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水塔”青海省出台新政加快構建現代環境治理體係
圖為(wei) 青海省東(dong) 北部的中國內(nei) 陸最大鹹水湖青海湖。 趙凜鬆 攝
記者14日從(cong) 青海省生態環境廳獲悉,青海省委辦公廳、省政府辦公廳日前印發了《青海省省級國家機關(guan) 有關(guan) 部門生態環境保護責任清單》(以下簡稱《責任清單》),明確了青海各部門生態環境保護工作職責,構建了內(nei) 容完善、邊界清晰的生態環境保護責任體(ti) 係,對落實生態環境保護部門責任,加快構建現代環境治理體(ti) 係具有重要意義(yi) 。
青海省是長江、黃河、瀾滄江發源地,素有“中華水塔”美譽。此外,青海省東(dong) 北部還有中國內(nei) 陸最大鹹水湖青海湖,北部祁連山亦是重要水源涵養(yang) 區。
據介紹,青海省《責任清單》立足“三個(ge) 最大”省情定位,在已製定印發的《青海省構建現代環境治理體(ti) 係的實施意見》和原有《青海省生態環境保護工作責任規定(試行)》基礎上,結合國家和青海省生態環境保護重點工作部署,對照機構改革後各有關(guan) 部門(單位)“三定”規定的職責、權責清單,全麵梳理甄別各部門相關(guan) 生態環境保護責任,重點圍繞關(guan) 鍵領域、突出問題和主要環節,堅持“黨(dang) 政同責、一崗雙責”和“管發展必須管環保、管行業(ye) 必須管環保、管生產(chan) 必須管環保”的原則,明確了各部門(單位)在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和生態文明建設工作中應當履行的基本職責,將省級51個(ge) 相關(guan) 部門(單位)的生態環境保護責任,以清單方式進行全麵規範固化、逐條列出,有效避免了責任多頭、責任真空、責任模糊等現象出現,確保履責有依據、監督有抓手、追責有方向,使生態環境保護責任能夠更好地落地落實。
《責任清單》的印發實施,進一步厘清了省級有關(guan) 部門和單位生態環境保護責任邊界,為(wei) 更好推動生態環境保護和生態文明建設,加快構建“黨(dang) 委領導、政府主導、企業(ye) 主體(ti) 、社會(hui) 組織和公眾(zhong) 共同參與(yu) ”的現代環境治理體(ti) 係起到重要推動作用。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青海:讓“國家公園”名片更加靚麗
今天的青海,堅持以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為指導,在省委省政府的堅強領導和全省上下共同努力下,三江源、祁連山國家公園體製試點穩步推進並步入收官建園關鍵節點。[詳細] -
青海生物多樣性豐富 脊椎動物達605種
白唇鹿、雪豹、藏羚羊……12月12日,記者從青海國家公園觀鳥協會成立大會上了解到,青海省已記載有脊椎動物605種,鳥類的豐富程度與生態係統內物種豐富度顯著相關。[詳細] -
【三江源,我們的國家公園】地之靈:回歸大野
曾以為,每一次的江源之行,都在實現一次回歸。這絕非地理意義上的溯源,如若水是生命之源,便把找尋江河源頭,當成一場莊重的使命來完成。[詳細] -
【現場評論·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②】生態環境保護是一個係統性工程
據專家解讀,藏羚羊由一級降為二級,是因為近年來青藏高原生態保護和打擊盜獵取得顯著成效,藏羚羊種群明顯恢複。[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