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加快實現工業發展與生態環保良性互動
這是一組今年一季度的數據:青海省新能源產(chan) 業(ye) 實現產(chan) 值47.85億(yi) 元,新材料產(chan) 業(ye) 實現產(chan) 值37.95億(yi) 元,生物產(chan) 業(ye) 實現產(chan) 值5.14億(yi) 元;三大產(chan) 業(ye) 占全省總產(chan) 值的18.29%,成為(wei) 青海省工業(ye) 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撐。
今天,一條條特色循環產(chan) 業(ye) 鏈已經和正在形成,青海工業(ye) 一步一個(ge) 腳印地實現著高質量發展與(yu) 生態環保有機融合與(yu) 良性互動。
加快產(chan) 業(ye) 培育,產(chan) 業(ye) 布局持續優(you) 化
近年來,青海省依托區域資源稟賦、環境資源承載能力和現有產(chan) 業(ye) 基礎,通過持續強化產(chan) 業(ye) 培育,全省構建形成了鹽湖綜合利用產(chan) 業(ye) 鏈、鋰電產(chan) 業(ye) 鏈、光伏製造產(chan) 業(ye) 鏈、有色金屬及深加工產(chan) 業(ye) 鏈、鋼鐵產(chan) 業(ye) 鏈、煤化工產(chan) 業(ye) 鏈、油氣化工產(chan) 業(ye) 鏈、特色輕工8條產(chan) 業(ye) 鏈。這些產(chan) 業(ye) 鏈相關(guan) 企業(ye) ,去年實現工業(ye) 總產(chan) 值約1414億(yi) 元,占到全省規模以上工業(ye) 總產(chan) 值2337億(yi) 元的60.5%。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8條產(chan) 業(ye) 鏈中所涉及的新型鹽湖化工循環經濟特色產(chan) 業(ye) 集群、青藏高原特色生物資源與(yu) 中藏藥產(chan) 業(ye) 集群被列為(wei) 國家級創新型產(chan) 業(ye) 集群試點。
據青海省工業(ye) 和信息化廳負責人介紹,根據青海省產(chan) 業(ye) 鏈的規劃和集群功能區域規劃的要求,各工業(ye) 園區一直在持續優(you) 化產(chan) 業(ye) 布局,其中,西寧經濟技術開發區、柴達木循環經濟試驗區和海東(dong) 工業(ye) 園區循環經濟產(chan) 業(ye) 布局更趨合理,重點園區已成為(wei) 發展循環經濟的主戰場、全省經濟的重要增長極。
去年,西寧經濟技術開發區、柴達木循環經濟試驗區和海東(dong) 工業(ye) 園區分別完成工業(ye) 總產(chan) 值約595億(yi) 元、650億(yi) 元、140億(yi) 元,三大園區工業(ye) 總產(chan) 值約占全省規上工業(ye) 總產(chan) 值的60%。
而按照產(chan) 業(ye) 看,青海省萬(wan) 噸級晶矽及矽材料、萬(wan) 噸級高檔電解銅箔、萬(wan) 噸級碳酸鋰、萬(wan) 噸級鋰電正負極材料、兆瓦級晶矽電池及組件等一批重大項目相繼建成,全省已基本構建起產(chan) 業(ye) 鏈清晰、融合集聚、優(you) 勢互補、競相發展的產(chan) 業(ye) 新格局。
引導技術創新,資源能源利用率穩步提升
近日,中鋁青海分公司的生產(chan) 廠房內(nei) 一組組能耗數據,讓企業(ye) 對降本提效的積極性倍增:噸鋁天然氣降低44%,陽極更換周期延長10%,噸鋁直流電耗降低140千瓦時。
“去年以來省工信廳提出工業(ye) 傳(chuan) 統產(chan) 業(ye) 改造提升,提高資源利用效率,實施百項改造提升工程,鼓勵和引導企業(ye) 運用新技術、新工藝、新裝備降低能耗、物耗,提升質量效益、促進清潔生產(chan) 。為(wei) 此,企業(ye) 嚐試著通過技改實施了炭素焙燒爐環保技術,沒想到成效如此明顯。”中鋁青海分公司負責人說。
除了降低能耗,加大資源利用率青海省也十分重視。 “為(wei) 了實現資源利用率的最大化,青海省近年來持續推進工業(ye) 廢棄物綜合利用,電石渣製水泥、純堿生產(chan) 廢液提取氯化鈣、低品位含泥鉀礦生產(chan) 鉀肥等技術加快推廣應用。”省工信廳負責人介紹道。
為(wei) 了延伸循環產(chan) 業(ye) 鏈條,補齊科技創新短板,青海省還圍繞通過滾動實施百項創新攻堅工程,攻克了一批重點技術項目。特別是突破了鹽湖鹵水提溴、 48對棒還原爐研發及規模化應用、鋰電池隔離膜用高純氧化鋁材料、電子束冷床熔煉爐國產(chan) 化試製、青稞提取β-葡聚糖等一批製約循環經濟發展的關(guan) 鍵共性技術。
