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都市發展清潔能源工作:流水變“珍珠” 陽光成財富
從(cong) 邦達草原上空俯瞰藏東(dong) 首個(ge) 大型太陽能光伏電站——天暉八宿縣果紮種畜場20兆瓦並網光伏電站,隻見一片片光伏電池板整齊劃一,在陽光下熠熠生輝。
與(yu) 此同時,在金沙江上遊最大的水電站——葉巴灘水電站建設現場,數百名建設者同心協力,各司其職,正為(wei) 這個(ge) “十二五”“十三五”期間中央支持西藏經濟社會(hui) 發展的重大項目揮汗如雨。
無論是光伏電站,抑或是水電站,它們(men) 都是藏東(dong) 清潔能源基地的重要組成部分。近年來,昌都市不斷推進國家“西電東(dong) 送”接續基地和國家清潔能源基地建設,“三江”水電開發累計完成投資224.67億(yi) 元,11個(ge) 大型太陽能光伏電站項目建成投運,清潔電力正“點亮”藏東(dong) 大地。
清潔能源建設如火如荼
從(cong) 芒康縣城出發,記者一行沿國道318線,行駛至西藏芒康縣和四川巴塘縣交界處的蘇窪龍水電站。步入施工現場,卡車穿梭、塔吊林立,機器的轟鳴聲不絕於(yu) 耳,大壩基坑填築、廠房建設、機組安裝等項目正在緊張有序施工,一片繁忙景象。
蘇窪龍水電站是金沙江上遊幹流首座電站,裝機容量120萬(wan) 千瓦,年發電量54億(yi) 千瓦時。2015年11月5日,蘇窪龍水電站通過國家發改委批準立項;2017年8月,正式破土動工,目前已完成4號機組發電機層交麵。
“為(wei) 保障2021年首台機組順利發電,目前施工、監理、設計、業(ye) 主都保持24小時連續不間斷作業(ye) 狀態,整個(ge) 工程正順利推進。”華電金沙江上遊水電開發有限公司蘇窪龍分公司機電物資部主任杜洪斌說,作為(wei) 國家“西電東(dong) 送”接續能源基地的先導工程,蘇窪龍水電站最大壩高112米,計劃2022年全麵建成投產(chan) 。
據了解,昌都市“三江”水電開發共涉及規劃電站62座,規劃總裝機3746.29萬(wan) 千瓦,規劃總投資6388.7億(yi) 元。截至7月底,“三江”水電開發完成投資15億(yi) 元,占全年投資計劃的50%,全市發電量為(wei) 4.72億(yi) 千瓦時。
如果我們(men) 把視線轉向察雅縣煙多鎮幫嘎村,就會(hui) 發現,一個(ge) 利用太陽能點亮萬(wan) 家燈火的期盼已經實現。
2018年12月30日,昌都市察雅縣煙多20兆瓦並網光伏發電項目並網發電,2019年中期全容量並網。察雅縣聚能新能源有限公司常務副總經理楊鑫罡介紹說,按照火電煤耗320g計算,項目建設投運每年可節約標準煤約1.03萬(wan) ,減排2.25萬(wan) 噸二氧化碳;按照含硫率0.5%計算,不考慮脫硫,可減少排放202.5噸二氧化硫。
截至6月底,昌都市共有11個(ge) 大型太陽能光伏電站項目取得自治區發展改革委列入年度實施方案批複並建成投運,裝機規模為(wei) 23萬(wan) 千瓦,其中2020年新增光伏電力裝機為(wei) 17萬(wan) 千瓦。
科學有序開發清潔能源
昌都地處橫斷山脈,位於(yu) 藏青川滇交界的咽喉部位,怒江、瀾滄江、金沙江“三江”在康巴大地並流而過。水量大、水流急、天然落差大,水能資源理論儲(chu) 藏量達4000萬(wan) 千瓦以上,太陽能、風能蘊藏量達1000萬(wan) 千瓦以上,開發潛力十分巨大。
近年來,在國家的大力支持下,西藏不斷推動能源產(chan) 業(ye) 發展,綜合能源體(ti) 係建設進入“快車道”,以水電、光伏為(wei) 主的清潔能源產(chan) 業(ye) 初具規模。在此大背景下,昌都市按照自治區黨(dang) 委、政府的統一安排部署,加快“西電東(dong) 送”接續能源基地和國家清潔能源基地建設,不斷推進“三江”水電項目及光伏電站項目的開發建設,夯實經濟綠色高質量發展基礎。
今年5月初,借鑒相鄰省市清潔能源開發成功經驗,昌都建立了《2020年昌都市清潔能源產(chan) 業(ye) 專(zhuan) 項推進組工作台賬》,明確主要目標及工作任務、牽頭單位、責任人及完成時限,為(wei) 各項工作的開展指明了方向。
隨後,昌都市清潔能源產(chan) 業(ye) 專(zhuan) 項推進組分別於(yu) 5月14日和6月2日召開專(zhuan) 題會(hui) 議,先後審定《昌都市產(chan) 業(ye) 建設領導小組清潔能源產(chan) 業(ye) 專(zhuan) 項推進組2020年工作要點和職責分工》《昌都市產(chan) 業(ye) 建設領導小組清潔能源產(chan) 業(ye) 發展實施意見》和《昌都市產(chan) 業(ye) 建設領導小組清潔能源專(zhuan) 項推進組工作規則》。
