瑪可河林區再次拍攝到黃喉貂
12月1日早晨,青海省瑪可河林業(ye) 局職工在瑪可河對岸發現一隻正在覓食的黃喉貂。這是在瑪可河林區第二次拍攝到黃喉貂活動蹤跡。
在拍攝的近一分鍾視頻中記者看到,一隻黃喉貂拖著長長的尾巴,沿著河岸一路小跑,靈巧可愛。當看到眼前有食物後,立即停止腳步享用,吃完食物後接著又向前跑去。
瑪可河林區分布著豐(feng) 富的野生動植物資源。去年12月底,三江源生態保護基金會(hui) 與(yu) 北京山水自然保護中心在瑪可河流域開展生物多樣性調查,共布設60台紅外相機。近80天共拍攝到18種獸(shou) 類和9種鳥類。值得一提的是,此次調查中,科研人員記錄到黃喉貂活動影像,在青海全境尚屬首次。
黃喉貂屬國家二級保護動物,主要棲息於(yu) 各類林區,行動敏捷,善於(yu) 攀爬樹木陡岩,常集群圍捕麝、鹿等小型有蹄類動物。作為(wei) 食物鏈的二級消費者,黃喉貂對森林生態係統中齧齒類動物的種群數量起到調控作用。此外,黃喉貂對棲息地幹擾和棲息地破碎化極為(wei) 敏感,被視為(wei) 森林生態係統健康的指示物種,因此,保護黃喉貂對維持森林生態係統平衡和服務功能具有重要的意義(yi) 。
近年來,隨著瑪可河林業(ye) 局生態修複和保護力度的加大,生態環境明顯好轉,動植物數量明顯增加,野生保護動物活動頻繁。北京大學自然保護和社會(hui) 發展研究中心博士後肖淩雲(yun) 表示,瑪可河流域屬高山峽穀林區,黃喉貂這一典型森林物種在當地的活躍跡象表明,該區域動物區係極其豐(feng) 富,是南北動物活動遷移的交會(hui) 點。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火烈鳥現身化隆黃河庫區 黃河沿岸越冬水鳥數量刷新紀錄
與往年不同的是,今年飛到化隆黃河沿岸一帶的水鳥數量增多,有攝影愛好者更是拍到火烈鳥。數據顯示,隨著化隆黃河沿岸生態轉好,越冬的鳥類種類和數量越來越多,不斷刷新新紀錄。[詳細] -
天保工程20年綠了山林優了生態
記者獲悉,自實施天保工程以來,大通縣累計完成人工造林3285公頃,封山育林32807公頃,森林撫育11965公頃。[詳細] -
黑鸛現身青海西寧
12月6日,一隻黑鸛在西寧市北川河濕地公園內嬉戲。近日,位於青海省西寧市的北川河濕地公園迎來兩隻黑鸛。[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