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亞東縣發展特色養殖不忘守牢生態底本
亞(ya) 東(dong) 鮭魚生態養(yang) 殖基地一角 記者陳曦 攝
攜著高原的陽光,唱著歡快的曲調,瑪曲河從(cong) 遠處的雪山奔騰而來。山環水抱間,一座現代化的產(chan) 業(ye) 園在藍天白雲(yun) 下格外醒目,這便是位於(yu) 日喀則市亞(ya) 東(dong) 縣上亞(ya) 東(dong) 鄉(xiang) 亞(ya) 東(dong) 生態產(chan) 業(ye) 園內(nei) 的鮭魚養(yang) 殖場。
“亞(ya) 東(dong) 鮭魚非常嬌貴,一般環境根本無法生長。”說起亞(ya) 東(dong) 鮭魚,養(yang) 殖場負責人——西藏高峰生態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貢布本來一直靦腆的臉上,突然增加了亮色。他告訴記者,這種魚在攝氏八、九度最適合生長,且隻能在無汙染的山間活水中才能生長。鮭魚生長周期很長,從(cong) 魚苗到成魚,一般需要三年半時間。“我們(men) 這裏具備這些得天獨厚的優(you) 勢,所以最適合養(yang) 殖亞(ya) 東(dong) 鮭魚。”
2015年,亞(ya) 東(dong) 縣政府與(yu) 上海海洋大學合作成立了亞(ya) 東(dong) 鮭魚產(chan) 學研基地。基地成立以來,上海海洋大學經常選派專(zhuan) 家前往亞(ya) 東(dong) 縣,進行亞(ya) 東(dong) 鮭魚人工繁育技術研發與(yu) 人員培訓,有效解決(jue) 了亞(ya) 東(dong) 鮭魚在規模化、產(chan) 業(ye) 化發展中遇到的難題。2017年,亞(ya) 東(dong) 生態產(chan) 業(ye) 園開始建設,鮭魚養(yang) 殖場於(yu) 今年1月正式投入運營。
行走在產(chan) 業(ye) 園區,偌大的露天養(yang) 殖池內(nei) ,歡騰遊弋的魚兒(er) ,引起圍觀者一陣陣驚呼。在貢布的帶領下,記者參觀了養(yang) 殖場的幼苗孵化區、成魚養(yang) 殖區。與(yu) 露天養(yang) 殖池不同,幼苗孵化區、成魚養(yang) 殖區全部在室內(nei) ,而且不見一處水池。幼苗孵化區內(nei) ,是一排排高高大大的藍色圓形塑料筒,貢布說這是馴池,專(zhuan) 門孵化育苗的。而成魚區則是更大更高的圓形金屬筒,需爬上樓梯才能看到筒內(nei) 的情況。“這叫鋼板倉(cang) ,專(zhuan) 門養(yang) 成魚的,每一座倉(cang) 可養(yang) 3000條魚。”
科技、生態,是養(yang) 殖場處處提醒記者的字眼。在養(yang) 殖場一角,幾口互相隔離又互相串聯且噴著水花的水池引起了記者的注意。貢布看出了記者的好奇,主動介紹道說這是淨水係統。他告訴記者,水從(cong) 沒有汙染的瑪曲河引進後,首先要沉澱排沙,然後引入生物池,加填充料進行淨化,再進行增氧提高溶氧量,最後通過紫外燈消毒後才能用於(yu) 養(yang) 殖。
“育苗孵化必須是雪山下來的泉水。”貢布說話間發現了記者的疑慮。他不服氣地甩開前來問事的工作人員,把記者拉到養(yang) 殖場後麵,指著遠處的山腰:“看見沒有,那裏,還有那裏,是不是山泉?我們(men) 在下麵建有水池,然後再引進養(yang) 殖場的。”記者抬眼望去,幾股白花花的激流,在遠處翠綠的天地間,畫出蒼勁有力的筆道。
據了解,不僅(jin) 進水如此,出水也非常嚴(yan) 格。養(yang) 殖場每天有5%的池水要排除,而這些水也是經過嚴(yan) 格的沉澱處理後才排出去的。“西藏發展的底牌就是良好的生態,發展經濟必須保護好我們(men) 的環境,守牢我們(men) 的生態底本。沒有綠水青山,哪來金山銀山,哈哈哈......”
離開養(yang) 殖場,夕陽給大地塗上一抹金色。記者腦海裏始終浮現著貢布那張黧黑而謙遜的臉,還有那自信而真誠的笑聲。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西藏3處!全國首批國家草原自然公園試點建設名單公布
近日,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公布了內蒙古自治區敕勒川等39處全國首批國家草原自然公園試點建設名單。[詳細] -
補綠植 護山體
近年來,拉薩市自覺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不斷加大環境保護力度,全麵啟動“綠色圍城”工程,城市環境質量不斷改善,拉薩市周邊及山體造林綠化成效顯著。[詳細] -
“綠哈達”西藏10年植綠1.5萬餘畝 共建青藏生態經濟體
13日,由中華環境保護基金會及聯合利華力士品牌聯合發起的“力士·綠哈達行動”第十年來到西藏,在“雪域江南”林芝開展公益植草活動。[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