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援藏 > 資訊

留下一支“帶不走”的醫療隊

發布時間:2022-10-08 10:36:00來源: 西藏日報

  “幫扶最重要的還是培養(yang) 人才,為(wei) 昌都留下一支永不走的高素質醫療人才隊伍是我們(men) 的目標。”2019年,重慶市醫療人才組團式援藏工作隊隊長蔣迎九一到昌都,便致力於(yu) 組織隊員將新技術帶到藏東(dong) 大地,為(wei) 昌都培養(yang) 本地醫療人才隊伍。

  三年來,共計46人的重慶市第四批、第五批醫療人才組團式援藏工作隊,全身心投入到醫療援藏工作中,取得了豐(feng) 碩成果。

  在蔣迎九的帶領下,昌都市人民醫院創新性開展了師帶徒“1+2+2”模式,即一個(ge) 專(zhuan) 家隊員除了要帶2名骨幹弟子外,還要帶2名新入職的年輕弟子。骨幹弟子和新入職的弟子在教學上要采取兩(liang) 種方式,對骨幹弟子主要是手把手傳(chuan) 授,提升他們(men) 的臨(lin) 床技能;對新入職的弟子則是基礎理論和專(zhuan) 業(ye) 技能一起抓,幫助他們(men) 獲取國家級行業(ye) 規範所要求的各種資質認證。

  結合昌都市人民醫院醫務人員的實際,重慶市醫療人才組團式援藏工作隊共結對幫扶骨幹和新進醫師168人次。同時,新增執業(ye) 醫師人才84人,連續2年醫師考試通過率高於(yu) 自治區平均水平7個(ge) 百分點;派去重慶等地進修學習(xi) 的醫務人員超過152人次。

  三年來,援藏工作隊充分利用人才與(yu) 技術優(you) 勢,以實現“大病不出市”為(wei) 目標,為(wei) 疑難病的診治提供了堅實的平台支撐,以自治區最高水平與(yu) 標準,打造了重症ICU、麻醉手術室、檢驗科、遠程病理診斷、內(nei) 鏡、放射影像、DSA介入、血液透析等公共診療平台。截至目前,協助昌都市人民醫院開展相關(guan) 新技術、新項目共126項。

  為(wei) 落實國家衛健委關(guan) 於(yu) 危重症五大“中心”建設和發展的要求,援藏工作隊多方協調,為(wei) 昌都市人民醫院提供了平台支撐與(yu) 技術保障,醫院的兒(er) 科獲批國家衛健委西藏區域首批臨(lin) 床重點專(zhuan) 科中唯一的兒(er) 科臨(lin) 床重點專(zhuan) 科建設單位,標誌著昌都市人民醫院實現了自治區級臨(lin) 床重點專(zhuan) 科建設零的突破。

  在昌都的三年間,除了常規工作外,援藏工作隊還經常深入農(nong) 牧區,開展“渝藏情深,健康攻堅”行動,從(cong) 免費開展先心病篩查、白內(nei) 障手術的“渝藏情深,心眼相連”活動,到免費開展“渝藏情深,站立行動”的髖膝關(guan) 節置換手術,再到為(wei) 中小學校學生檢查視力、免費配眼鏡的“渝藏情深,關(guan) 注少年兒(er) 童視力健康”活動……工作隊將社會(hui) 各界的關(guan) 愛凝聚成了老百姓實實在在的幸福指數。“渝藏情深,健康攻堅”行動也成為(wei) 全國關(guan) 注的重要援藏品牌,已惠及9000餘(yu) 名群眾(zhong) 。

  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三年來,重慶市醫療人才組團式援藏工作隊不斷踐行初心與(yu) 使命,為(wei) 昌都醫療技術的提升傾(qing) 注了無數心血,極大提高了昌都的醫療水平與(yu) 醫療條件,贏得了當地百姓的廣泛讚譽。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