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魯克湖—托素湖自然保護區開展生物多樣性監測
記者從(cong) 可魯克湖—托素湖自然保護區服務中心了解到,近日,在青海省林草局國家公園科研監測評估中心、青海師範大學地理科學學院專(zhuan) 家和青海多美生態環保科技有限公司動植物監測團隊的專(zhuan) 業(ye) 指導下,開展了為(wei) 期15天的濕地野生動植物實地科研監測工作。該項工作為(wei) 可魯克湖—托素湖濕地的管護以及生態保育提供科學的決(jue) 策依據。
監測現場,工作人員在可魯克湖—托素湖省級自然保護區沿線設置的1處草本和2處灌叢(cong) 選取了23個(ge) 樣地開展自然環境要素監測,測定3個(ge) 土壤層土壤的理化指標,設置3條水鳥監測樣線( 27個(ge) 觀測點),放置紅外相機40台,開展鳥類、獸(shou) 類、兩(liang) 棲類及爬行類的調查與(yu) 監測,全麵監測保護區內(nei) 動植物的種類、數量組成、成分分析、植被分類係統、外來物種入侵情況等,全麵、準確、及時地掌握了保護區內(nei) 野生動植物資源的動態變化,並分析變化的原因,為(wei) 科學保護、持續利用、科學管理濕地內(nei) 野生動植物資源提供了翔實依據。
在專(zhuan) 業(ye) 技術人員的精心指導下,保護區服務中心的業(ye) 務人員及管護員科學掌握了監測工作的監測方法、要點和注意事項,學習(xi) 了野生動植物的種類、特征、辨認方法等。通過專(zhuan) 家的現場指導,保護區服務中心在科研監測方麵取得了新進展,監測水平進一步提升,同時也與(yu) 專(zhuan) 業(ye) 監測團隊建立了良好的合作關(guan) 係,將為(wei) 今後開展研究濕地動植物保護、濕地生態係統恢複等提供科學技術保障。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中國夢·黃河情——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網絡主題活動走進青海
據了解,“中國夢·黃河情——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網絡主題活動青海段采訪為期三天,由青海省委網信辦牽頭開展。[詳細] -
西藏首次發現白灰蝶,生態係統多樣性持續向好
日前,“第二次青藏高原科學考察研究子課題其他主要傳粉昆蟲科考分隊”在西藏察隅縣察瓦龍鄉采集、拍攝到一種西藏沒有記錄的蝴蝶,經過國內著名蝶類專家鑒定為灰蝶科白灰蝶屬的蝶類。[詳細] -
【中國夢 黃河情】高山紅柳編製成沙障 若爾蓋草原沙地“添新綠”
走進四川省阿壩州若爾蓋縣轄曼鎮西倉村治沙點,山坡上巨大的“棋盤”格外醒目。縣林草局生態修複股助理工程師塗勝介紹,這是用於治理草原沙化的高山柳沙障。[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