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青藏高原成為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美麗家園
生態文明建設是關(guan) 係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根本大計,青藏高原是我國重要的生態安全屏障。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談會(hui) 上指出,“保護好青藏高原生態就是對中華民族生存和發展的最大貢獻”,強調要“把青藏高原打造成為(wei) 全國乃至國際生態文明高地”。9月22日召開的青海省委涉藏工作會(hui) 議,深入學習(xi) 貫徹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談會(hui) 上關(guan) 於(yu) “必須堅持生態保護第一”的重要指示,堅持對黨(dang) 和人民事業(ye) 長遠發展負責任的態度,更加堅定地把生態文明建設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立誌用青海作為(wei) 展現青海擔當、青海智慧、青海貢獻。
青海是“三江之源”“中華水塔”,地處“地球第三極”核心地區。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十分重視青海的生態文明建設,在視察青海時提出了“四個(ge) 紮紮實實”重大要求,為(wei) 青海推進生態文明建設提供了重要遵循。中央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談會(hui) 以來,在黨(dang) 中央的堅強領導下,全省涉藏州縣生態保護力度之強前所未有,國家生態安全屏障愈加堅固、生態保護製度舉(ju) 措得到改革創新、生態環境監管能力顯著增強、堅決(jue) 打贏汙染防治攻堅戰取得佳績,青海省環境質量得到改善,生態指標不斷向好,交出了一份亮眼的綠色答卷。
為(wei) 落實好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談會(hui) 上的重要講話要求,青海省將研究出台《貫徹習(xi) 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把青藏高原打造成為(wei) 全國乃至國際生態文明高地青海行動方案》,著力將青藏高原打造成為(wei) 生態安全屏障、綠色發展、國家公園示範省、人與(yu) 自然生命共同體(ti) 、生態文明製度創新、山水林田湖草沙綜合治理、生物多樣性保護的新高地。新目標引領新行動,我們(men) 要更加努力實施好重點生態工程,恢複和強化區域生態功能,堅決(jue) 築牢國家生態安全屏障;更加努力深入推進供給側(ce) 結構性改革,構建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經濟體(ti) 係;更加努力構建國家公園標準規範體(ti) 係和提升自然保護地科學管理水平,使之成為(wei) 生態文明和美麗(li) 中國的重要展示窗口;更加努力加快推動生態治理體(ti) 係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促進生態保護和民生改善相結合,形成共建良好生態、共享美好生活的長效機製;更加努力踐行山水林田湖草沙綜合治理觀,全麵完成木裏礦區以及祁連山南麓青海片區生態環境整治修複任務,以實際行動向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黨(dang) 中央和全省各族人民交上滿意答卷;更加積極參與(yu) 青藏高原科學考察,為(wei) 地球第三極生物多樣性保護積累經驗。
青海最大的價(jia) 值在生態,最大的責任在生態,最大的潛力也在生態。我們(men) 要堅持對曆史負責、對人民負責、對世界負責的態度,守護好青藏高原的生靈草木、萬(wan) 水千山,守護好世界上最後一方淨土,讓青藏高原成為(wei) 人與(yu) 自然和諧相處的美麗(li) 家園。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未來,青海清潔能源大有可為
近年來,青海積極引導電源合理布局,有序推進省內水電、太陽能發電、風電等清潔能源大規模開發,實現了清潔能源的可持續發展。[詳細] -
西藏山南:生態搬遷點迎來蘋果豐收
9月23日,來自雙湖縣措折強瑪鄉才瑪榮村的搬遷群眾嘎瑪在采摘蘋果。[詳細] -
可魯克湖—托素湖自然保護區開展生物多樣性監測
近日,在青海省林草局國家公園科研監測評估中心、青海師範大學地理科學學院專家和青海多美生態環保科技有限公司動植物監測團隊的專業指導下,開展了為期15天的濕地野生動植物實地科研監測工作。[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