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生態

豎好長江禁漁第一麵旗

發布時間:2020-12-17 09:09:00來源: 青海新聞網

  初冬的通天河畔,寒風凜冽,河邊結滿了冰碴。玉樹藏族自治州稱多縣歇武鎮直門達村生態管護員西然正在河邊巡查。今年,他的身上又多了一份責任——護魚,他不僅(jin) 要負責自己區域內(nei) 的生態管護任務,而且要負責監管破壞水生生物資源行為(wei) ,尤其是製止偷捕撈魚行為(wei) 。

  直門達村通天河大橋“長江源頭第一哨”的藏族民兵守橋班老班長元丁說:“43年前我在通天河大橋上當班長的時候,就不容許來往的客商和當地居民捕魚,現在國家有了明確的規定,當地政府和農(nong) 牧漁政部門對規章製度的宣傳(chuan) 非常到位。群眾(zhong) 也經常去河邊察看有沒有違規行為(wei) ,長江禁捕老百姓都非常支持。”

  今年,玉樹州農(nong) 牧綜合行政執法局監督局成立了一支年輕的隊伍,隊伍成立伊始,形式多樣的宣講“八進”活動就進行得如火如荼,全州範圍內(nei) 的村戶、學校、寺院、餐館、廣場、機關(guan) 、工地、網站都是宣傳(chuan) 的主戰場,並在重點水域設立公告牌,充分發揮各類新聞媒體(ti) 、政府網站、微信公眾(zhong) 號等平台的作用,讓禁漁工作家喻戶曉,“不捕魚、不售魚”在全州鄉(xiang) 鎮村社已形成“村規民約”。

  截至目前,州縣(市)兩(liang) 級共組織開展長江流域禁捕聯合執法行動23次,出動執法人員430人次、車輛105輛次,涉及水產(chan) 店、餐飲店、漁具銷售店200餘(yu) 家,查辦非法漁具銷售類案件1起,清理違規網具15張(頂)。此外,永久禁止境內(nei) 長江、黃河、瀾滄江幹流、支流及湖泊、水庫等公共水域,放生外來魚種親(qin) 體(ti) 、苗種等活體(ti) 水生生物品種,長江流域外來魚種數量及種類較上年同期大幅減少,長江源頭水生物多樣性得到有效保護。

  為(wei) 依法懲戒破壞水生生物資源行為(wei) ,遏製長江流域非法捕撈違法犯罪活動,確保長江流域禁捕工作取得紮實成效。玉樹州通過建立健全全麵禁捕執法監督常態化機製,農(nong) 牧、市場監督、公安、林草等相關(guan) 部門緊密聯係,完善合作執法機製,設立110舉(ju) 報電話,深入走訪長江流域重點水域和活魚銷售點等重點區域開展排查摸底和聯合巡查行動,徹底斬斷非法捕撈和銷售等利益鏈,形成強大合力,加大了威懾力度。

  “今年以來,玉樹州已經迎來了四次國家級、一次省級督察組對‘長江禁漁’工作的督導檢查,無一例外地對玉樹州在保護長江源頭魚類資源生態環境、打擊長江水域偷捕長江魚方麵工作表示肯定。國家將從(cong) 2021年1月1日起,對長江幹流、大型通江湖泊和重要支流(即‘一江兩(liang) 湖七河’)等重點水域實行為(wei) 期10年的常年禁捕。大家不能隻顧眼前利益,要為(wei) 子孫後代留下有魚的長江。我們(men) 身處長江源頭,要展現源頭人民的擔當,豎好長江禁漁的第一麵旗。”玉樹州農(nong) 牧綜合行政執法局監督局局長吳海勇說。

(責編: 常薇薇)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