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1年5月23日,《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關(guan) 於(yu) 和平解放西藏辦法的協議》(簡稱《十七條協議》)在北京簽訂。5月28日,《人民日報》發表題為(wei) 《擁護關(guan) 於(yu) 和平解放西藏辦法的協議》的社論,指出這是西藏人民從(cong) 黑暗和痛苦走向光明和幸福的第一步。
這是來之不易的第一步。
西藏自古是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然而,自18世紀以來,西方一些勢力通過“探險”“考察”等手段覬覦我西藏。19世紀末,帝國主義(yi) 掀起瓜分中國的狂潮,英國侵略勢力趁機染指西藏。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後,帝國主義(yi) 加快了與(yu) 西藏親(qin) 帝分裂勢力勾結的步伐。為(wei) 了應對國際形勢的複雜變化和西藏地方的嚴(yan) 峻局勢,滿足西藏人民要求早日解放的願望,毛澤東(dong) 主席作出了“進軍(jun) 西藏宜早不宜遲”的戰略決(jue) 策;此後根據進藏交通狀況和西藏的民族、宗教特點,又提出“政治解決(jue) 優(you) 先”和解放西藏“不應操之過急”的基本方針。中央組織開展了大量的政治爭(zheng) 取工作,先後多次派代表團或代表赴西藏進行勸和。
然而,一係列勸和促談活動,受到帝國主義(yi) 侵略勢力和西藏親(qin) 帝分裂分子的重重阻撓,解放西藏迫在眉睫。
在中央人民政府的統一部署下,以十八軍(jun) 為(wei) 主力的人民解放軍(jun) 分四路向西藏進軍(jun) ,並於(yu) 1950年10月取得昌都戰役的勝利。
1951年2月,西藏地方政府正式派出代表到北京同中央人民政府和談。4月29日,談判正式開始。雙方經過認真協商和充分討論,最終就西藏和平解放一係列問題達成協議。
5月23日,《十七條協議》正式簽訂。《十七條協議》明確:“西藏人民團結起來,驅逐帝國主義(yi) 侵略勢力出西藏,西藏人民回到中華人民共和國祖國大家庭中來”“人民解放軍(jun) 進入西藏,鞏固國防”“中央人民政府統一處理西藏地區的一切涉外事宜”“西藏地方政府積極協助人民解放軍(jun) 進入西藏,鞏固國防”“在中央人民政府統一領導之下,西藏人民有實行民族區域自治的權利”“尊重西藏人民的宗教信仰和風俗習(xi) 慣”。
西藏和平解放,標誌著中國大陸實現了完全解放。
從(cong) 1951年9月到1952年6月,人民解放軍(jun) 各路進藏部隊先後到達拉薩,進駐(抵)太昭、江孜、日喀則、山南隆子宗、亞(ya) 東(dong) 、察隅、改則等地,結束了西藏4000多公裏邊境線上長期有邊無防的曆史。
1952年9月,中央人民政府駐西藏代表外事幫辦辦公室成立。在隨後的幾年時間裏,先後取消印度繼承的英國侵略西藏遺留下來的特權和尼泊爾在西藏的特權,完全實現了由中央政府統一處理西藏地區的一切涉外事宜。
現代教育體(ti) 係逐步建立。1952年8月,創辦拉薩小學;1956年9月,西藏曆史上第一所現代正規初級中學——拉薩中學正式成立;1958年9月,西藏公學在陝西鹹陽正式開學,當年招生3460人,其中絕大部分是農(nong) 奴子女。
交通運輸條件明顯改善。1954年,川藏、青藏公路同時建成通車到達拉薩;1956年,西藏第一座機場——當雄機場全部竣工,北京至拉薩正式通航。
現代農(nong) 牧工商業(ye) 逐漸起步。先後建成不同規模的小型工廠,各主要城鎮辦起了醫院、銀行、商店、郵局等服務機構。
……
73年過去,回顧《十七條協議》簽訂後、西藏民主改革前的一係列曆史進程,令人感慨萬(wan) 千。從(cong) 教育到交通,再到社會(hui) 經濟的方方麵麵,《十七條協議》的簽訂,翻開了曆史嶄新的一頁,引領西藏人民走向光明和幸福。而在和平解放基礎上、1959年實行的民主改革,更是為(wei) 西藏的發展插上了翅膀。自此,沉睡了千萬(wan) 年的雪域高原,在前所未有的強大力量推動下,展翅翱翔。(新利平台 綜合/楊月雲(yun)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