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納帕海國際重要濕地成黑鸛國內最大越冬停歇地
這是2019年10月31日在雲(yun) 南省香格裏拉市納帕海國際重要濕地拍攝的黑鸛。新華社 陳誌明 攝
記者從(cong) 雲(yun) 南納帕海省級自然保護區管護局獲悉,根據納帕海管護局和西南林業(ye) 大學專(zhuan) 家團隊監測記錄結果,今年已有400餘(yu) 隻黑鸛在迪慶藏族自治州香格裏拉市納帕海國際重要濕地越冬停歇,該濕地已成黑鸛種群在國內(nei) 最大的越冬停歇地。
這是11月20日在雲(yun) 南省香格裏拉市納帕海國際重要濕地拍攝的黑鸛。新華社 陳誌明 攝
黑鸛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繁殖於(yu) 北方,在長江以南地區越冬,有“鳥中大熊貓”之稱。
1988年,納帕海國際重要濕地首次記錄到黑鸛,2004年首次係統監測記錄到的黑鸛有60餘(yu) 隻。專(zhuan) 家團隊監測記錄顯示,去年和今年分別有400餘(yu) 隻遷徙黑鸛在此越冬停歇,納帕海國際重要濕地已成為(wei) 國內(nei) 黑鸛種群最大、最集中、最為(wei) 重要的越冬地和遷徙停歇地。
位於(yu) 雲(yun) 南省迪慶藏族自治州香格裏拉市建塘鎮的納帕海國際重要濕地,是我國長江流域重要的生態屏障。近年來,隨著管護工作不斷加強,濕地的生態環境日益向好。目前,納帕海國際重要濕地已記錄到179種鳥類,每年越冬候鳥數量超過5萬(wan) 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黑頸鶴集聚拉薩林周縣
林周縣黑頸鶴自然保護區建立於1993年,2003年被設立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是雅魯藏布江中遊自然保護區的核心部分,在每年的11月底至12月初,這裏便會迎來成群的黑頸鶴過冬。[詳細] -
【三江源,我們的國家公園】地之靈:回歸大野
曾以為,每一次的江源之行,都在實現一次回歸。這絕非地理意義上的溯源,如若水是生命之源,便把找尋江河源頭,當成一場莊重的使命來完成。[詳細] -
可可西裏藏羚羊迎來“戀愛季”
日前,記者跟隨索南達傑保護站站長趙新錄沿109國道一路向西,前往可可西裏,沿途看到了成群的藏羚羊、藏原羚和藏野驢等野生保護動物。[詳細] -
可可西裏的藏羚羊“幼兒園”
“可可西裏戶外太冷,手很容易粘在鐵鎖上。”鄧海平小心翼翼地打開了圍欄的門鎖。“奶爸”來了,遠處8隻小藏羚羊迅速跑到巡山隊員身旁,用頭蹭他們的褲腿、咬衣角,簇擁著向草地的低窪處移動。[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