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旅遊

北京首條自行車專用路將開通 禁止騎電動自行車

裴劍飛 李玉坤 發布時間:2019-05-31 10:43:00來源: 新京報 |

  首條自行車專(zhuan) 用路禁止騎電動自行車

  本周將開通,東(dong) 起回龍觀,西至軟件園,全長約6.5公裏,限速15公裏/小時

  北京首條“自行車高速”——回龍觀至上地自行車專(zhuan) 用路本周將開通,有望緩解昌平回龍觀至海澱上地軟件園交通擁堵狀況,惠及兩(liang) 地之間約1.16萬(wan) “通勤族”。這條自行車專(zhuan) 用路共設8個(ge) 出入口,其中6個(ge) 安有自行車助力裝置,路麵防滑性優(you) 於(yu) 普通非機動車道。

  新京報訊 回龍觀至上地自行車專(zhuan) 用路本周將開通。日前,北京市交通委發布了“騎行交規”:騎行最高時速15公裏,行人、電動車禁止進入。

  限速15公裏/小時 行人、電動自行車禁入

  無論是清早上班還是傍晚下班,自行車和電動車等車輛在非機動車道同行的情況屢見不鮮。但是,在這條車道上,其他車輛與(yu) 自行車同行將違法。

  據介紹,為(wei) 加強回龍觀至上地自行車專(zhuan) 用路管理,維護道路交通秩序,保障道路交通安全和暢通,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及有關(guan) 法律法規,結合北京市實際,通告明確自行車專(zhuan) 用路為(wei) 僅(jin) 服務於(yu) 非助力自行車通行的城市道路,禁止行人、電動自行車及其他車輛進入。

  同時,“最高時速不超過15公裏”和“轉彎前減速慢行,伸手示意”“右側(ce) 通行,不得逆向行駛”等也被納入騎行交通規則。

  通告還特意指出,任何單位和個(ge) 人不得擅自設置、移動、占用、損毀自行車專(zhuan) 用路道路設施。遇自然災害、惡劣天氣條件或重大交通事故等嚴(yan) 重影響交通安全的情形,采取其他措施難以保證交通安全時,公安交通管理部門可實行交通管製。

  一旦發生違規行為(wei) ,公安交通管理部門會(hui) 依據相關(guan) 法律、法規對交通違法行為(wei) 進行管理,自行車專(zhuan) 用路管理單位也將依本通告進行運行管理。

  “自行車高速”本月底將通車

  據北京市交通委此前介紹,北京首條自行車專(zhuan) 用路的通車時間為(wei) 今年5月底。一些最後的收尾工作目前正在緊張進行中。

  這條自行車專(zhuan) 用路東(dong) 起昌平回龍觀,西至海澱後廠村路,全長6.5公裏,是首都回天地區三年行動計劃項目的重要組成部分。

  昌平回龍觀區域至海澱上地軟件園區域直線距離僅(jin) 3.8公裏,通勤距離約6公裏,通勤人口約1.16萬(wan) 人。由於(yu) 受京藏高速和京新高速阻隔,兩(liang) 地之間出行方式主要為(wei) 地鐵13號線,早晚高峰排隊時間較長,平均出行時間約40分鍾,出行效率較低。自行車專(zhuan) 用路通車後,將能有效滿足市民的通勤需求,並緩解其他交通方式的擁堵現狀。

  亮點1 潮汐車道紅、綠兩(liang) 色區分

  自行車專(zhuan) 用路位於(yu) 京藏高速西側(ce) 。在這裏,自行車專(zhuan) 用路緊貼地鐵13號線,高架高出地麵五六米,橋身和橫梁都是鋼結構,像一條鋼鐵巨龍橫跨京藏高速。

