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片區逐步形成“129”工作格局
通過三年多的試點實踐,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片區綜合管護能力顯著增強,體(ti) 製機製進一步健全,基礎服務設施不斷完善,國家公園製度化、信息化、體(ti) 係化建設紮實推進,逐步形成了建立一套機構、推行綜合執法和“村兩(liang) 委+”兩(liang) 項工作機製、構建九大支撐體(ti) 係的“129”工作格局。
祁連山國家公園是全國三個(ge) 跨省區國家公園試點之一,也是青海繼三江源國家公園體(ti) 製試點之後啟動的第二個(ge) 國家公園體(ti) 製試點。試點以來,青海省委省政府堅決(jue) 貫徹黨(dang) 中央國務院關(guan) 於(yu) 建立國家公園體(ti) 製的總體(ti) 部署,高位推動落實祁連山國家公園體(ti) 製試點工作,成立了由省委書(shu) 記、省長任“雙組長”的祁連山國家公園體(ti) 製試點工作領導小組,印發實施了《祁連山國家公園體(ti) 製試點(青海片區)實施方案》,明確了33項試點任務,通過強化組織領導、加強資金保障、完善體(ti) 製機製等舉(ju) 措,不斷深化體(ti) 製試點工作成效。同時,為(wei) 強化試點任務責任落實,省委督查室、省政府督查室牽頭成立“雙督查組”,對試點工作落實情況進行跟蹤督查,加快推動完成各項試點任務。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青海湖流域沙化土地綜合治理技術集成示範
7日,記者從青海省科技廳獲悉,日前,青海省科學技術廳組織專家對青海大學農林科學院承擔的“青海湖流域沙化土地綜合治理技術集成示範”項目進行了成果評價。[詳細] -
監測指中國內陸最大鹹水湖青海湖土壤侵蝕同比趨弱
青海省水土保持中心專家表示,上述監測報告為青海湖流域生態環境綜合評價提供了年度數據支撐。[詳細] -
報告顯示:未來50年瀾滄江源區年平均流量呈增加趨勢
青海省氣候中心工作人員表示,《氣候變化對瀾滄江源區水資源影響評估》的發布,為提高瀾滄江源區生態係統穩定與可持續性發展提供了科學氣象數據支撐。[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