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片區完成首次黑頸鶴衛星跟蹤和環誌工作
在取得國家林草局批複的獵捕15隻國家一級保護陸生野生動物黑頸鶴行政許可後,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省管理局聯合北京林業(ye) 大學郭玉民研究團隊,於(yu) 近日在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片區開展了黑頸鶴衛星跟蹤和環誌工作。在曆時10天的外業(ye) 工作中,調查到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片區及鄰近濕地黑頸鶴80隻( 53隻成鳥和27隻幼鳥),幼鳥比例達到33.8%,這表明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片區黑頸鶴種群比較健康,是黑頸鶴良好的棲息地。
黑頸鶴作為(wei) 青藏高原濕地鳥類的旗艦物種,是世界上唯一一種生存和繁衍於(yu) 高原的鶴類。為(wei) 全麵掌握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片區黑頸鶴及水鳥種類和數量,2019年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片區啟動了為(wei) 期5年的黑頸鶴等遷徙水鳥專(zhuan) 項調查。通過兩(liang) 年調查,初步掌握了青海片區黑頸鶴等遷徙水鳥種類、數量及分布格局,為(wei) 深入研究旗艦物種黑頸鶴繁殖策略、遷徙路線等情況奠定了紮實基礎。此次佩戴衛星跟蹤發射器和環誌的15隻黑頸鶴均為(wei) 幼鶴,佩戴衛星跟蹤器的15隻幼鶴遷徙路線將於(yu) 12月初揭曉。
據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省管理局相關(guan) 負責人介紹,開展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片區黑頸鶴衛星跟蹤及環誌研究將有助於(yu) 全麵了解這一區域黑頸鶴遷徙種群、繁殖策略等種群生態學情況,為(wei) 今後開展珍稀瀕危水鳥研究與(yu) 保護積累有益經驗,同時,為(wei) 進一步加快建設係統完備的科學研究體(ti) 係和專(zhuan) 業(ye) 規範的科研人才隊伍奠定了基礎。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片區首次黑頸鶴衛星跟蹤和環誌工作完成
調查結果表明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片區黑頸鶴種群比較健康,是黑頸鶴良好的棲息地。[詳細] -
柴達木盆地高原旱獺“談戀愛” 舉止親密呆萌可愛
近日,來自青海的攝影愛好者在長江源頭班德湖附近拍攝到一組高原旱獺“談戀愛”交配的照片,兩隻高原旱獺相互依偎在一起,舉止親密,並在同伴麵前“秀恩愛”,畫麵十分呆萌可愛。[詳細] -
滇金絲猴的“保鏢”們
其實,除了能有工資拿,在保護區工作的6個年頭裏,在翻山越嶺的巡山歲月裏,滇金絲猴已成為他的一個寄托。[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