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都市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綜述:千村萬戶展新顏
走進卡若·北京新村,眼前所見好似一幅山水田園畫。農(nong) 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有序推進,讓“人在畫中遊”的美好景象徐徐鋪展。
堅持“先易後難、先點後麵、示範引領、有序推進”的原則,近年來,昌都市把農(nong) 村人居環境整治作為(wei) “三農(nong) ”工作的重點,從(cong) 實施村莊清潔行動入手,以“村莊清潔”和“廁所革命”為(wei) 主攻方向,全麵開展農(nong) 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為(wei) 鄉(xiang) 村按下“美顏鍵”,讓千村萬(wan) 戶換了新顏。
源頭治汙,整治“頑疾”
“晴天塵土飛揚,雨天泥濘滿地,牲畜滿村跑,垃圾滿天飛……”,這曾是卡若區如意鄉(xiang) 達若村的真實寫(xie) 照,而眼下的達若村,卻讓人耳目一新。
踩著平坦的通村硬化路,走進卡若區如意鄉(xiang) 達若村,目光所及之處是一排排整齊劃一的藏式別墅,門前除了統一規劃的綠植種植區外,還放置了垃圾收集桶。“現在村子特別幹淨,簡直就像大山裏的城市小區。”81歲的老人次仁紮西樂(le) 嗬嗬地說。
從(cong) 村容村貌一度髒亂(luan) 差,到如今的生態宜居,達若村麵貌煥然一新。這是昌都市從(cong) 源頭治汙,大力整治環境“頑疾”的成效。
自農(nong) 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開展以來,昌都市以農(nong) 村生活垃圾、汙水治理等工作為(wei) 突破口,全力整治環境“頑疾”,並按照“村莊清潔行動”“四清兩(liang) 改”的要求,動員廣大農(nong) 牧民群眾(zhong) 自己動手,清理村莊周邊、道路兩(liang) 側(ce) 、房前屋後及庭院內(nei) 積存的垃圾和衛生死角,著力解決(jue) 村莊環境髒亂(luan) 差的問題。
4月28日,察雅縣發出《垃圾分類倡議書(shu) 》,號召廣大幹部群眾(zhong) 積極參與(yu) 垃圾分類,正確投放垃圾,為(wei) 保護我們(men) 居住的綠色家園而努力。
根據《昌都市關(guan) 於(yu) 開展農(nong) 村人居環境整治村莊清潔行動“3·28”戰役活動的通知》,八宿縣號召全縣14個(ge) 鄉(xiang) 鎮共計3500餘(yu) 名幹部群眾(zhong) 統一開展村莊清潔行動。共計清理各類生活垃圾31.21噸、清理村內(nei) 水塘38口、清理村內(nei) 秸稈亂(luan) 堆亂(luan) 放32處、清理畜禽養(yang) 殖糞汙等廢棄物20.65噸、清理衛生死角153處。
生活汙水也一直是影響農(nong) 村環境的重要因素,昌都市堅持一村一策,分階段、分梯次推進農(nong) 村生活汙水治理。
對於(yu) 人口密集、汙水排放相對集中的村莊,鼓勵采用集中處理的方式進行處理;對於(yu) 城市、縣城和鄉(xiang) 鎮近郊的村莊,生活汙水就近納入城市、縣城和鄉(xiang) 鎮汙水收集管網,進行集中統一處理。
循序漸進,落實廁改
自從(cong) 洛隆縣碩督鎮紮果村村民曲紮家的廁所從(cong) “一個(ge) 桶搭兩(liang) 塊板”升級成蹲式衝(chong) 水馬桶後,他的孫子就不再拒絕從(cong) 縣城回村裏過寒暑假了。
“以前上廁所,夏天臭烘烘,蒼蠅到處飛,冬天冷颼颼,凍得人蹲不住。現在改成蹲式衝(chong) 水馬桶後,不僅(jin) 幹淨衛生,蚊蟲少,冬天也不怕凍了。”曲紮樂(le) 得合不攏嘴。
在昌都農(nong) 村,像曲紮家這樣,幹淨的衝(chong) 水馬桶取代刺鼻的糞坑日益普遍。全市農(nong) 村“廁所革命”的成效不斷顯現。
“廁所雖小,誰也離不了。廁所是鄉(xiang) 村重要的文明窗口,在城鄉(xiang) 差距日益縮小的當下,城鄉(xiang) 之‘別’,一定程度反映在廁所上。”市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局黨(dang) 組副書(shu) 記楊振林說。
