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生態

火烈鳥現身化隆黃河庫區 黃河沿岸越冬水鳥數量刷新紀錄

發布時間:2020-12-08 13:45:00來源: 青海新聞網

  12月5日早晨,位於(yu) 化隆回族自治縣群科鎮黃河庫區的水麵上,波光瀲灩,鳥鳴啁啾。放眼望去,湛藍的水麵上水鳥成群,它們(men) 時而仰頭高歌,時而低頭戲水,甚是熱鬧。

  與(yu) 往年不同的是,今年飛到化隆黃河沿岸一帶的水鳥數量增多,有攝影愛好者更是拍到火烈鳥。數據顯示,隨著化隆黃河沿岸生態轉好,越冬的鳥類種類和數量越來越多,不斷刷新新紀錄。

  越冬水鳥數量紀錄刷新

  太陽爬到山頂,彌漫在黃河水麵上的薄霧漸漸散去,白天鵝的身影依稀可見。成群的水鳥裏,披一身潔白羽毛的白天鵝特別亮眼。它們(men) 成群結隊,沐浴著冬日的暖陽。

  “到這裏越冬的白天鵝越來越多了,今年達到近百隻。”化隆縣群科鎮村民馬海買(mai) 說,白天鵝數量逐年增加,與(yu) 黃河生態環境的改善有很大關(guan) 係。

  在馬海買(mai) 的印象裏,以前黃河沿岸的水麵上隨處可見塑料廢棄物,現在卻很少見了。如今,在他們(men) 村裏,有專(zhuan) 人負責黃河沿岸的環境,禁止村民將餐飲、生活汙水和垃圾倒入黃河。

  “白天鵝喜歡棲息在開闊、幹淨的水域中,性喜集群,特別是冬季,常呈家族群活動,有時多至數百隻的大群棲息在一起。”攝影愛好者張永忠說。

  張永忠多年在黃河沿岸拍攝白天鵝,觀察到白天鵝對棲息地的要求很高,不僅(jin) 要有水和食物,對水質和水生植物的要求也很高。如今,大規模的水鳥來到我省黃河沿岸安家,得益於(yu) 當地生態環境的改善,更有利於(yu) 水鳥的生存。

  許多水鳥選擇在化隆黃河沿岸的庫區安家,主要得益於(yu) 良好的生態環境。近年來,化隆縣陸續整治黃河沿岸的餐飲店、沙場等,禁止將餐飲、生活汙水排入黃河,使得黃河水質恢複清澈容顏。水質變清,水裏的魚兒(er) 也變多。而白天鵝等水鳥早早前往這裏越冬,不僅(jin) 看中安靜、舒適的環境,還有豐(feng) 富的食物。

  一年四季都可觀水鳥

  沿黃河溯流而上,在化隆縣牙什尕鎮的一池水塘裏密密麻麻滿是水鳥。這些水鳥當中有白天鵝、綠頭鴨、赤嘴潛鴨、白骨頂等近10種。

  家住附近的村民李海峰說,除了白天鵝,黑鴨子等幾種水鳥也已經把這裏當成它們(men) 的家了,一年四季都能看到它們(men) 的身影。

  這些水鳥對當地的環境比較熟悉,當人靠近河岸時,它們(men) 並沒有受到驚嚇,依舊在水麵上嬉戲覓食。李海峰說,現在村民的護鳥愛鳥意識提高了,很少去打擾它們(men) 的生活。

  說起沿黃一帶水質改善,李海峰深有感觸。李海峰說,早些年,化隆一帶的黃河水麵上幾乎沒有水鳥活動的影子,但這兩(liang) 年不同了,隨著黃河水生態環境的改善,越來越多的水鳥選擇在這裏築巢安家。

  與(yu) 前兩(liang) 年相比,化隆黃河沿岸的生態環境得到極大改善。為(wei) 加強黃河各支流管理保護,化隆縣安排400名保潔員長期負責沿河日常監管和衛生維護工作,先後實施昂思多溝防洪工程、巴燕溝防洪工程等,有效解決(jue) 了黃河流域沿岸水土流失問題;實施“保護黃河·美化環境”春秋兩(liang) 季義(yi) 務植樹“大會(hui) 戰”活動,黃河沿岸原本荒涼的土地披上綠裝,這些項目的實施,讓水更清更淨,黃河化隆段水質良好。

  如今,黃河沿岸的牙什尕鎮庫區,成了赤嘴潛鴨、綠頭鴨的家園,它們(men) 數量多,占據著大麵積的水麵。而群科鎮庫區,則成了白天鵝的家。它們(men) 相鄰而棲,成了黃河沿岸一道優(you) 美的風景線。

  火烈鳥現身化隆

  前兩(liang) 天,攝影愛好者石先生在化隆黃河庫區拍到火烈鳥後發到朋友圈裏,得到許多網友的點讚和關(guan) 注。火烈鳥對棲息地的要求極高,以前在化隆乃至海東(dong) 地區都鮮有拍攝記錄。

  “當天早上,原本是去拍攝白天鵝的,拍攝時突然看到一隻雙腿細長的水鳥。我盯著屏幕一直觀察,確定是一隻火烈鳥,覺得很好奇,拍了很多張。”石先生說。

  中午時分,石先生遇到青海國家公園觀鳥協會(hui) 會(hui) 長王艦艇。王艦艇對石先生說,他和同伴一路追蹤火烈鳥的行蹤來這裏的。火烈鳥在海東(dong) 現身的幾天前,在格爾木濕地水域也發現一隻火烈鳥,但兩(liang) 三天後不知去向。他們(men) 一路跟蹤,不料在化隆又現身。

  “火烈鳥是一種比較大的涉禽,平時生活在氣候相對溫暖的地方,淺水湖泊濕地附近,食物主要是水裏麵的藻類,還有魚蝦等。”西寧野生動物園副園長齊新章此前接受記者采訪時說,火烈鳥現身黃河濕地,可能當地水域有適合火烈鳥所需的食物,以及跟黃河穀地暖和的氣候有較大關(guan) 係。

  火烈鳥,也稱紅鸛,主要分布於(yu) 熱帶和亞(ya) 熱帶地區。2013年列入瀕危物種紅色名錄,在中國並無分布,為(wei) 數不多的幾次發現也多是離散失群的單獨漂鳥。此前,在德令哈可魯克湖、貴德黃河濕地現身,在化隆乃至海東(dong) 以往沒有拍攝記錄。

  百鳥翔集,有鳳來儀(yi) ,說明黃河生態環境良好,人與(yu) 自然和諧相處。鳥類專(zhuan) 家表示,鳥類的棲息地首先要有足夠的食物保證覓食,還要有安靜、安全、隱蔽的築巢環境。火烈鳥、大天鵝、白鷺等選擇在化隆黃河庫區過冬生活,說明當地的黃河濕地生態保護力度不斷加強,環境變好,是鳥類聚集的主要原因。

(責編: 常薇薇)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