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支援:祖國大家庭無比溫暖
2012年,由山東(dong) 省濰坊市第六批援藏工作隊具體(ti) 負責的“湘河穀”經濟林生態產(chan) 業(ye) 扶貧項目在南木林縣實施。項目集旅遊觀光、苗木生產(chan) 、林產(chan) 品深加工、果品銷售於(yu) 一體(ti) ,總投資20億(yi) 元,規劃麵積10萬(wan) 畝(mu) 。最終形成地方政府、當地群眾(zhong) 、企業(ye) 共同受益的“全贏”局麵。 圖為(wei) 山東(dong) 省濰坊市援藏幹部正在栽植經濟林木(2012年3月12日攝)。 (本版圖片均為(wei) 資料圖片)
每年的10月是山南市瓊結縣的“敬老月”,2020年10月30日,縣衛生係統黨(dang) 總支組織縣人民醫院、藏醫院、疾控中心、醫保局等醫務工作者,在縣特困人員集中供養(yang) 中心開展了以“弘揚養(yang) 老孝老敬老傳(chuan) 統、共建共享老年友好社會(hui) ”為(wei) 主題的健康服務活動。讓老人們(men) 切切實實感受到黨(dang) 和政府的關(guan) 懷和溫暖,感受到全社會(hui) 的關(guan) 愛和重視。 圖為(wei) 縣人民醫院援藏醫生正在為(wei) 老人檢查身體(ti) (2020年10月30日攝)。
2014年藏曆木馬新年,遼寧省遼陽市第一中學西藏班的500多名學生在第二故鄉(xiang) 歡度新年。圖為(wei) 老師按照藏族習(xi) 俗向學生祝賀藏曆新年(2014年3月2日攝)。
2016年山東(dong) 省首批“組團式”教育人才50人,集中援助日喀則第一高級中學。多年來,援藏教師與(yu) 當地教師推出“一對多”教研幫扶等一係列改革措施,全麵提高當地教師教學能力和學生學習(xi) 能力,全麵提升教育教學質量,使受援學校在學校管理、硬件建設、教師隊伍、辦學業(ye) 績等方麵取得了長足發展。 圖為(wei) 該校學生在援藏教師的指導下進行物理實驗操作(2017年5月4日攝)。
1984年,中央召開第二次西藏工作座談會(hui) 並提出“智力援藏”。同年,中央要求具備條件的省市籌建西藏中學並開辦西藏班。1985年起,全國13個(ge) 省市的西藏班陸續開班。 圖為(wei) 重慶西藏中學89級新生剛入校時的合影。
與(yu) 其他援藏老師相比,安徽教師金慧琳的授課內(nei) 容有點冷門,她是一名援藏音樂(le) 老師。
2019年8月,38歲的金慧琳告別家人,作為(wei) 安徽省第七批援藏工作隊的一員,從(cong) 富饒的江淮大地奔赴壯美的雪域高原,成為(wei) 山南市第二高級中學的援藏老師。
與(yu) 大多數援藏教師一樣,金慧琳也經曆了頭暈、難以入睡、心率過快等高原反應的考驗,但她努力調整、適應,逐漸融入當地的校園生活中,為(wei) 雪域高原的教育事業(ye) 貢獻著自己的力量。
金慧琳隻是眾(zhong) 多援藏幹部中的一員。
對口援藏27年來,一批批援藏幹部傳(chuan) 承發揚援藏精神,缺氧不缺精神,一茬接著一茬幹,在實踐中不斷砥礪本領、錘煉作風,奮力譜寫(xie) 雪域高原長治久安和高質量發展新篇章,與(yu) 西藏人民結下了心手相連的濃濃山海情。
全國對口支援西藏是黨(dang) 中央作出的一項重大決(jue) 策。
黨(dang) 中央曆來高度重視西藏工作,1984年,中央第二次西藏工作座談會(hui) 決(jue) 定,由北京、上海等9省市和原水電部等有關(guan) 部門幫助西藏建設43個(ge) 迫切需要的中小型工程項目。
1994年,中央第三次西藏工作座談會(hui) 召開,提出“分片負責、對口支援、定期輪換”的援藏方針和“長期支援、自行輪換”的幹部援助方式,自此開啟了中央與(yu) 全國兄弟省市長期對口支援西藏發展的曆程。
對口援藏機製的建立,是中央支持西藏的一項創舉(ju) ,凝聚著中華民族守望相助、手足相親(qin) 的深情厚誼。
2015年和2016年,醫療人才和教育人才“組團式”援藏工作也先後開展,援藏機製不斷完善。
在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談會(hui) 上,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再次強調,中央支持西藏、全國支援西藏,是黨(dang) 中央的一貫政策,必須長期堅持,認真總結經驗,開創援藏工作新局麵。這為(wei) 做好新時代對口支援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
在黨(dang) 中央的英明決(jue) 策下,承擔支援任務的中央和國家有關(guan) 部門、對口援藏省市、中央企業(ye) 在對口支援工作中,用實際行動讓西藏各族人民得實惠。