與(yu) 此同時,昌都市正在開展全市“十四五”綜合能源發展實施方案編製工作;積極配合三峽集團西藏能源投資有限公司推進霞曲河流域水電規劃編製工作,以及金沙江和瀾滄江上遊2個(ge) 千萬(wan) 千瓦級水光互補清潔能源基地規劃編製工作,為(wei) 企業(ye) 提供基礎調研資料,為(wei) 下一步建設提供科學依據。
在各方共同努力下,目前在建蘇窪龍、葉巴灘、巴塘、拉哇電站工程正穩步推進,果多、覺巴、瓦托電站正常生產(chan) 發電。
此外,八宿縣果紮太陽能光伏電站、昌信光伏電站、中核英利光伏電站等11個(ge) 光伏電站建成投產(chan) ,昌都市實現了大型並網光伏電站從(cong) 無到有的突破,為(wei) 建成藏東(dong) 清潔能源基地提供了有力支撐。
共享綠色發展成果
自“十二五”以來,昌都市緊緊圍繞自用和外送兩(liang) 大目標,積極配合華電、華能、大唐等水電開發公司,做好“三江”流域水電資源開發,投資249億(yi) 元全麵推進“西電東(dong) 送”接續能源基地建設。
自用方麵,昌都以水電建設為(wei) 重點,以光伏電站建設為(wei) 輔助,同時加大國網建設,擴大電網覆蓋麵,努力提高農(nong) 牧區通電率,基本消除無電村。目前,全市主電網人口覆蓋率達到92%。
2019年12月31日,位於(yu) 瀾滄江一級支流金河河段上的金河瓦托水電站首台機組3號機組正式投產(chan) 發電,這是昌都市“十三五”期間首個(ge) 投產(chan) 發電的水電站。瓦托水電站的投產(chan) ,加固了區域電網網架結構,提高了供電可靠性,對昌都市民、工業(ye) 電力供應起到支撐作用。
在外送方麵,昌都爭(zheng) 取利用15到20年的時間,使水電裝機容量達1800萬(wan) 千瓦以上,建設成為(wei) “西電東(dong) 送”能源接續基地,將藏東(dong) 電力輸送到市場需求空間大、電價(jia) 承受能力高的東(dong) 中部地區。
清潔能源的開發利用,對輻射群眾(zhong) 的帶動效應也已初步顯現。2017年,蘇窪龍水電站移民搬遷戶達旺拿出21萬(wan) 拆遷補償(chang) 款和多年的積蓄,又向銀行貸款5萬(wan) 元,購買(mai) 了一輛二手雙橋貨車,參與(yu) 水電站的建設運輸工作。
“剛跑運輸的時候,2個(ge) 月就掙了6萬(wan) 多。雖然累,但是做夢都沒想到能掙到那麽(me) 多錢。”回想起第一次領到那麽(me) 多工錢,達旺仍掩飾不住內(nei) 心的喜悅。
伴隨建設的推進,各參建企業(ye) 也加快了“造福一方”的步伐。截至去年底,昌都市按流域開展扶貧幫扶的5家水電開發企業(ye) 共落實幫扶資金1500萬(wan) 元;投入資金2億(yi) 元,用於(yu) 改善公共基礎設施;引導群眾(zhong) 參工參建,實現增收6700餘(yu) 萬(wan) 元;通過技能培訓,帶動1284人轉移就業(ye) ,實現人均增收3500餘(yu) 元。
站在新的起點,昌都市將加快以水電為(wei) 主的綜合能源體(ti) 係建設,著力打造“西電東(dong) 送”接續能源基地和清潔能源強市,讓流水變“珍珠”,讓陽光成財富,讓藏東(dong) 大地天更藍、山更綠、水更清、環境更優(you) 美。(記者 周婷婷 胡榮國 紮巴旺青 陳誌強 劉金鵬 朱杉)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日喀則市築牢生態安全屏障持續厚植綠色底蘊
“十三五”以來,日喀則市大力推進國土綠化,全力推進城區綠化,不斷提升保護區管理水平,築牢生態安全屏障,生態文明建設取得良好成績,綠色底蘊更加濃厚,生態環境得到大力改善提升。[詳細] -
山南錯那縣勒門巴民族鄉生態鄉建設工作進展順利
整合全鄉護林員、巡邏員、聯防隊等力量,按照“人員不變,職責擴充”的原則,將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納入日常工作範圍。[詳細] -
拉薩市水利局確保安全度汛 每天三次巡河
拉薩市水利局進一步完善防汛預案、備足防汛物資儲備,堅持河湖長巡河湖製度,及時排查隱患、防患於未然,確保群眾生命財產安全。[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