  自行車專(zhuan) 用路起點位於(yu) 回龍觀大型居住區,終點是軟件園,全長約6.5公裏。服務對象主要是居住在回龍觀,在上地上班的群體(ti) 。經這條路上班的市民可以從(cong) 同成街與(yu) 文華路交叉口的起點行駛上自行車專(zhuan) 用路,沿地鐵13號線北側(ce) ,向西經回龍觀、龍澤地鐵站,上跨京藏高速及龍域東(dong) 一路,下穿地鐵13號線、京包鐵路,沿龍域環路至西二旗北路,在後廠村路與(yu) 上地西路交叉口下自行車專(zhuan) 用路,在現況自行車係統上行駛。

  淨寬6米的路麵共分3個(ge) 車道,其中一個(ge) 突出特點是設計了潮汐車道,用彩色鋪裝進行區分。其中紅色的是潮汐車道,綠色的是正常行駛車道。早高峰時段東(dong) 向西方向開啟潮汐車道,晚高峰時段西向東(dong) 方向開啟潮汐車道,路中間不會(hui) 設置硬隔離裝置,主要依靠導流信號燈進行指引。

  亮點2 6個(ge) 出入口有助力裝置

  自行車專(zhuan) 用路全程共設置了8個(ge) 出入口,而為(wei) 了方便乘客上下道,在其中6個(ge) 橋梁出入口坡道首次設置了自行車助力裝置。這種裝置來自荷蘭(lan) ,帶有機電設備和卡槽,上行時自行車可以直接放上去,人走上去;下行設置的阻力裝置,還可以提高安全性。

  這8個(ge) 出入口還設有可升降阻車樁,因為(wei) 擔心高峰時自行車太多。“大家推著自行車一擁而上,如果是硬隔離容易出事故。我們(men) 設計設置的是半升降式的阻車樁,早晚高峰的時候把它降下來,給大家提供一個(ge) 比較暢快的通道。早晚高峰過去之後,再把它升上去,這樣的話就可以阻止電動車駛入。”市交通委自行車專(zhuan) 用路工程設計負責人陳春羽介紹。

  亮點3 路麵防滑性優(you) 於(yu) 普通非機動車道

  總麵積4.2萬(wan) 平方米的彩色道路麵層施工,在北京尚屬首次。在鋪裝中需要使用樹脂膠近136噸,彩色陶瓷顆粒245噸,黏結劑和陶瓷顆粒都必須保持色調一致,不能有色差。

  北京市政路橋養(yang) 護集團瑞通九處副經理李守豔告訴記者,對於(yu) 彩色鋪裝主體(ti) 材料的選擇,采用環保樹脂底膠黏結彩色陶瓷顆粒,首要解決(jue) 自行車專(zhuan) 用路騎行的舒適性和耐久性。“這種材料比一般的非機動車道的防滑性要更好,即便是在雨雪天氣時也不會(hui) 對市民的騎行產(chan) 生太大的影響。”李守豔說。

  自行車道兩(liang) 側(ce) 欄杆采用通透設計,沿線還將進行景觀設計,未來騎行在專(zhuan) 用路上,會(hui) 有一種人在畫中遊的感覺。

  自行車專(zhuan) 用路跨G6高架橋全長約200米,因北京冬季的主導風向為(wei) 西北風,且G6高速公路為(wei) 通風廊道,該上跨橋梁設置了擋風裝置。擋風裝置在防風的同時可阻擋地鐵13號線產(chan) 生的噪音,增加騎行的舒適度。

  為(wei) 最大限度地拓展橋下空間,打造城市綠道和自行車主題文化公園,使橋梁與(yu) 周邊環境融為(wei) 一體(ti) ,工程采用了輕型橋梁墩柱,將照明設施嵌於(yu) 欄杆內(nei) ,隱於(yu) 橋體(ti) 管線,橋麵設置造型新穎的穿孔板欄杆和防水減震伸縮裝置,結合沿線空間為(wei) 市民提供宜人的休閑健身環境。

  (裴劍飛 李玉坤)

(責編: 胡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