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達木盆地生態環境狀況趨於向好
圖為(wei) 在德令哈市雅撒圖地區成群結隊的白唇鹿在山上自由奔跑、覓食。 戴永峰 攝
記者18日從(cong) 青海省海西州官方獲悉,通過各項措施的實施,“十三五”以來,柴達木盆地生態環境狀況保持穩定並趨於(yu) 向好。
青海省海西州地處青藏高原腹地,州域主體(ti) 是素有中國“聚寶盆”美譽的柴達木盆地,麵積約26.5萬(wan) 平方公裏,是中國重要的能源和礦產(chan) 資源富集區之一,也是中國西部地區重要的防風固沙生態功能區。
截至目前,柴達木盆地所有國控斷麵水質達標率為(wei) 100%,集中式飲用水水源水質總體(ti) 達標率100%;空氣質量持續向好,土壤環境質量保持穩定,農(nong) 用地和建設用地土壤環境安全得到有效保障,生態環境狀況保持穩定並趨於(yu) 向好。
另據監測顯示,“十三五”以來,柴達木盆地10個(ge) 重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區水質全部達標,4個(ge) 一般水功能區水質全部達標。截至2019年末,柴達木盆地化學汙染物排放總量較相比2015年下降比例分別為(wei) 3.42%、14.15%、24.1%、17.3%,全境296個(ge) 農(nong) 村環境整治實現全覆蓋,醫療廢水、醫療廢物及時有效收集、轉運、處置全落實,實現全境醫療廢物安全處置率達到100%。
2016年至2020年,海西州官方落實中央、省級水、大氣、土壤汙染防治及農(nong) 村環境整治項目49個(ge) ,共下達項目資金94056萬(wan) 元人民幣。通過項目實施,有效改善了海西州所屬地區的大氣、水、土壤及農(nong) 村人居環境。其中長江源頭沱沱河流域周邊生態環境汙染源得到有效管控,基本消除生活汙水和生活垃圾汙染隱患,唐古拉山鎮全鎮生活汙水收集率達70%以上,收集的汙水處理率達到100%。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青海海西:冬春季旅遊推介開幕 探索不一樣的高原冬季之美
“世界屋脊和深居內陸的地理環境造就了柴達木獨具特色的自然風光和人文景觀。青海海西以昆侖文化、西部風情、瀚海奇觀、鹽湖風光、草原湖泊、雅丹地貌等等吸引著越來越多的國內外遊客青睞。”[詳細] -
繪就綠色文章 打造生態海西
這是海西越來越美的五年——天越來越藍,河水越來越清,生態越來越好……“十三五”期間,海西州生態環境顯著改善,各族群眾的生態環境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不斷增強。[詳細] -
黑鸛現身青海西寧
12月6日,一隻黑鸛在西寧市北川河濕地公園內嬉戲。近日,位於青海省西寧市的北川河濕地公園迎來兩隻黑鸛。[詳細] -
青海西寧再現鳥中“大熊貓”黑鸛
據了解,黑鸛作為國家一級重點保護動物,由於近年數量急劇減少,已被《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列為瀕危物種,珍稀程度不亞於大熊貓。[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