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武美學扶貧的“花樣路徑”
截至2020年11月,河南省焦作市修武縣含12個(ge) 深度貧困村在內(nei) 的34個(ge) 貧困村4172戶14691人,已借助“美學+扶貧”戰略全部脫貧摘帽。
2016年以來,修武縣邀請全球範圍內(nei) 66位知名設計師,先後建成雲(yun) 台山網紅橋、周莊麵粉工坊、鮮果工坊等21個(ge) 美學項目,帶動周邊群眾(zhong) 以入股、分紅、就業(ye) 、創業(ye) 等多種形式致富增收。
近日,記者走訪了修武縣,近距離觀察了修武美學扶貧的“花樣路徑”。
“扶上馬送一程”,一個(ge) 龍頭景區如何帶動一片鄉(xiang) 村、帶富一方百姓?
岸上村是遊客來雲(yun) 台山遊玩的必經之路。此前,雲(yun) 台山雖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評選為(wei) 全球首批世界地質公園,然而山腳下的民宿髒亂(luan) 差,讓人“睡不下去、留不下來”,遊客有消費訴求卻沒有消費欲望,村民無法從(cong) 中獲得收入。
2019年,修武縣政府在“美學路徑”激活“綠水青山變現金山銀山”的思路下,將岸上村的西五街、西六街作為(wei) 民宿發展示範街區,進行美學民宿小建築先行先試。項目占地麵積1萬(wan) 多平方米,建築麵積8000多平方米,投資5000多萬(wan) 元,共涉及17家老房屋拆除重建、4家家庭賓館共計21家民房的改造。
改造過程中,當地縣政府秉持“扶上馬送一程”的施政原則,比如,政府統籌主導規劃,幫助村民從(cong) 北京引入設計師改建自家宅基地,但設計風格村民自己說了算。再比如,村民裝修缺錢,政府統一對接中國銀行進行年息5.0%的低息抵押貸款。疫情期間,政府還協調銀行主動降低年息至4.6%。此外,政府還協助統一采購建築材料,幫助村民降低裝修成本。
“我們(men) 的民宿小店從(cong) 設計、土建、圖紙、裝修、外景、露麵、外立麵,85%的工作都是政府牽頭,我們(men) 隻負責經營。”記者在與(yu) 岸上村往昔客棧店主郭濤的談話中了解到,郭濤以自家宅基地使用權和地上建築物為(wei) 抵押(宅基地及該民宿),以年息4%向銀行貸款240萬(wan) 元,建起了共計約1000平方米的三層小樓。
當被問到有沒有還貸壓力時,郭濤說,財不入急門,“我們(men) 雖然是開店做生意,但不能因為(wei) 是旅遊區就把利益壓榨得太厲害。我們(men) 雲(yun) 台山商戶從(cong) 來不宰客,因此來這裏的很多人都是回頭客,收入長久可持續。”
村民“雲(yun) 淡風輕生意經”的背後是政府“扶上馬送一程”的強力托底。除了低息貸款,政府每年還組織兩(liang) 至三次旅遊行業(ye) 知識培訓。此外,政府還會(hui) 帶領村民學習(xi) 商品經濟的思路和做法。目前,岸上村700餘(yu) 名村民實現了自家門口就業(ye) 。
據雲(yun) 台山鎮黨(dang) 委書(shu) 記楊路明介紹,岸上村絕大多數村民都是本地旅遊業(ye) 從(cong) 業(ye) 者,發展家庭賓館經曆了3個(ge) 階段:2000年左右農(nong) 家樂(le) 環境差,老百姓賺 “零花錢”; 2010年左右的家庭賓館房多質低,村民賺“辛苦錢”;近幾年在“美學經濟”驅動下的民宿景美質優(you) ,村民賺“清靜錢”。
今年國慶期間,雲(yun) 台山鎮的67家民宿950個(ge) 床位實現了平均日入住率85%。其中,10月3日至6日入住率達95%以上。此外,民宿示範街的17家新建民宿,在10月3日至6日期間有14家入住率均達到了100%,全鎮民宿營業(ye) 收入總計約385萬(wan) 元。
在雲(yun) 台山景區龍頭效應的帶動下,該縣還建成了民宿集群和村落6個(ge) 、精品民宿60家,為(wei) 村民創收提供了客流基礎。據修武縣縣長魏鬆介紹,今年國慶期間,修武縣鄉(xiang) 村旅遊接待遊客18萬(wan) 餘(yu) 人次,特色民宿遊客上客率達到90%以上,直接帶動了十餘(yu) 個(ge) 鄉(xiang) 村150餘(yu) 戶村民240餘(yu) 萬(wan) 元的盈收。此外還額外帶動了村民50餘(yu) 萬(wan) 元的自家農(nong) 產(chan) 品賣貨收入。
