市企業(ye) 協會(hui) 、互聯網金融研究院等9家行業(ye) 協會(hui) 。
普惠金融包容創新
北京市海澱區政府與(yu) 北京銀保監局於(yu) 2019年8月共同設立全國首家小微企業(ye) 續貸中心,吸引15家銀行入駐,在精簡審批材料、壓縮審批時限的標準流程等方麵先行先試。
截至2020年10月26日,該續貸中心受理續貸申請3338筆,金額168.9億(yi) 元,審批通過率達95%以上,累計為(wei) 企業(ye) 節約直接財務成本超3億(yi) 元,平均融資成本下降3%,打造破解小微企業(ye) 融資難“北京樣本”,得到《新聞聯播》報道並在全市推廣。
麵對15萬(wan) 家左右的科技企業(ye) 和龐大的融資需求,海澱區堅持發展普惠金融,聚集了以40多家服務科技企業(ye) 為(wei) 特色的科技分支行和中小企業(ye) 專(zhuan) 營機構,推動開展了投貸聯動、知識產(chan) 權質押等金融服務創新。
股權機構數量達809家
憑借深厚的產(chan) 業(ye) 基礎和一流的營商環境,北京市海澱區逐漸成長為(wei) 全國股權投資業(ye) 者活動最密集、最活躍,投資標的最具價(jia) 值的區域。
“十三五”以來,北京市海澱區備案的私募股權投資管理機構數量及管理資本量持續增長,機構數量從(cong) 637家增長到809家,年均增長12.69%;管理資本量從(cong) 0.42萬(wan) 億(yi) 元增長到1.1萬(wan) 億(yi) 元,年均增長65.56%。以中關(guan) 村創業(ye) 大街為(wei) 例,累計已有1181家團隊獲得融資,總融資731億(yi) 元。
上市掛牌企業(ye) 近千家
目前,北京市海澱區境內(nei) 外上市公司總數達到236家,其中A股上市公司158家,連續多年居全國地級市(區)首位。自創業(ye) 板設立以來,已經助推15家企業(ye) 成功登陸科創板,第一批創業(ye) 板注冊(ce) 製審核通過企業(ye) 譜尼測試成功上市。還有600多家三板、四板掛牌企業(ye) ,形成了層次分明、梯度合理的多層次資本市場。
同時,北京市海澱區在全國率先成立百億(yi) 紓困基金,構建以“一個(ge) 資金池,多個(ge) 運行平台”為(wei) 主體(ti) 的“股+債(zhai) ”防範化解流動性風險工作體(ti) 係,用市場化方式支持上市企業(ye) 健康發展。
金融科技搶先“起跑”
2018年以來,北京市海澱區深入開展金融科技產(chan) 業(ye) “八個(ge) 一”工程,製訂發布金科新區發展三年行動計劃,通過係列舉(ju) 措,孵化吸引了一大批優(you) 秀金融科技獨角獸(shou) 企業(ye) 和領軍(jun) 企業(ye) 。
截至目前,北京市海澱區金融科技和專(zhuan) 業(ye) 服務機構達2400餘(yu) 家,包括20多家上市企業(ye) 和11家獨角獸(shou) 企業(ye) 。
其中由清華大學姚班師生設立的華控清交信息科技公司,創業(ye) 至今兩(liang) 年時間已經成為(wei) 了行業(ye) 翹楚,這種以前沿科技為(wei) 核心競爭(zheng) 力的創業(ye) 模式正是海澱金融科技產(chan) 業(ye) 最大的特點。
下一個(ge) 五年,北京市海澱區將進一步提升服務實體(ti) 經濟,特別是服務中小微企業(ye) 的效能,提升“海澱板塊”含金量,積極推動硬核科技企業(ye) 登錄科創板,力爭(zheng) 年度新增上市企業(ye) 20家以上,培育百億(yi) 級、千億(yi) 級企業(ye) 5-8家。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