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民生

天津:“十四五”時期基本實現“一基地三區”功能定位 在落實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中展現天津新作為

發布時間:2020-12-03 17:00:00來源: 央廣網

  央廣網天津12月3日消息(記者楊煜)12月2日,中共天津市委舉(ju) 行首場新聞發布會(hui) ,對剛剛審議通過的《中共天津市委關(guan) 於(yu) 製定天津市國民經濟和社會(hui) 發展第十四個(ge) 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以下簡稱《建議》)有關(guan) 情況進行介紹。根據《建議》,基本實現“一基地三區”功能定位成為(wei) “十四五”時期天津經濟社會(hui) 發展主要目標中的重中之重。

  “一基地三區”是天津市在京津冀協同發展中的定位,即“全國先進製造研發基地、北方國際航運核心區、金融創新運營示範區、改革開放先行區”。

  《建議》提出,基本實現“一基地三區”功能定位是“十四五”時期天津經濟社會(hui) 發展主要目標之一。全國先進製造研發基地基本建成,自主可控、安全高效的產(chan) 業(ye) 鏈更加健全,形成若幹具有國際競爭(zheng) 力的產(chan) 業(ye) 集群,戰略性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比重大幅提升。北方國際航運樞紐地位更加凸顯,智慧港口、綠色港口建設實現重大突破。金融服務實體(ti) 經濟、防控金融風險、深化金融改革的能力和水平顯著增強,形成更加健康良性的金融生態環境。改革開放邁出新步伐,適應新發展理念和高質量發展要求的體(ti) 製機製更加完善,更高水平開放型經濟新體(ti) 製基本形成,市場主體(ti) 更加充滿活力,營商環境處於(yu) 全國領先水平。

  發布會(hui) 上,針對為(wei) 什麽(me) 把基本實現“一基地三區”功能定位作為(wei) 天津今後5年的重中之重,天津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hui) 黨(dang) 組成員、副主任、天津市京津冀協同發展領導小組辦公室常務副主任孫虎軍(jun) 表示:“一基地三區”是京津冀協同發展國家規劃綱要中,明確提出的天津城市功能定位,體(ti) 現出天津特色和比較優(you) 勢,以及在協同發展中,所扮演的角色和肩負的責任。

  從(cong) 國家層麵來看,進入新階段,加快打造京津冀世界級城市群是協同發展的重要目標。這就要求三省市要堅持“一盤棋”思想,加快實現各自功能定位,服務區域整體(ti) 發展。三省市要立足功能定位,按照“優(you) 勢互補、錯位發展、合作共贏”的要求,服從(cong) 和服務於(yu) 區域整體(ti) 功能定位的實現。

  從(cong) 天津層麵來看,京津冀協同發展是天津千載難逢的曆史機遇。天津市首要任務就是建設“一基地三區”,這一功能定位很係統、很完備,加快實現這一定位是打造城市競爭(zheng) 優(you) 勢的重要抓手,是推動天津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引擎。把“一基地三區”建設作為(wei) 天津“十四五”時期第一目標,將引領天津新時期高質量發展,進一步提升天津輻射帶動能力,推動天津城市功能向京津冀世界級城市群中心引領城市發展,為(wei) 天津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大都市建設發揮重要的引領、推動作用。

  對如何在深入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國家戰略中找準自己的位置,在推動構建區域協同發展新格局中展現天津作為(wei) ,孫虎軍(jun) 表示,天津市堅持把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作為(wei) 重大政治任務和重大曆史機遇,深刻領會(hui) 戰略意圖,準確把握戰略部署,緊緊圍繞城市定位,充分發揮自身優(you) 勢,找準自己的位置,清晰自身的擔當,與(yu) 北京共同發揮中心城市的作用,引領京津冀世界級城市群建設,在落實重大國家戰略中展現天津新作為(wei) 。

  一是牢牢扭住協同發展的“牛鼻子”,積極服務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強化承接能動機製,加快打造新一批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的標誌性工程項目;優(you) 化承接載體(ti) 建設,著力構建特色鮮明、承載力強、堅實穩固的承接格局;充分考慮疏解方關(guan) 切,建立完善非首都功能疏解承接的內(nei) 生動力機製。

  二是主動服務國家千年大計,全力支持雄安新區建設發展。始終堅持雄安新區規劃建設需要天津付出什麽(me) 、調整什麽(me) ,天津堅決(jue) 服從(cong) 落實,加快打造雄安新區出海口,支持容西片區規劃建設,全麵加強產(chan) 業(ye) 對接、交通互聯和開放合作。

  三是緊緊圍繞城市定位,加快“一基地三區”建設。共同打造我國自主創新的重要源頭和原始創新的主要策源地,構建區域現代產(chan) 業(ye) 體(ti) 係,基本建成全國先進製造研發基地;打造世界一流智慧港口、綠色港口,加快建設我國北方國際航運樞紐,加快天津機場三期改擴建,推動國際航空物流中心建設;提升金融服務實體(ti) 經濟水平,防控金融風險,深化金融改革,形成更加健康良性的金融生態環境;推動區域要素市場一體(ti) 化改革,深化濱海新區等重點區域改革創新,建設更高水平的自貿試驗區,加快打造全國領先的營商環境,推動改革開放邁出新步伐。

  四是充分發揮自身優(you) 勢,構建“雙城”發展新格局。推動濱海新區向“濱海新城”轉型,形成以津城、濱城為(wei) 核心的“一市雙城多節點”的市域新格局;紮實推進“871”重大生態工程建設,共同構建京津冀綠色生態保護體(ti) 係;推進基礎設施建設協同,織密“軌道上的京津冀”,補齊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的短板,增強人民群眾(zhong) 的獲得感、幸福感、滿足感。

(責編: 賈春玲)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