小康不小康,關(guan) 鍵看老鄉(xiang) 。“美學經濟”帶動下的鄉(xiang) 村旅遊充裕了村民的錢袋子。目前,全縣涉旅遊從(cong) 業(ye) 人員達3.25萬(wan) 人,占全縣總人口的12%;全縣在冊(ce) 登記的1/4貧困人口借助旅遊實現脫貧。
美學經濟“扶誌型富農(nong) ”,激發了村民發展內(nei) 生動力
扶貧先扶誌。“美學經濟”帶動下的修武“有誌不用扶,村民自會(hui) 富”。記者在走訪過程中發現,雲(yun) 台山所處岸上村村民和基層幹部個(ge) 個(ge) 都是雲(yun) 台山“文化藝術課代表”,村民精神氣質十分出眾(zhong) 。
比如,當記者問及為(wei) 何要起店名“往昔”,郭濤說該名出自《浮生六記》。隨後,楊路明指著遠處的夜市流動攤車對記者說:“這是我們(men) 縣整體(ti) 設計過的莫蘭(lan) 迪色係,色調不張揚,與(yu) 我們(men) 的山水文化融為(wei) 一體(ti) ,不搶生態風景美的風頭。”
在修武縣委書(shu) 記郭鵬看來,“城市建築或可從(cong) 零建造,但鄉(xiang) 村風貌卻無法憑空而就,唯沉厚的鄉(xiang) 村文脈之根才能長久扶誌。”以大南坡村為(wei) 例,這裏曾是修武縣西村鄉(xiang) 汙染嚴(yan) 重的采礦村。上世紀70年代,該村曾因煤而富。然而隨著後期開采資源枯竭,該村迅速衰弱,成為(wei) 省級貧困村。
2020年,修武縣開始了“美學路徑”探索“環境修複+開發建設”的樣本實踐。縣政府牽頭,邀請著名策展人左靖來此,建設了藝術中心、碧山供銷社(焦作店)、方所鄉(xiang) 村文化中心、大南坡社區營造中心、自然教育基地、山居院落式民宿。
美學環境的改變,為(wei) 大南坡村民帶來了文化素質和精神氣質上的華麗(li) 轉身,解鎖了群眾(zhong) 的幸福密碼。同時還起到了以美促育的美育效果,深植了孩子們(men) 精神世界的成長萌芽,阻斷了貧困代際傳(chuan) 遞的可能。
然美則美矣,能致富乎?這些文化設施是否接地氣?村民能受益多少?今年10月30日開業(ye) 當天,方所鄉(xiang) 村文化中心大南坡書(shu) 店銷售額破萬(wan) 元,碧山供銷社(焦作店)更是突破3萬(wan) 元。
從(cong) “授之以魚”到“授之以漁”,去年剛剛脫貧摘帽的大南坡逐步實現了投入產(chan) 出循環的平衡。“店裏的產(chan) 品基本都是我們(men) 自己本地農(nong) 產(chan) 品加工而成。我們(men) 在碧山供銷社(焦作店)為(wei) 村民設置格子鋪,代售村民的核桃、山楂、柿子、花椒等農(nong) 產(chan) 品。此外,還成立了村民合作社、發展電商,對農(nong) 產(chan) 品進行加工,以美學設計為(wei) 農(nong) 產(chan) 品提升價(jia) 值。”大南坡所在的西村鄉(xiang) 黨(dang) 委書(shu) 記王華介紹道。
文創產(chan) 業(ye) 扶貧讓傳(chuan) 統文化華光重綻,讓脫貧後工作行穩致遠
產(chan) 業(ye) 扶貧是穩定脫貧的根本之策。作為(wei) 竹林七賢的故鄉(xiang) ,七賢鎮以“竹林七賢”為(wei) 原型,設計了“雲(yun) 台小七”文創旅遊IP形象,衍生出雨傘(san) 、T恤、公仔、手機殼、手辦等一係列文創產(chan) 品,打造了金銀花、玫瑰花茶、蜂蜜、香油等一係列農(nong) 業(ye) 產(chan) 品,帶動總投資1.8億(yi) 元的7個(ge) 產(chan) 業(ye) 項目落戶該鎮。