同時,青海省還建成金屬新材料國家新型工業(ye) 化產(chan) 業(ye) 示範基地、鹽湖特色材料國家高新技術產(chan) 業(ye) 化基地,促進了循環經濟擴規模、提質量的技術支撐顯著增強,重點行業(ye) 領域示範帶動效應也在持續顯現。
攻克發展阻點,持續打造循環經濟
在青海,工業(ye) 循環發展並不是一帆風順,工業(ye) 領域發展循環經濟還存在著諸多難點和不足。如鏈條短,青海省現有循環經濟產(chan) 業(ye) 鏈條縱向延伸不夠、橫向擴展還有差距,資源、產(chan) 業(ye) 和產(chan) 品多層麵聯動發展的循環經濟體(ti) 係尚未完全建立;規模小,除鹽湖化工、鋁及鋁加工等傳(chuan) 統產(chan) 業(ye) 外,鋰電、新材料等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循環經濟鏈條規模尚小,拉動增長能力有限。
為(wei) 此,青海省工業(ye) 領域的相關(guan) 專(zhuan) 家提出應主動融入“長江經濟帶發展” “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等國家戰略,深入落實省委省政府創建“五個(ge) 示範省”和培育“四種經濟形態”等部署要求,按照空間布局合理化、產(chan) 業(ye) 結構綠色化、產(chan) 業(ye) 鏈條循環化、資源利用高效化、園區產(chan) 業(ye) 聚集化的工作思路,持續發展壯大循環經濟,實現經濟發展與(yu) 環境保護相互促進、深度融合。
同時,青海省明確下一步將繼續完善重點產(chan) 業(ye) 鏈條。以百項改造提升工程、百項創新攻堅工程項目建設為(wei) 重點,圍繞已構建的8條循環經濟產(chan) 業(ye) 鏈,繼續強鏈、補鏈和延鏈,推進關(guan) 鍵節點項目建設,努力補齊循環產(chan) 業(ye) 鏈斷點、堵點和空白點,加快完善循環經濟產(chan) 業(ye) 體(ti) 係。
為(wei) 此,青海省提出,力爭(zheng) 未來五年內(nei) ,8條循環經濟產(chan) 業(ye) 鏈總產(chan) 值占全部工業(ye) 總產(chan) 值比重提高到70%以上,其中:——鹽湖化工綜合利用產(chan) 業(ye) 鏈,在提升產(chan) 業(ye) 規模的基礎上,重點發展鎂基合金及鎂係化合物產(chan) 品,鉀鹽、納鹽、硼鹽的精細化工產(chan) 品。
——鋰電產(chan) 業(ye) 鏈,重點是擴大鋰電池、正負極材料生產(chan) 規模,引進新能源汽車製造。光伏製造產(chan) 業(ye) 鏈重點推進亞(ya) 洲矽業(ye) 3萬(wan) 噸多晶矽項目落地建設,配套發展切片、電池及組件產(chan) 業(ye) 的規模。
——有色金屬及深加工產(chan) 業(ye) 鏈,重點發展鋁基、鎂基及鈦合金等輕金屬合金材料。鋼鐵產(chan) 業(ye) 鏈堅持普特結合,豐(feng) 富普鋼品種,發展特鋼高端產(chan) 品。
——煤化工產(chan) 業(ye) 鏈,重點推動大美煤業(ye) 60萬(wan) 噸烯烴項目在年內(nei) 建成投產(chan) ,啟動格爾木60萬(wan) 噸烯烴項目的建設,積極發展烯烴下遊碳纖維等精深加工產(chan) 品。
——油氣化工產(chan) 業(ye) 鏈,重點推進高原千萬(wan) 噸級油氣當量勘探開發基地建設,促進油氣化工與(yu) 鹽湖產(chan) 業(ye) 融合發展。
——特色輕工產(chan) 業(ye) 鏈,重點擴大蟲草、枸杞、乳製品、牛羊肉、青稞及生物醫藥精深加工規模,使特色輕工產(chan) 業(ye) 成為(wei) 生態經濟的突破點,綠色發展的亮點,農(nong) 牧民增收的支撐點。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青海優化野生動物公益司法保護的方法路徑
青海省檢察院29日消息,青海檢察機關不斷豐富和完善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強化野生動物公益司法保護的方法路徑,促進省域各類自然保護地成為野生動物繁衍生息的樂園。[詳細] -
青海湖畔瞰湟魚洄遊
青海湖裸鯉,又被稱為湟魚,是青海湖特有物種,也是青海湖中唯一的大型經濟魚類,在青海湖生態係統中起著核心作用。[詳細] -
海南州綠色產業發展園區——世界最大水光互補光伏電站群
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綠色產業發展園區是海南州委、州政府為了貫徹落實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於2016年整合原太陽能生態發電園區和恰卜恰工業發展園區而設立的集光伏、風力發電和工業加工製造為一體的綜合性園...[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