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生態

守護綠水青山的“森林公安”

王湘琳 發布時間:2020-09-23 08:53:00來源: 青海日報


攝影:王湘琳

  8月28日,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門源回族自治縣轄區的祁連山國家公園一片蒼翠,在大西溝林區,一隻碩大的長耳鴞撲棱著直插天空,孔慶元對眼前的景象司空見慣。

  腳下,東(dong) 西長90公裏,南北寬60公裏的原始森林,是他所帶領的浩門森林公安派出所9位幹警每天都要抵達的“戰場”。當天,記者跟著他們(men) 一起巡山。

  “都跟緊點,到下個(ge) 山頭我們(men) 吃午飯。”說話間,孔慶元看了眼手中提著的饃,塑料袋上一層透明的水珠,晶瑩發亮。

  站在山上,寒風刺骨,伸出手拍張照片,短短二十幾秒,手就被凍得發麻。

  孔慶元用手中的木棍,劈開擋在前麵的藤蔓。山上沒有路,但山裏的獵人不這麽(me) 認為(wei) ,“哪裏有岩羊,哪裏有沙狐,他們(men) 心裏都很清楚。”孔慶元巡山的目的就是要察看是否有非法狩獵的人和需要救助的野生動物。

  浩門森林公安派出所下轄10個(ge) 鄉(xiang) 鎮、91個(ge) 行政村,管轄272.64萬(wan) 畝(mu) 林地麵積的森林資源。他們(men) 常年堅守在林區的大山深處,戰鬥在崇山峻嶺之間,森林裏的每一棵樹每增加一圈年輪,都記錄著森林公安一圈又一圈的巡護。

  在山間一塊凸出來的岩石上,5位幹警吃起了午飯,林間的山泉水對他們(men) 來說是最解渴的。“現在林區的年輕人都搬到了城裏,有的村也就一兩(liang) 位老人在,我們(men) 這裏是真正的地廣人稀。”民警李文基邊說邊撕了塊手中的饃,塞進嘴裏。

  得益於(yu) 近些年來不斷加大的生態保護力度,浩門森林公安派出所的工作重點也從(cong) 前些年的非法開礦,侵占林地,變成了現在的野生動物保護。分布在野外的紅外相機不僅(jin) 拍攝到了雪豹,還拍攝到了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麝、金雕,國家二級保護動物馬鹿、棕熊等616種。

  “發現的動物越來越多,說明林區整個(ge) 食物鏈已經完整了。”李文基提起自己的工作總是充滿了自豪:“以前很遙遠的事情,如今都變成了現實。”

  正是在森林公安保護下,森林免受砍伐的厄運,免受火燒的摧殘,鬱鬱蔥蔥。

  森林公安民警馬浩說:“每次救助放生野生動物,都會(hui) 增加一份對生命的敬畏。保護野生動物就是保護我們(men) 人類自己。”正是懷著這份敬畏之心,門源的每一寸林地,都留有森林公安巡護的足跡,茫茫林海的每一個(ge) 生靈都被溫柔以待。

  “有時我們(men) 從(cong) 天黑就不間斷地在山上巡查,邊走邊看,隨時觀察路邊和樹林裏的情況。巡查不算什麽(me) 辛苦的工作,真正最難熬的是深夜零下20攝氏度的氣溫,穿多厚的衣服都抗不過冬夜的大風。”作為(wei) 森林公安,打擊破壞森林和野生動植物資源的違法犯罪活動,保護森林動植物安全是孔慶元永恒的誓言。

  這次巡山僅(jin) 僅(jin) 是他們(men) 工作的縮影,類似這樣的活動已常態化,他們(men) 對林區的熱愛和對保護森林資源的執著,使綠色成為(wei) 門源最靚麗(li) 、最厚重的底色。

  在孔慶元的帶領下,派出所的幹警們(men) 也變成了一隻特別能戰鬥的隊伍,他們(men) 用實際行動守護著腳下的綠水青山。

(責編: 賈春玲)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