同時,借助該IP熱度成立“雲(yun) 台小七”電商直播小鎮,孵化農(nong) 民網紅主播近300人。今年“十一”黃金周,線上直播銷售和線下銷售小米2萬(wan) 餘(yu) 斤、石榴3萬(wan) 餘(yu) 斤,其他農(nong) 副產(chan) 品及深加工產(chan) 品銷售額45萬(wan) 元。網紅劉娟通過直播平台,50分鍾賣出1萬(wan) 多份當地農(nong) 特產(chan) 品,銷售額100餘(yu) 萬(wan) 元。
此外,鬆花蛋工坊通過水劇場等美學建築引流消費,實現了鬆花蛋年銷售量3000萬(wan) 枚,銷售額超6000萬(wan) 元;雲(yun) 台冰菊經過美學設計提質每朵賣到30元,帶動周邊500多名農(nong) 民就業(ye) ,年產(chan) 值破億(yi) 元;王屯鄉(xiang) 新莊700畝(mu) 大棗在棗木文化采摘節全部賣空,價(jia) 格由原來的每公斤4元漲到每公斤20元……
值得一提的是,“美學經濟”支撐下的扶貧具有可持續性。修武縣政府項目謀劃注重集聚整合,不撒胡椒麵,將資金向能持續發展、效益穩定、帶貧效果顯著的項目傾(qing) 斜。如玫瑰花、金銀花等植物生命周期一般超過20年,能持續帶動一、二、三產(chan) 業(ye) 發展,雲(yun) 上院子、溪山美舍、孫窯等鄉(xiang) 村旅遊項目,在未來幾十年內(nei) 都能發揮濟貧作用。
2016年以來,該縣共實施產(chan) 業(ye) 項目67個(ge) ,總投資7623.12萬(wan) 元,覆蓋全縣貧困戶8772戶次。今年共實施扶貧項目42個(ge) ,資金規模4966萬(wan) 元,其中產(chan) 業(ye) 項目2批15個(ge) ,資金規模3490.9萬(wan) 元,占比70.3%,覆蓋2672戶次。截至目前,項目已全部竣工,項目建成後,戶均增收650元,帶動貧困人口就業(ye) 110餘(yu) 人。
2018年全省旅遊扶貧工作現場會(hui) 在修武召開,該縣榮獲“河南省旅遊扶貧示範縣”稱號。2016年至2019年,全縣分別脫貧2130人、3582人、1517人、1946人,均完成年度目標任務。
“黨(dang) 建美學”讓村民信仰更堅定,錢袋子更充盈
“幫錢幫物,不如幫助建個(ge) 好支部。”修武縣打造的“有美感的陣地,有溫度的黨(dang) 建”,讓村民精神信仰和物質財富雙豐(feng) 收。
2019年,沙牆村率先由83戶百姓眾(zhong) 籌資金200萬(wan) 元建成了“網紅”黨(dang) 群服務中心,為(wei) 遊客和群眾(zhong) 營造了一個(ge) 集休閑、娛樂(le) 、辦公等功能為(wei) 一體(ti) 的綜合“微社區”。為(wei) 壯大村集體(ti) 經濟,沙牆村成立了村集體(ti) 占股51%、村民占股49%的焦作市沙牆雲(yun) 宿旅遊發展有限公司。
2018年、2019年,該村黨(dang) 建美學綜合體(ti) 旅遊收入達200萬(wan) 元、220萬(wan) 元,截至今年9月底已達260萬(wan) 元。今年中秋、國慶雙節期間,沙牆村黨(dang) 建綜合體(ti) 打造旅遊活動,令該村45家民宿爆滿,帶動直接銷售額189.2萬(wan) 元。
目前,修武縣域內(nei) 13個(ge) 美學集群和正在建設的80多個(ge) 美學項目正陸續實現盈利。
實施美學經濟以來,修武接待過的遊客從(cong) 257.5萬(wan) 人次增長到558.5萬(wan) 人次,旅遊總收入從(cong) 35.16億(yi) 元增長到43.51億(yi) 元,旅遊業(ye) 對縣域GDP和就業(ye) 的貢獻率超過15%和24%。僅(jin) 今年8月,全縣共接待遊客208.69萬(wan) 人次,實現旅遊綜合收入8.23億(yi) 元,同比分別增長17.68%、1.25%。僅(jin) “十一”黃金周期間,全縣共接待遊客70.42萬(wan) 人次,同比增長5.3%;旅遊綜合收入4572.64萬(wan) 元,同比增長2.9%。
2019年,在全省市(縣)高質量經濟考核中,修武縣在全省105個(ge) 被考核縣市裏位列27位,躋身於(yu) 全省“第一方陣”,實現了縣域經濟綠水青山變現為(wei) 金山銀山的高質量發展。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