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念丁景唐先生100周年誕辰暨《丁景唐傳:播種者的足跡》新書發布會在滬舉行
央廣網上海12月2日消息(記者吳善陽)今年是著名出版家丁景唐先生百年誕辰,12月2日,上海文藝出版社聯合上海韜奮紀念館,在上海舉(ju) 行了“紀念丁景唐先生100周年誕辰暨《丁景唐傳(chuan) :播種者的足跡》新書(shu) 發布會(hui) ”。上海世紀出版集團黨(dang) 委副書(shu) 記、總裁闞寧輝,上海文藝出版社原社長、上海市新聞出版局原局長、上海市作家協會(hui) 原黨(dang) 組書(shu) 記、著名作家孫顒,上海文藝出版社原社長、上海市出版工作者協會(hui) 原主席江曾培,複旦大學中文係教授、圖書(shu) 館館長陳思和,上海韜奮紀念館館長趙書(shu) 雷,上海韜奮紀念館原館長林麗(li) 成,作家章潔思,上海社科院文學研究所研究員孔海珠以及來自學術界和新聞出版界的專(zhuan) 家,《丁景唐傳(chuan) 》的作者丁言昭參加了會(hui) 議。
大家通過座談的方式緬懷丁景唐先生,同時通過他的人生際遇、革命信念和精神遺產(chan) ,學習(xi) 他對黨(dang) 和人民的忠誠信仰,學習(xi) 他對事業(ye) 、生活的堅韌、樂(le) 觀精神,學習(xi) 他在學者生涯和出版生涯所呈現出的宏大氣象,尤其是他在主持上海文藝出版社工作期間的優(you) 良工作作風和精品出版理念。
丁景唐(1920—2017),浙江鎮海人。1937年參加革命,1938年加入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1938年起,在上海編輯《蜜蜂》《文藝半月刊》《小說月報》《文壇月報》等進步刊物。1944年上海光華大學中文係畢業(ye) 。新中國成立後,曆任上海市委宣傳(chuan) 部文藝處處長、宣傳(chuan) 處處長、新聞出版處處長、市出版局副局長。1979年任上海文藝出版社社長、總編輯、黨(dang) 組書(shu) 記,主持影印出版趙家璧主編的《中國新文學大係》第一輯(1917—1927),編纂《中國新文學大係》第二輯(1927-1937)20卷,並任第三輯(1937—1949)、第四輯(1949—1976)顧問和第四輯《資料索·引》卷主編。《中國新文學大係(1927—1937)》後獲第六屆中國圖書(shu) 獎一等獎。2009年,上海文藝出版社出版《中國新文學大係》第五輯(1976—2000),以五輯100卷的容量,全麵展示20世紀中國新文學的優(you) 秀成果。曾任全國文代會(hui) 代表,中國韜奮基金會(hui) 理事,中國魯迅研究學會(hui) 理事、顧問理事,中國出版工作者協會(hui) 理事,上海市出版工作者協會(hui) 副主席,上海市編輯學會(hui) 名譽顧問等。著有《猶戀風流紙墨香——六十年文集》《學習(xi) 魯迅作品的劄記》《瞿秋白著譯係年目錄》《左聯五烈士研究資料編目》《詩人殷夫的生平及其作品》《瞿秋白的研究文選》《魯迅和瞿秋白合作的雜文及其他》《中國現代著名編輯家編輯生涯》等。
《丁景唐傳(chuan) :播種者的足跡》由丁言昭著。本書(shu) 內(nei) 容多采自丁景唐本人的回憶記錄以及作者本人在傳(chuan) 主身邊的親(qin) 身經曆,在細節上十分真實、可信,在情感上也十分真摯、自然。
本書(shu) 以丁景唐的工作和交遊為(wei) 主線,串聯起了二十多位重要曆史人物,如巴金、茅盾、郭沫若、夏衍、施蟄存、蕭軍(jun) 、趙丹、陳鯉庭、關(guan) 紫蘭(lan) 、袁雪芬等。作者以獨特的視角刻畫了丁景唐與(yu) 他們(men) 交往的真情實感,為(wei) 讀者留下了許多讓人難以忘懷的故事,充分反映了當時的社會(hui) 曆史風貌,其中有些記錄或可豐(feng) 富與(yu) 補充相關(guan) 史料史實。
作為(wei) 主辦方之一,上海韜奮紀念館(新聞出版博物館)與(yu) 丁景唐淵源頗深。丁景唐一直關(guan) 心支持新聞出版博物館籌建工作,還將自己珍藏的國人編纂的第一部大型英漢雙解字典──商務印書(shu) 館1902版《商務書(shu) 館華英音韻字典集成》等書(shu) 籍、1960年1-26期合訂本《展望》等期刊、一直完好保存的《小學生文庫》專(zhuan) 櫃,以及一些老照片等無償(chang) 捐贈給該館。自館刊創刊起丁景唐便擔任顧問,並多次撰寫(xie) 文章,還參與(yu) 拍攝口述史,為(wei) 出版界留下珍貴的影像資料。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