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多地國土綠化扮靚高原顏值 每年保持400萬畝
圖為(wei) 黃南州同仁縣青少年義(yi) 務植樹。 同仁縣委宣傳(chuan) 部 供圖
過去三年,位於(yu) 中國西北的青海省,按照每年400萬(wan) 畝(mu) 的目標,共完成營造林1242萬(wan) 畝(mu) ,創該省造林規模曆史記錄。當前,該省繼續發起國土綠化行動,描繪生態畫卷,扮靚高原顏值。
以青海省黃南藏族自治州為(wei) 例,過去三年,當地匯聚全社會(hui) 力量,按照分區施策、重點突破的原則,有序推進國土綠化提速三年行動,累計完成國土綠化143.91萬(wan) 畝(mu) ,為(wei) 計劃任務的106.6%,黃南州綠化事業(ye) 取得了曆史性突破。
黃南州國土綠化有何經驗?
黃南州相關(guan) 部門負責人介紹,黃南州委州政府建立綠化委員會(hui) “雙組長”領導機製和政府綠化目標責任製,連續三年高規格召開全州綠化動員大會(hui) ,以前所未有的力度高位推進,主要領導專(zhuan) 題部署、靠前指揮,各級政府層層簽訂綠化目標責任書(shu) ,各部門加強協作配合,積極做好綠化項目、資金、用地、用水、作業(ye) 道路等服務保障。
同時,黃南州逐漸探索形成了“讓人多的地方樹多、生產(chan) 生活的地方先綠為(wei) 目標,城鎮周邊和公路沿線高標準造林為(wei) 重點,領導重視、全民參與(yu) 為(wei) 基礎,部門配合、水路先行為(wei) 前提,適地適樹、嚴(yan) 把種苗關(guan) 為(wei) 關(guan) 鍵,封山禁牧、精心管護為(wei) 保障”的黃南造林綠化新模式。
此外,黃南州在推進國土綠化的進程中,始終堅持綠色富國、綠色惠民,科學利用綠水青山,切實做好山水文章,為(wei) 民眾(zhong) 提供更多優(you) 質生態產(chan) 品。全州實體(ti) +農(nong) 戶育苗造林的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快速發展,組建完成63家林木專(zhuan) 業(ye) 合作社,完成個(ge) 體(ti) 育苗4154畝(mu) ,實現產(chan) 值613.92萬(wan) 元。
圖為(wei) 黃南州同仁縣幹部職工植樹現場。 同仁縣委宣傳(chuan) 部 供圖
據中新網記者梳理,青海省國土綠化行動不停歇,該省黃南、西寧、海東(dong) 、玉樹等地,再次發起國土綠化行動,描繪高原生態畫卷。
“植”入綠色、“樹”立希望。16日,在黃南州同仁縣,當地幹部職工和民眾(zhong) 開展大規模義(yi) 務植樹,共計造林500畝(mu) ,種植油鬆5.5萬(wan) 株。
據悉,同仁縣提早謀劃、精心組織,製定了《2020年全州機關(guan) 義(yi) 務植樹活動方案》,提早完成了整地、劃線、苗木等前期準備工作。而為(wei) 有效提高苗木成活率,同仁縣自然資源局組織林業(ye) 技術人員跟班作業(ye) ,對植樹造林情況進行全程督導,嚴(yan) 格把好樹種選擇關(guan) 、苗木質量關(guan) 、栽植技術關(guan) ,確保造林綠化栽一棵活一棵,植一片成一片。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牧民才仁尼瑪的“科研”人生
2019年秋天,才仁尼瑪送走了最後一批生態體驗訪客,躺在格桑花盛開的草原上,山穀回歸寂靜,耳畔隻有風聲。一年的旅遊向導工作完美收官。 [詳細] -
藏野驢、藏原羚現身甘肅肅南祁連山草原
近年來,肅南縣不斷加強祁連山生態修複力度,實施一係列生態恢複和治理工作,林草生態植被覆蓋率持續提升,生態環境持續改善。[詳細] -
用心綠化美好“第二故鄉”
春風送暖日,植綠正當時。近日,昌都市森林消防支隊江達中隊積極參加駐地植樹活動,用實際行動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綠化美化“第二故鄉”。[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