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連續5年召開深化對口援藏扶貧工作會(hui) 議,創新開展“央企助力富民興(xing) 藏”等活動,通過精準施策、精準幫扶,西藏打贏脫貧攻堅戰,各族人民實現了不愁吃、不愁穿和義(yi) 務教育、基本醫療、住房安全有保障。
2015年以來,通過實施教育人才“組團式”援藏,有力提升了西藏的教育水平。目前,西藏有各級各類學校3195所,學前教育三年毛入園率達87%,小學淨入學率達99.93%,初中、高中、高等教育毛入學率分別達106.99%、90.2%、56.14%,縣域義(yi) 務教育實現基本均衡發展,義(yi) 務教育鞏固率95.03%,新增勞動力人均受教育年限提高到13.1年。
醫療人才“組團式”援藏的深入開展,使各族群眾(zhong) 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高水平的醫療服務。醫療衛生網遍布城鄉(xiang) ,鄉(xiang) 鄉(xiang) 有衛生院、村村有衛生室。人民健康水平顯著提高,孕產(chan) 婦死亡率下降到48/10萬(wan) ,嬰幼兒(er) 死亡率下降到7.6‰,均為(wei) 曆史最低值。人均壽命由1951年的35.5歲增加到2019年的71.1歲。400多種較大疾病不出藏就能治療,包蟲病、大骨節病、先天性心髒病、白內(nei) 障等肆虐西藏的疾病得到曆史性消除和防治。
隨著援藏工作的不斷深入,各援藏工作隊在做好“輸血”援藏的同時,更加注重“造血”援藏,不斷增強受援地區的自我發展能力。近年來,各援藏工作隊重視開展各種形式的職業(ye) 技能培訓,引進技術,培訓農(nong) 牧科技人員,培養(yang) 了一大批思想好、有文化、懂技術、會(hui) 經營的新型農(nong) 牧民。同時,在援藏幹部的“牽線搭橋”下,各省市與(yu) 西藏頻繁展開更大範圍、更廣領域、更高層次的交流與(yu) 合作,大批受援地群眾(zhong) 赴各省市考察學習(xi) 經濟建設、旅遊業(ye) 發展、工業(ye) 園區建設等方麵的先進經驗。
對口援藏在各省市與(yu) 雪域高原間架起了一座堅固的橋梁,據統計,1994年至2020年,對口援藏省市、中央國家機關(guan) 及中央企業(ye) 分9批共支援西藏經濟社會(hui) 建設項目6330個(ge) ,總投資527億(yi) 元,並選派9682名優(you) 秀幹部來到西藏工作,形成了以幹部人才援藏為(wei) 龍頭,經濟援藏、智力援藏、科技援藏、企業(ye) 援藏、就業(ye) 援藏以及醫療人才和教育人才“組團式”援藏等相結合的全方位、多渠道、寬領域援藏格局。
援藏,彰顯了社會(hui) 主義(yi) 製度的無比優(you) 越,彰顯了祖國大家庭的無比溫暖。邁上新征程,援藏將繼續書(shu) 寫(xie) 新輝煌,推動西藏走向更加美好的未來。
鏈 接
西藏和平解放70年來,中央政府為(wei) 西藏製定了許多特殊優(you) 惠政策,涉及財稅金融、基礎設施、產(chan) 業(ye) 發展、教育衛生、文化保護、生態文明等各個(ge) 領域。
中央財政對西藏轉移支付力度逐年加大,在不同時期相繼安排一大批關(guan) 係西藏長遠發展和人民生活的重大工程項目,極大改善了西藏人民生產(chan) 生活條件,各族群眾(zhong) 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斷增強。
1994年至2020年,對口援藏省市、中央國家機關(guan) 及中央企業(ye) 分9批共支援西藏經濟社會(hui) 建設項目6330個(ge) ,總投資527億(yi) 元,並選派9682名優(you) 秀幹部援藏。
1951年西藏地區生產(chan) 總值僅(jin) 為(wei) 1.29億(yi) 元,2020年地區生產(chan) 總值突破1900億(yi) 元,經濟實力明顯提升,經濟結構持續優(you) 化。2020年全區社會(hui) 消費品零售總額實現745.78億(yi) 元,比1959年增長2192倍。
在中央人民政府領導和全國人民大力支持下,經過各族人民艱苦奮鬥,西藏經濟社會(hui) 的發展和全國站在同一起跑線上。發展基礎更加紮實,發展機遇更加良好,發展後勁十足。
——摘自國務院新聞辦公室2021年5月21日發表的《西藏和平解放與(yu) 繁榮發展》白皮書(shu)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粵林幸福菜譜”拓展群眾增收致富渠道
廣東省第九批援藏工作隊、林芝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聯合辦的“粵林幸福菜譜”研發暨“粵菜師傅”培訓班在林芝市技工學校落下帷幕。[詳細] -
“魯”力同行創佳績 再譜援藏新篇章
日喀則齊魯高級中學項目是山東第九批援藏幹部中心管理組眾多集中力量辦大事中的一件。[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