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生態

齊心協力引領新風尚

央金 發布時間:2020-09-16 09:48:00來源: 西藏日報

  為(wei) 進一步改善拉薩市生活垃圾治理模式,不斷提高城市生活垃圾“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處理水平,近年來,拉薩市不斷加大垃圾分類工作力度,循序漸進穩步推進垃圾分類各項工作,通過創新宣傳(chuan) 教育促進垃圾分類投放、收運和處置的良性循環,通過教育引導使垃圾分類成為(wei) 了城鎮居民的生活新風尚。

  以綠色發展 引領健康生活

  今年9歲的諾宗是拉薩市第一小學的學生,諾宗和家人們(men) 積極響應垃圾分類工作的號召,一家人會(hui) 定期將家裏的垃圾分類後送往回收點,家裏用的洗潔精、毛巾、濕紙巾等生活用品基本上都是通過回收垃圾兌(dui) 換回來的。

  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垃圾數量日益增多,對生態環境造成的影響越來越大,如果不及時開展垃圾分類工作,將會(hui) 增加垃圾的後續處理難度。垃圾處理效果不理想會(hui) 對空氣、水質和土壤造成嚴(yan) 重汙染,不僅(jin) 會(hui) 影響環境,還會(hui) 危害人體(ti) 健康。開展垃圾分類能有效推動社會(hui) 整體(ti) 和個(ge) 人文明進步,教育引導廣大群眾(zhong) 履行保護環境責任,達到節約原生資源、改善環境質量、帶動綠色發展、引領綠色生活的目的。

  近年來,拉薩市嚴(yan) 格按照國務院《生活垃圾分類製度實施方案》的部署和自治區黨(dang) 委、政府,拉薩市委、市政府關(guan) 於(yu) 垃圾分類工作的要求,根據全國46個(ge) 重點城市生活垃圾分類推進會(hui) 議精神,多措並舉(ju) 穩步推進生活垃圾分類工作,全麵提升垃圾分類水平和無害化處理能力,垃圾分類投放漸成風氣,初見成效。據了解,目前,拉薩市垃圾分類處理體(ti) 係、分類運輸體(ti) 係、標準規範體(ti) 係正在逐步建立和完善;垃圾收運、處理體(ti) 係已基本完備,焚燒發電廠、填埋場、轉運站運行正常。今年上半年,垃圾焚燒率達80.1%;餐廚垃圾處理廠土建工程已完成95%,設備已全部到場。委托有資質的專(zhuan) 業(ye) 公司規範收集有害垃圾,並運至西藏自治區危廢處置中心進行無害化處置;定期定區域統計城區範圍內(nei) 可回收物(塑料、紙類、易拉罐等)回收量,切實提高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

  全方位覆蓋 引導全社會(hui) 參與(yu)

  全麵推行垃圾分類,事關(guan) 人民生活環境、事關(guan) 綠色可持續發展,需要全社會(hui) 共同努力。近日,拉薩市城關(guan) 區環境衛生保護局的工作人員對轄區內(nei) 348個(ge) 小區開展了垃圾分類收集設施投放工作,采取小區物業(ye) 牽頭管理、業(ye) 主積極參與(yu) 的方式,積極培養(yang) 居民精準分類、準確投放的良好習(xi) 慣,切實減少垃圾產(chan) 生量,提升垃圾資源利用率,使垃圾分類工作在全方位覆蓋、全社會(hui) 參與(yu) 上取得新突破、新進展。

  為(wei) 穩步推進垃圾分類工作的實施,增加居住小區垃圾分類收集設施投放覆蓋率,提高居民小區物業(ye) 和居民的參與(yu) 率、積極性,政府采購了14000個(ge) 分類垃圾桶,在統一規格、顏色和標識的前提下免費提供給各小區使用。截至目前,城關(guan) 區共有120餘(yu) 個(ge) 小區完成了垃圾分類箱的設置;已投放四分類果皮箱700餘(yu) 個(ge) ,三分類垃圾分類箱400餘(yu) 個(ge) ,改造垃圾箱300餘(yu) 個(ge) 。

  “近年來,自治區、拉薩市、城關(guan) 區三級黨(dang) 委和政府高度重視環境保護工作,積極整合、加大各類環保專(zhuan) 項資金,花大力氣在環境保護上下功夫、投資金。下一步,我們(men) 將加大宣傳(chuan) 力度,進一步提升居民垃圾分類的知曉率和參與(yu) 率。希望廣大市民群眾(zhong) 愛護好我們(men) 已經投放的垃圾分類設施設備。”城關(guan) 區環境衛生保護局黨(dang) 支部書(shu) 記、局長米瑪次仁說。據了解,拉薩市已完成348個(ge) 居民小區垃圾分類收集設施的投放工作,計劃實現城區範圍內(nei) 居住小區生活垃圾分類投放設施覆蓋率達到92%。下一步,將繼續加大垃圾分類的宣傳(chuan) 力度,不斷提升市民群眾(zhong) 垃圾分類意識,切實從(cong) 家庭源頭上做好生活垃圾的分類投放。

  實施垃圾分類 構建美好生活

  “這次暑假我回奶奶家,發現堆龍德慶區乃瓊鎮的各個(ge) 地方都特別幹淨,很多地方都端端正正地擺著藍色、灰色等顏色各異的垃圾桶,垃圾桶上清楚地標注著‘可回收垃圾’‘其它垃圾’的標識。”11歲的羅布小朋友笑著說。

  據了解,2019年年底,堆龍德慶區積極探索垃圾源頭減量化,提高生活垃圾分類標準率,因地製宜在四分類標準模式中增加了灰土垃圾。組織實施設置堆龍德慶區公共機構、上三鎮共201處生活垃圾分類集中暫存區,配備環衛保潔車和村(居)四桶收集車230輛,其它垃圾收集車3輛和9T轉運車1輛。堆龍德慶區公共機構配備辦公室分類垃圾桶3000個(ge) ,樓道垃圾桶500個(ge) ,社區居民家庭垃圾桶4000個(ge) ,村(居)家庭垃圾桶1.2萬(wan) 套。設置可利用回收物品智能兌(dui) 換智能桶站20台,實現堆龍德慶區90%公共機構和65%的行政村開展生活垃圾分類工作,覆蓋85個(ge) 黨(dang) 政機關(guan) 、40家學校、8家醫院和17家寺廟,其中上三鎮黨(dang) 政機關(guan) 和各類機構實現了全覆蓋。

  下一步,堆龍德慶區將繼續在“下三街”地區開展生活垃圾分類體(ti) 係的建設布局,委托堆龍德慶區淨土公司采購電動三輪車、其它垃圾轉運車、智能回收桶站、廚餘(yu) 垃圾轉運車。計劃到2020年底,實現初步建成堆龍德慶區分類投放、分類收集、分類轉運、分類處理體(ti) 係;建成區級環保站,實現生活垃圾分類宣教、再生資源分揀、大件垃圾處置、有害垃圾暫存、廚餘(yu) 垃圾就地處理、其它垃圾轉運、環衛停車管理七大中心功能;啟動環衛信息化管理係統建設、堆龍德慶區環境衛生考核辦法試運行。到2021年底,形成可複製、可推廣的生活垃圾分類模式,達到生活垃圾分類和全域旅遊無垃圾示範區標準的工作目標。

  屆時,將啟動環衛信息化管理平台的建設,實現環衛工作的信息化管理和動態監測,最終通過“跨越式”發展追趕內(nei) 地發達省市。

(責編: 賈春玲)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