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館+民宿”:文旅融合讓你的遠方更詩意
5月7日,記者來到浙江省杭州市桐廬縣富春江鎮石舍村。這是一個(ge) 緊貼山崖而建的小山村,站在村頭望去,隻見山澗環村而下、清流潺潺;路兩(liang) 邊花團錦簇、花香襲人……據了解,2014年,石舍村為(wei) 了打造“美麗(li) 鄉(xiang) 村”精品村,花大力氣進行環境整治,並對整體(ti) 環境進行了規劃,建成了“石舍香樟”“木舍”“樹屋”等民宿,頗受歡迎。
沿著村道走不久,除了這些特色民宿,人們(men) 還會(hui) 看到一間名為(wei) “灑秀”的咖啡書(shu) 吧,書(shu) 吧裏近千冊(ce) 圖書(shu) 組成的“書(shu) 牆”令人感到震撼。據桐廬縣圖書(shu) 館館長張宇介紹,這是2016年桐廬在高端民宿建成的第一座鄉(xiang) 村生活書(shu) 吧。書(shu) 吧借閱設施齊全,布置清新、舒適。遊客在“灑秀”大廳的木質靠椅上坐下來,清茶一杯、書(shu) 卷在手,何等悠閑愜意。
隨後,記者又來到相鄰的茆坪村,隻見村道上四散著畫畫的學生,桐廬富春中學高二學生季思涵說:“這裏的建築獨特,老師帶我們(men) 來寫(xie) 生,明天還要來。”
村內(nei) 有一座文昌閣,始建於(yu) 清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是茆坪村的八大景點之一。桐廬縣文化創意產(chan) 品研發中心負責人花巨資租下它,並修葺一新,華麗(li) 轉身為(wei) 文昌閣鄉(xiang) 村生活書(shu) 吧。“這個(ge) 村文化底蘊深厚,古村落保護得較好,‘圖書(shu) 館+民宿’烘托出的這種文化氛圍,對遊客來說更有吸引力。”嘉興(xing) 市圖書(shu) 館館長沈紅梅說。紹興(xing) 市圖書(shu) 館館長王以儉(jian) 認為(wei) :“這裏比城市幽靜,比山野豐(feng) 富。民宿裏的圖書(shu) 館成了展示當地文化的窗口。”記者深感,坐在這裏閑話家常、品茗讀書(shu) 甚或小型研討,都是一種身心愉悅的享受。
“目前,桐廬全縣共建成這樣的鄉(xiang) 村生活書(shu) 吧12個(ge) ,已配送圖書(shu) 5萬(wan) 多冊(ce) 。”張宇說。
如果每一個(ge) 人都能在休閑旅遊中讀書(shu) ,那麽(me) 將極大推進全民閱讀的進程。事實上,浙江公共圖書(shu) 館人正在做這方麵的嚐試與(yu) 努力,特別是在文旅融合發展的當下,公共圖書(shu) 館如何更好地接軌新時代、創新提高服務品質,是他們(men) 前進的方向。適逢由中國圖書(shu) 館學會(hui) 學術研究委員會(hui) 主辦,浙江省圖書(shu) 館學會(hui) 、淳安縣委宣傳(chuan) 部和浙江圖書(shu) 館承辦的新時代公共圖書(shu) 館文旅融合發展浙江現象研討會(hui) 在浙江舉(ju) 行,來自全國各地的圖書(shu) 館館長濟濟一堂,共同為(wei) “圖書(shu) 館+民宿”這一“浙江現象”把脈。
麗(li) 水市青田縣圖書(shu) 館館長劉文華說:“我們(men) 有座‘坐忘閣’,依山傍水而建,這家民宿以書(shu) 屋為(wei) 主要特色。”書(shu) 屋先後擴充了文學類、地方文獻類等圖書(shu) 1.2萬(wan) 冊(ce) 、期刊報紙10種,通過微信平台先後4次向社會(hui) 各界募集了1.83萬(wan) 冊(ce) 書(shu) 籍;開通掌上移動圖書(shu) 館和“你點書(shu) 我買(mai) 單”服務平台,為(wei) 市民提供“呆得住”的世外桃源。
