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色林錯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物種種群數量呈增長趨勢
航拍截圖為(wei) 中國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黑頸鶴棲息在西藏色林錯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西藏那曲市林業(ye) 和草原局供圖
27日,記者從(cong) 西藏那曲市林業(ye) 和草原局獲悉,由西藏那曲市林業(ye) 和草原局委托綿陽師範學院生態安全與(yu) 保護四川省重點實驗室,對西藏色林錯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以下簡稱:保護區)的綜合考察項目已圓滿告終,保護區生境明顯改善,物種種群數量呈增長趨勢。
航拍截圖為(wei) 中國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黑頸鶴成雙成對漫步在西藏色林錯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內(nei) 。西藏那曲市林業(ye) 和草原局供圖
西藏色林錯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位於(yu) 西藏自治區西北部的藏北高原,是高原高寒草原生態係統中珍稀瀕危生物物種最多的地區。
圖為(wei) 綜合考察團團社區調查組在牧民家中。西藏那曲市林業(ye) 和草原局供圖
自2020年7月初開始,相關(guan) 專(zhuan) 家及研究團隊一行16人進駐保護區,並通過無人機拍攝、樣線法和訪問調查法等多種方法,對保護區黑頸鶴種群、濕地生物多樣性以及保護區環境狀況等進行了為(wei) 期10餘(yu) 天的綜合考察。
圖為(wei) 綜合考察團在保護區動物調查中投入使用無人機。西藏那曲市林業(ye) 和草原局供圖
在此次綜合考察中,共監測到水鳥4種、斑頭雁470餘(yu) 隻、棕頭鷗1100餘(yu) 隻、赤麻鴨380餘(yu) 隻、鳳頭鸊鷉230餘(yu) 隻、黑頸鶴95隻;共采集植物樣本50種,昆蟲標本30種,湖泊水樣品10個(ge) 。保護區主要野生動物種群和棲息地植被生長狀況良好,棲息地生境明顯改善。水鳥和黑頸鶴總體(ti) 數量同比2019年均有增加,黑頸鶴、藏羚羊,藏原羚、野驢和棕熊等大量物種的種群數量呈增長趨勢。
圖為(wei) 綜合考察團野外調查組在西藏安多縣。西藏那曲市林業(ye) 和草原局供圖
另據記者了解,西藏色林錯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濕地監測始於(yu) 2019年8月,在保護區內(nei) 黑頸鶴棲息地、水鳥主要棲息地、瀕危物種分布區、候鳥覓食區,共設置監測樣地28個(ge) ,監測樣線11條。保護區監測,旨在了解保護區植被類型分布狀況及動態變化。同時,通過監測掌握野生動物棲息地生境質量。據相關(guan) 部門初步監測分析,該保護區濕地生境進一步改善,植被覆蓋度明顯增加。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西藏自然科學博物館推出“高原精靈展——鳥類係列”展覽
記者在西藏自然科學博物館大廳看到,前來參觀的市民絡繹不絕,其中大多是家長帶著孩子一起來,借此向孩子科普鳥類知識。[詳細] -
青海省三江源國家公園分布植物種類創新高
記者從青海省科技廳獲悉,該廳組織專家對青海大學承擔的青海省應用基礎研究計劃項目“三江源國家公園植物多樣性及重點保護植物本底調查”進行了驗收。[詳細] -
最新調查顯示三江源國家公園分布植物種類832種
記者從青海省科技廳獲悉,該廳組織專家對青海大學承擔的青海省應用基礎研究計劃項目“三江源國家公園植物多樣性及重點保護植物本底調查”進行驗收。[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