近年來,昌都市結合綠色發展理念,穩步推進農(nong) 村“廁所革命”,按照群眾(zhong) 接受、經濟適用、維護方便、不汙染環境的要求,圍繞滿足不汙染地表水和地下水、能過冬、價(jia) 格低、使用方便、群眾(zhong) 滿意5個(ge) 條件,指導各縣(區)在城區周邊村、城鄉(xiang) 結合部、基本具備條件的村、水源地保護範圍內(nei) 村莊,因地製宜選擇改廁模式,並鼓勵和引導農(nong) 牧區新建住房配套建設無害化衛生廁所,取得了明顯成效。
截至目前,全市累計完成農(nong) 村衛生戶廁改造25135戶,衛生戶廁普及率達21.2%,預計到2020年底全市農(nong) 牧區衛生戶廁普及率達31.6%。
小廁所關(guan) 乎大民生。昌都市還積極推動廁所糞汙和生活汙水同時治理。鼓勵缺水地區的村莊選擇糞尿分集式生態衛生旱廁;在城鎮汙水管網可延伸覆蓋到的村莊,以及在基礎好、有條件的城鎮周邊村莊,鼓勵推廣衝(chong) 水式廁所,配建汙水管道,統一納入城鎮汙水管網,推進廁所糞汙與(yu) 生活汙水共同治理。
因地製宜,村莊“蝶變”
出昌都市區,驅車沿214國道一路向南,至年拉山腳下,一個(ge) 群山環繞、碧水相依、綠樹成蔭、瓜果飄香、村美民富的美麗(li) 小鎮吉塘便展現在眼前。
南北發展軸線,產(chan) 城相應,綠景交織;便民網點、康體(ti) 中心、學校醫院均集聚於(yu) 此。這個(ge) 集康養(yang) 、旅遊、觀光、休閑功能於(yu) 一體(ti) 的特色小鎮,正憑著良好的自然和人文環境,吸引著人們(men) 前來。
楊振林告訴記者:“推進村容村貌提升,最突出的一個(ge) 特點就是充分利用現有資源,在保持村落本色的同時,使每個(ge) 村都富有靈氣,充滿活力。”
為(wei) 此,昌都市以村為(wei) 單位,根據政府組織領導、村(居)委會(hui) 發揮主體(ti) 作用、技術單位指導的村莊規劃編製機製,邀請規劃專(zhuan) 家組織修編完善村莊規劃,對重點村具體(ti) 指導編製,深度挖掘村莊自然秉賦、人文曆史、產(chan) 業(ye) 特色,打造個(ge) 性鮮明、極具特色的鄉(xiang) 村。全市編製多規合一實用性規劃的村莊35個(ge) ,編製村莊基礎設施或產(chan) 業(ye) 建設等專(zhuan) 項規劃的村莊128個(ge) ,基本實現人畜分離的村莊81個(ge) 。
昌都市還以卡若區被確定為(wei) 自治區農(nong) 牧區人居環境整治示範縣(區)為(wei) 契機,結合卡若區實際情況,積極探索農(nong) 村人居環境整治新模式。
同時,卡若區還自籌資金,對卡若鎮左巴村、妥壩鄉(xiang) 格日村和洽渠村等村進行人居環境整治,並以整治試點村為(wei) 基礎,吸納周邊群眾(zhong) 參與(yu) 建設,提高收入水平,讓群眾(zhong) 在共建共治中自我提升,激發周邊村莊自覺維護村內(nei) 環境衛生的意識。
“農(nong) 村人居環境整治不可能一蹴而就,我們(men) 要久久為(wei) 功、善做善成,奮力譜寫(xie) 新時代鄉(xiang) 村振興(xing) 新篇章。”楊振林說。
隨著農(nong) 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的逐步推動,一批批宜居宜業(ye) 宜遊的美麗(li) 鄉(xiang) 村將不斷破繭成蝶,扮靚藏東(dong) 大地。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拉薩市推進生態宜居美麗鄉村建設 九成以上成為自治區級生態村
為切實改善拉薩市農村人居環境,加快補齊農村人居環境突出短板,推進生態宜居鄉村建設。[詳細] -
林周縣黑頸鶴自然保護區保護與管理工作走筆:鶴舞高原景常在
林周縣林業和草原局每年聘用9名黑頸鶴自然保護區巡護人員,3名野生動物監測員(屬護林員)對林周縣黑頸鶴、斑頭雁、赤麻鴨等野生動物進行監測和巡邏。[詳細] -
四川稻城:“三效合一”讓草原濕地變“金山銀山”
9月9日,四川稻城縣金珠濕地公園一望無際的格桑花海姹紫嫣紅,過往車輛和遊客們紛紛下車,走進濕地公園用手機直播和拍照留念。[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