如何更好地弘揚紅色精神一直是嘉興(xing) 市圖書(shu) 館的探索方向,依托城鄉(xiang) 一體(ti) 化公共圖書(shu) 館服務體(ti) 係,嘉興(xing) 市圖書(shu) 館總館建成“紅船·中心書(shu) 苑”,在重要旅遊景區和遊客較多的新農(nong) 村中建設“紅船·特色書(shu) 苑”。“通過空間打造、資源典藏與(yu) 展示、服務配套,讓嘉興(xing) 本地居民和外地遊客不自覺地走入圖書(shu) 館,了解嘉興(xing) 的曆史文化和紅船精神。”沈紅梅說。
麗(li) 水市蓮都區圖書(shu) 館在探尋服務創新過程中,創新“民宿+書(shu) 屋”模式,實施“互聯網+”行動計劃,在民宿書(shu) 房開展網絡資源服務和新媒體(ti) 服務,讓書(shu) 香浸潤休閑旅遊。“把書(shu) 香夢與(yu) 美好的田園生活結合在一起,將為(wei) 更多人打造理想中的‘桃源聖地’。”蓮都區圖書(shu) 館館長盛勇說。
台州溫嶺市圖書(shu) 館館長楊仲芝表示,溫嶺市圖書(shu) 館遵循“文旅融合”理念,跳出“傳(chuan) 統圖書(shu) 館的圈子”,圖書(shu) 館“走進民宿與(yu) 風土民俗結合,走進景點與(yu) 文創產(chan) 品結合,走進公園與(yu) 地方文化結合”。“到目前,已建成7家文旅圖書(shu) 館,有效地推進了行走閱讀、休閑閱讀、全民閱讀和文化的傳(chuan) 播。”楊仲芝說。
對此,華東(dong) 師範大學教授金武剛認為(wei) ,要在傳(chuan) 統服務不放鬆的前提下做增量。深入挖掘中華傳(chuan) 統文化,推進地方文化資源和旅遊的結合。創新文旅融合的切入方式,從(cong) 而實現載體(ti) 的創新、功能的拓展。
上海社會(hui) 科學院研究員巫誌南表示,浙江本身具有崇文重教的優(you) 良傳(chuan) 統,文化訴求強烈,在文旅融合發展的背景下,浙江順勢而為(wei) ,為(wei) 全國其他地區提供了示範。浙江館鎮合作,亮點突出,惠民惠客,多方兼顧,書(shu) 屋和民宿的結合,改善了相對單一的旅遊狀態。
此外,圖書(shu) 館界專(zhuan) 家也建議文旅融合應積極引入社會(hui) 力量。廣東(dong) 省立中山圖書(shu) 館館長劉洪輝說:“文旅融合發展同各地區的曆史傳(chuan) 統、經濟環境相關(guan) ,要加快服務體(ti) 係的創建,充分利用社會(hui) 力量。”山東(dong) 省圖書(shu) 館館長劉顯世也感慨:“圖書(shu) 館人要敢於(yu) 創新文旅融合發展新模式,推進社會(hui) 資本融入新領域,打造鄉(xiang) 村振興(xing) 新載體(ti) ,實現體(ti) 係化與(yu) 規模化。”
浙江圖書(shu) 館館長褚樹青表示,浙江圖書(shu) 館一直積極關(guan) 注著文旅融合現象,在互聯網時代,各行各業(ye) 都在深度融合。“我們(men) 要厘清社會(hui) 對圖書(shu) 館的需求階段,明確定位和工作使命,豐(feng) 富服務和管理方式。圖書(shu) 館不是千篇一律的,實現公共文化服務的延伸是最終目的。”褚樹青如是說。
(駱蔓)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