澆花澆根,育人育心。站在北京,遙望雪域高原,看到教育事業(ye) 開出了美麗(li) 的花,了解了中國教育要培養(yang) 什麽(me) 樣的人。
來到北京,一定要來天安門廣場看一場莊嚴(yan) 肅穆的升旗儀(yi) 式,這是中國人骨子裏的執著和浪漫。西藏自治區日喀則市邊境縣學生來京參觀研學的22名中學生披星戴月而來,遙望與(yu) 朝陽一起冉冉升起的國旗,齊聲歌唱國歌,感受著身體(ti) 裏鏗鏘有力的心跳。他們(men) 或羞澀或激動地表達著自己的感受:“心裏有一種難以言表的激動!”“感受到了國家的繁榮和強大,我為(wei) 自己是中國人而自豪。”“不知道說什麽(me) 。但可以匯成一句:祖國我愛你!”“我默默地發誓,要為(wei) 祖國的發展和繁榮貢獻自己的力量”……
愛國主義(yi) 教育是教育的必修課。心懷祖國,處處是課堂。
來自青海省玉樹藏族自治州兒(er) 童福利院的40個(ge) 藏族孩子,從(cong) 海拔4500米的家鄉(xiang) 來到北京。在新工體(ti) 與(yu) 北京國安少年隊隊員們(men) 一起飛奔在真正的綠茵場上進行訓練交流。國安隊的孩子評價(jia) 玉樹少年們(men) “體(ti) 能很強,在場上很能跑”,玉樹的孩子也看到了自己與(yu) 專(zhuan) 業(ye) 球員之間的差距,但他們(men) 說“這是好事”。看到孩子們(men) 無拘無束地奔跑,帶隊老師東(dong) 周文德也跟著快樂(le) 起來,希望他們(men) “一路踢到北京,踢到國際舞台”。羞澀的少年阿斌麵對記者的鏡頭,敢大聲地說要成為(wei) C羅那樣出色的球員,將來為(wei) 國爭(zheng) 光。
文明其精神,野蠻其體(ti) 魄。社會(hui) 主義(yi) 建設者和接班人必須全麵發展。
去年秋天,畢業(ye) 於(yu) 西藏那曲市索縣西昌鄉(xiang) 小學的德吉拉姆給記者發信息說,“考砸了”。原來是沒能考入自己心心念念的拉薩北京實驗中學。夏天的時候,我們(men) 在帕爾肖村,德吉姐弟倆(lia) 禮貌又主動地為(wei) 我們(men) 準備酥油茶、讓座、指路,做起事來一板一眼、舉(ju) 止落落大方,給我們(men) 留下深刻印象。恰逢她剛小學畢業(ye) ,當問起她的理想,她想當醫生,“因為(wei) 可以治病救人”。她的父母都驚訝於(yu) 孩子對未來職業(ye) 的期盼。一年過去,如今她在那曲市就學,早已適應了中學校園生活,雖然課程變多了,難度加大了,但她鼓勵自己努力學習(xi) ,快點長大,才能去更遠的地方,才能實現自己的夢想。積極的心態像極了她發來的一段視頻:陽光明亮耀眼,照得滿屋燦爛。
人生從(cong) 來不會(hui) 一帆風順,要實現理想,創造出彩人生,就要敢於(yu) 曆練、不懈奮鬥。
一張名為(wei) 《繁榮的祖國》的畫作在北京中國婦女兒(er) 童博物館展出。畫麵中宇航員高舉(ju) 五星紅旗,周圍星辰環繞,藏族兒(er) 童坐在飛機上興(xing) 奮地飛翔……這是西藏山南市特殊教育學校集體(ti) 作品。除此之外,展出的兩(liang) 百餘(yu) 幅充滿生命色彩和奇妙想象的畫作圍繞西藏在新時代的蓬勃發展,呈現著青少年心中璀璨絢爛的中國夢。來北京參展的小作者旦增尼瑪說,自己想當一名美術老師,用畫畫表達對祖國的熱愛。
以美育人、以文化人,要讓孩子們(men) 的眼睛裏有青山綠水的色彩,有蟲鳴鳥叫的音符,心靈世界懂得什麽(me) 是真正的美。
……
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經常走進大、中、小學校,他指出,要培養(yang) 擔當民族複興(xing) 大任的時代新人,加快建設高質量教育體(ti) 係,全麵提升教育服務高質量發展的能力,為(wei) 教育強國建設提供了行動指南。
如今,新時代教育事業(ye) 在改革發展中取得曆史性成就、發生了格局性變化。教育改革發展成果如百花綻放,香漫高原,更多更公平惠及最廣大人民群眾(zhong) 。新征程上,我們(men) 必將培養(yang) 出一代又一代德智體(ti) 美勞全麵發展的社會(hui) 主義(yi) 建設者和接班人,為(wei) 民族複興(xing) 偉(wei) 業(ye) 打下堅實人才根基。(新利平台 文/王茜)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