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生態

青海濕地麵積躍居全國首位 三江源頭重現千湖美景

孫睿 發布時間:2020-09-21 10:17:00來源: 中新社

  “青海濕地麵積躍居全國首位,三江源頭重現千湖美景,水源涵養(yang) 量年均增幅達6%以上,生態係統服務功能穩定向好。”青海省生態環境廳黨(dang) 組書(shu) 記、廳長湯宛峰19日在三江源生態環境保護與(yu) 可持續發展研討會(hui) 上表示。

  青海省是長江、黃河、瀾滄江發源地,素有“中華水塔”美譽。此外,青海省東(dong) 北部還有中國內(nei) 陸最大鹹水湖青海湖,北部祁連山亦是重要水源涵養(yang) 區。

  湯宛峰介紹,青海地處地球第三極,生態地位獨特而重要,被譽為(wei) “三江之源”和“中華水塔”,是北半球氣候敏感啟動區、全球生態係統調節穩定器和高寒生物自然物種資源庫。

  涵養(yang) 中華文明的長江、黃河、瀾滄江從(cong) 源頭冰川雪山飛流直下,每年向下遊輸送620多億(yi) 立方米的源頭優(you) 質清潔水。青海有著世界上麵積最大的高原濕地、高寒草原、森林灌叢(cong) 等生態係統,藍綠空間占比超過70%,生態資源服務價(jia) 值巨大,是中國重要的生態安全屏障。

  “近年來,我們(men) 實行生態保護、生態建設、生態治理‘三管齊下’,統籌山水林田湖草係統治理,在三江源、祁連山雙國家公園體(ti) 製試點的基礎上全力推進國家公園示範省建設,持續實施三江源、青海湖、祁連山等重大生態保護建設工程,使全省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湯宛峰說,同時,長江、瀾滄江幹流水質穩定在Ⅰ類,黃河幹流水質穩定在Ⅱ類以上,湟水河出省斷麵Ⅳ類水質達標率100%,青海作為(wei) 國家重要生態安全屏障愈築愈牢。

  湯宛峰表示,今年,將繼續按照“一河一策”的思路持續推進境內(nei) 長江、黃河水生態保護修複治理,使“江河清、青海藍、山川美”成為(wei) 大美青海永久靚麗(li) 名片。

(責編: 賈春玲)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