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祁連山區“五個生態保護修複試點示範區”初具雛形
青海省生態環境廳相關(guan) 負責人5日接受中新社記者采訪時表示,通過青海祁連山山水林田湖生態保護修複試點項目的實施,該區域重點打造的“五個(ge) 生態保護修複試點示範區”初具雛形。
祁連山是中國西部重要的生態安全屏障和水源產(chan) 流地,為(wei) 黃河流域重要水源產(chan) 流地,地貌涵蓋高山、冰川、森林、草原等,是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優(you) 先區域、世界高寒種質資源庫和野生動物遷徙的重要廊道,被譽為(wei) “中國濕島”。
青海省生態環境廳水生態環境處副處長張軍(jun) 介紹,青海祁連山區山水林田湖生態保護修複試點項目為(wei) 中國“山水林田湖生態保護修複試點項目”先期啟動的五個(ge) 試點之一,試點項目實施範圍為(wei) 59975.46平方公裏。其中“五個(ge) 生態保護修複試點示範區”為(wei) 祁連縣黑河流域為(wei) 主的生態功能提升與(yu) 旅遊協調發展的示範;門源縣水生態保護與(yu) 農(nong) 業(ye) 協調發展的示範;剛察縣沙柳河“水—魚—鳥—草”共生生態係統構建的示範;生活垃圾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處置和高溫熱解處理裝置建設的示範;生態保護紅線勘界定標的先行示範。
“截至目前,剛察縣沙柳河‘水—魚—鳥—草’共生生態係統構建的示範勢頭較好,初步構建沙柳河‘魚鳥水草和諧共生生命共同體(ti) ’,保證了生物多樣性的和諧共處,為(wei) 剛察縣生態旅遊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同時城鄉(xiang) 生活垃圾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處置和高溫熱解處理裝置建設的試驗區和示範區順利推進,補齊了青海祁連山區農(nong) 村生活垃圾處理的短板,為(wei) 國家出台垃圾熱解處理裝置排放控製標準提供數據支撐。”張軍(jun) 說。
張軍(jun) 指出,青海省祁連山地區還通過完善生態環境綜合監測網絡,建成以高分遙感數據一站式應用平台的遙感數據自動化收集處理係統及以無人機為(wei) 主的空地遙感監測能力,實現了祁連山地區森林生態係統的全要素監測,完善了草地、生物多樣性等專(zhuan) 項生態要素監測能力,遙感監測與(yu) 地麵監測的結合度更加緊實,生態環境監測數據的實時傳(chuan) 輸、共享、分析與(yu) 展示,使該區域生態環境監測及評估工作更加完整、準確、可靠。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西藏自治區旅遊廁所管理辦法(試行)》出台
此次《辦法》的出台,意味著旅遊部門向加強健全旅遊廁所管理長效機製邁出嶄新一步。[詳細] -
拉薩河周邊的村莊愈加重視環境整治和生態保護
林周縣甘曲鎮江角村,位於拉薩河上遊,藏語中被稱為“渾然天成之地”。桑布說,剛開始巡河,河邊的生活垃圾挺多,還有村民向河道內傾倒垃圾。[詳細] -
【為西藏小康加油】築牢油品質量關 守護高原環境關
為了進一步提升油品檢驗能力,豐富檢驗方法和手段,質量計量化驗中心研發推廣了《甲醇快速檢測法》等檢驗方法。[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