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民生

對話六大國際機構負責人 李克強透露中國經濟走向

發布時間:2020-11-26 19:45:00來源: 中國新聞網

  (經濟觀察)對話六大國際機構負責人 李克強透露中國經濟走向

  中新社北京11月25日電 題:對話六大國際機構負責人 李克強透露中國經濟走向

  中新社記者 李曉喻

  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11月24日晚在釣魚台國賓館同世界銀行行長馬爾帕斯、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總裁格奧爾基耶娃、世界貿易組織副總幹事沃爾夫、國際勞工組織總幹事萊德、經濟合作與(yu) 發展組織秘書(shu) 長古裏亞(ya) 和金融穩定理事會(hui) 主席誇爾斯舉(ju) 行第五次“1+6”圓桌對話會(hui) ,並共同會(hui) 見了記者。

  對中國經濟當前形勢怎麽(me) 看,今後經濟工作怎麽(me) 辦,這次會(hui) 議給出了回答。

  ——期待中國經濟明年回到合理運行區間

  李克強稱,麵對新冠肺炎疫情的嚴(yan) 重衝(chong) 擊,我們(men) 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hui) 發展,穩住了就業(ye) 和經濟基本盤,中國經濟全年能夠實現正增長,這十分不易。中國經濟今年有把握實現正增長,期待明年回到合理的運行區間。

  分析人士認為(wei) ,考慮到中國經濟恢複的動能還在持續集聚,明年回歸正常軌道可期。

  據官方數據,中國製造業(ye) 采購經理人指數(PMI)已連續8個(ge) 月位於(yu) 榮枯線50之上,表明企業(ye) 生產(chan) 活動的擴張基礎相當紮實;投資、消費也在加快恢複。

  中國人民大學副校長劉元春稱,全麵落實宏觀經濟政策、全麵深化改革使中國經濟供需兩(liang) 端得到持續改善,經濟基本盤更加穩固,這將繼續提升經濟運行的內(nei) 生動力。

  在中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諸建芳看來,2021年中國經濟不僅(jin) 將回到正常運行軌道,還可能成為(wei) 全球經濟增速最高的主要經濟體(ti) 之一,有望繼續發揮全球經濟恢複“發動機”作用。

  ——保持政策的連續性、有效性和可持續性

  李克強表示,“十四五”時期,我們(men) 將集中精力抓發展、辦好自己的事,繼續創新和完善宏觀調控,保持政策的連續性、有效性和可持續性。

  保持政策連續性,意味著中國將繼續實施積極有為(wei) 的財政政策和穩健靈活的貨幣政策,強化就業(ye) 優(you) 先政策,給市場以穩定預期;而注重政策的有效性和可持續性,則表明一些疫情期間的“非常規”舉(ju) 措有可能會(hui) 隨著經濟形勢變化逐步退出。

  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院長劉尚希認為(wei) ,降低整體(ti) 不確定性,防範化解公共風險,是“十四五”時期中國的重要任務。政策具有連續性、有效性和可持續性,才能為(wei) 中國發展增加確定性。

  ——更大力度擴大對外開放

  李克強稱,我們(men) 將構建新發展格局,擴大內(nei) 需與(yu) 對外開放並進互促,建設強大國內(nei) 市場,暢通國內(nei) 大循環,推動更高水平對外開放,加強知識產(chan) 權保護,鼓勵內(nei) 外資企業(ye) 公平競爭(zheng) ,吸引更多外資來華,也讓中國企業(ye) 走向世界,實現更大互利共贏。

  他表示,中國經濟已經深度融入世界經濟,我們(men) 將在擴大內(nei) 需過程中更大力度擴大對外開放,與(yu) 世界各國共享機遇。

  疫情之下,今年中國開放步伐不僅(jin) 未見放緩,反而日益提速。從(cong) 新增設一批自貿試驗區,到持續縮減外商投資準入負麵清單,擴大服務業(ye) 開放,再到加快推進自貿協定談判,一係列擴大開放舉(ju) 措不僅(jin) 增強了中國對全球投資者的吸引力,助推中國經濟加快恢複,也為(wei) 世界經濟注入了新的增長點。

  中國(海南)改革發展研究院院長遲福林稱,作為(wei) 擁有14億(yi) 人口、逾4億(yi) 中等收入群體(ti) 的大國,中國今後在擴大內(nei) 需的同時開放強大的國內(nei) 市場,不僅(jin) 能夠推動本國實現高質量發展,也有助於(yu) 全球分享中國改革開放的紅利。

  此前官方已在不同場合多次提出,將擴大教育、醫療、數字經濟等領域對外開放,出台跨境服務貿易負麵清單,和更多國家商簽高標準自貿協定等。有理由預計,來年中國擴大開放將在這些方麵取得新成果。

(責編: 賈春玲)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