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援藏 > 資訊

新時代援藏工作正向縱深推進 不辱使命赴高原 對口支援結碩果

發布時間:2022-01-27 10:01:00來源: 西藏日報

  援藏是一項長期性、係統性工程,多年來,一批又一批援藏幹部秉承和發揚老西藏精神,把西藏當作故鄉(xiang) ,把西藏人民視為(wei) 親(qin) 人,積極改善群眾(zhong) 生產(chan) 生活條件和城鎮基礎設施條件,為(wei) 西藏人民謀幸福,助推西藏發展日新月異,人民生活蒸蒸日上。

  1994年7月召開的中央第三次西藏工作座談會(hui) ,拉開了對口支援西藏的序幕。數據顯示,1994年至2020年,對口援藏省市、中央國家機關(guan) 及中央企業(ye) 分9批共支援西藏經濟社會(hui) 建設項目6330個(ge) ,總投資527億(yi) 元,並選派9682名優(you) 秀幹部援藏。

  在眾(zhong) 多援藏幹部中,不少人多次接力援藏。廣東(dong) 援藏幹部胡雄英連續3次援藏,用近10年時光見證魯朗國際旅遊小鎮從(cong) 設計、建成到運營;福建援藏教師“夫妻檔”李光文、陳紅累計5次援藏,投身於(yu) 雪域高原的教育事業(ye) ;陝西援藏幹部呂智勇3次援藏,不忘初心,甘做“高原上的一棵草”……

  “在高原上,最稀缺的是氧氣,最寶貴的是精神。援藏人應繼承和弘揚老西藏精神,為(wei) 實現西藏長治久安和高質量發展貢獻力量。”這是援藏幹部的一致心聲。

  援藏幹部們(men) 始終秉承缺氧不缺精神的信念,結合西藏實際,發揮西藏優(you) 勢,在理念創新、技術改造、產(chan) 業(ye) 研發、市場開拓、品牌打造等方麵持續用力,助力受援地經濟社會(hui) 高質量發展,幫助群眾(zhong) 增收致富。

  日喀則市白朗縣有著“糧倉(cang) ”之稱,現已形成“一園三區34基地”的蔬菜產(chan) 業(ye) 布局,蔬菜種植麵積達到1.66萬(wan) 畝(mu) ,年產(chan) 量達到1.2億(yi) 斤,產(chan) 值近2億(yi) 元,成為(wei) 西藏最重要的綠色蔬菜生產(chan) 基地,且輻射帶動周邊10餘(yu) 縣(區)種植蔬菜近10萬(wan) 畝(mu) 。

  從(cong) 原來隻種少量蔬菜自給自足到依靠現代蔬菜產(chan) 業(ye) 帶富一方百姓,從(cong) 原來不了解、不掌握到數萬(wan) 農(nong) 牧民成為(wei) 現代蔬菜種植行家裏手,白朗縣的改變,離不開曆屆援藏幹部的奉獻。通過智力支援、強基補鏈、拓寬渠道等一係列措施,打通白朗縣“生產(chan) 、流通、貯藏、加工、運輸、銷售”鏈條,打造了“白朗蔬菜”等一批有影響力的品牌。同時,援藏幹部還始終以創新作為(wei) 發展動力,突破當地原有科技水平束縛,將已掌握的科學技術與(yu) 西藏獨特的地理條件和發展狀況相結合,通過科技支援、科技創新和成果轉化等形式推動農(nong) 牧業(ye) 、工業(ye) 產(chan) 業(ye) 、藏藥產(chan) 業(ye) 等領域不斷發展,帶動當地群眾(zhong) 就業(ye) 致富。

  林芝市朗縣拉多鄉(xiang) 紮村原處大山深處,有著得天獨厚的藏藥材生長條件,2007年,紮村啟動整體(ti) 搬遷計劃。廣東(dong) 省第九批援藏幹部以藏藥材規模化種植加工作為(wei) 產(chan) 業(ye) 援藏的突破口,協調多方資源,投入800多萬(wan) 元將原紮村麵臨(lin) 撂荒的300多畝(mu) 耕地改成藏藥材種植基地。

  由於(yu) 紮村的藏藥材品質好,受到了眾(zhong) 多企業(ye) 的青睞。第一年,藏藥材就為(wei) 村集體(ti) 帶來10萬(wan) 元收入。這讓紮村群眾(zhong) 和援藏幹部有了更大信心,他們(men) 將老紮村撂荒的耕地充分利用起來,計劃將這片山穀打造成朗縣藥穀。

  在做好產(chan) 業(ye) 引路,帶動群眾(zhong) 增收致富的同時,援藏幹部還始終堅持把改善民生作為(wei) 援藏工作的重點,堅持貫徹以人民為(wei) 中心的發展思想,改善和保障民生,不斷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托起群眾(zhong) 的好日子。

  自醫療人才組團式援藏工作開展以來,對口支援省市和單位先後選派七批1300餘(yu) 名醫療人才進藏,支援西藏自治區人民醫院和七市地人民醫院,把支援醫院的技術、製度、流程和作風“帶著泥土移栽”到雪域高原。

  醫療人才組團式援藏持續不斷為(wei) 雪域高原各族群眾(zhong) 紓解病痛,大大提升了西藏的醫療服務能力。同時,幫帶本地醫療團隊、填補大量技術空白,努力培養(yang) 能長期紮根、長期服務、長期奉獻的“永不走的醫療隊”。

  為(wei) 大力推進就業(ye) 援藏,中央和國家機關(guan) 、兄弟省市和對口支援單位等也結合自身實際吸納更多西藏籍高校畢業(ye) 生實現穩定就業(ye) 。從(cong) 2012年至今,西藏高校畢業(ye) 生區外就業(ye) ,從(cong) 無到有、從(cong) 少到多,從(cong) 最開始的200多人,到2021年已突破2400人,西藏高校畢業(ye) 生區外就業(ye) 成效逐步顯現。

  從(cong) 項目援藏到人才就業(ye) 援藏,再到組團式醫療教育援藏,新時代援藏工作,秉持揚長避短、因地製宜原則,向縱深推進。

  援藏路上,沒有終點,隻有新起點。一批批援藏幹部正與(yu) 西藏各族幹部群眾(zhong) 一起,不忘初心、砥礪前行,共同譜寫(xie) 雪域高原高質量發展新篇章。

(責編: 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