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生態

加快青海黃河流域生態經濟體係建設

發布時間:2021-01-19 15:41:00來源: 青海日報

  黨(dang) 的十九大報告提出“建設現代化經濟體(ti) 係”這一戰略目標,並強調“統籌山水林田湖草係統治理”。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對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作出戰略部署,我們(men) 要牢固樹立“一盤棋”思想,尊重規律,更加注重保護和治理的係統性、整體(ti) 性、協同性,抓緊開展頂層設計,加強重大問題研究,著力創新體(ti) 製機製,特別是要加快青海黃河流域生態經濟體(ti) 係建設,在新征程上邁出新的更大步伐。構建經濟體(ti) 係,首先要搞清它的概念和它的內(nei) 涵、外延。經濟體(ti) 係和生態體(ti) 係是兩(liang) 個(ge) 體(ti) 係,在進行統一協調的時候,生態體(ti) 係是整個(ge) 係統的基礎,而經濟體(ti) 係對整個(ge) 係統的變化起著越來越重要的主導作用,特別是隨著科技的進步,科技在促進經濟增長和實現生態價(jia) 值方麵發揮越來越多的作用。生態係統從(cong) 物質能源交流來看,它是一個(ge) 生態再生產(chan) 和經濟再生產(chan) 的過程,它是一個(ge) 輸入、輸出的過程。在這個(ge) 過程中,經濟再生產(chan) 必須在生態再生產(chan) 的容量範圍內(nei) 循環。

  我們(men) 要構建的生態經濟體(ti) 係究竟是什麽(me) ?從(cong) 理論角度看,就是在不影響生態係統穩定性的前提下,保持較高的經濟增長,構建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的經濟體(ti) 係,它的基本內(nei) 涵有四重含義(yi) :第一是追求共享共惠的良好生態環境福祉;第二是以產(chan) 業(ye) 生態化和生態產(chan) 業(ye) 化為(wei) 主要內(nei) 容;第三是以山水林田湖草為(wei) 運行載體(ti) ;第四是以生態文明體(ti) 係建設為(wei) 基本保障。

  構建黃河流域生態經濟體(ti) 係具有重大意義(yi) :一是服從(cong) 國家戰略,鞏固提升黃河生態價(jia) 值、生態優(you) 勢、生態競爭(zheng) 力,維護國家生態安全;二是優(you) 化全省國土空間布局,推進高原美麗(li) 城鎮建設;三是挖掘省內(nei) 外發展潛力,實現綠色低碳、循環節約和清潔安全的發展;四是推進流域生態環境治理體(ti) 係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為(wei) 此,青海黃河流域生態經濟體(ti) 係的戰略定位必須服從(cong) 國家戰略,服從(cong) 黃河流域生態保護與(yu) 高質量發展戰略,服從(cong) 新時代西部大開發戰略以及“一帶一路”倡議,立足於(yu) 青海“一優(you) 兩(liang) 高”戰略,打造“五個(ge) 示範省”和“四種經濟形態”,通過產(chan) 業(ye) 生態化和生態產(chan) 業(ye) 化,積極培育和發展生態經濟,建設青海黃河流域生態經濟區。同時,要把青海黃河流域生態經濟區打造為(wei) 生態保護的示範區、青海特色產(chan) 業(ye) 的集聚區、黃河流域的文化旅遊長廊和生態資產(chan) 產(chan) 權交易區。

  我們(men) 要建設什麽(me) 樣的黃河流域生態經濟區。第一,全麵落實主體(ti) 功能區和國土空間規劃,構建與(yu) 生態文明建設相適應的生態經濟功能布局體(ti) 係,守護好山水林田湖草這一生命共同體(ti) ,有效推進生態、生產(chan) 、生活“三生空間”的協調發展,落實重點生態修複工程,實現黃河流域城鎮和區域中心城市的科學布局,加快沿黃生態城鎮建設。第二,推動產(chan) 業(ye) 生態化。在微觀層麵進行清潔生產(chan) ,源頭治理;在中觀層麵即產(chan) 業(ye) 層麵建設生態產(chan) 業(ye) 園區,特別是要以西寧經濟技術開發區、柴達木循環經濟試驗區和海東(dong) 工業(ye) 園區為(wei) 主體(ti) 的工業(ye) 園區產(chan) 業(ye) 布局更趨合理,形成園區優(you) 勢互補、關(guan) 聯互動、錯位發展的格局,通過生態與(yu) 產(chan) 業(ye) 的結合實現產(chan) 業(ye) 增長;在宏觀層麵要進行經濟結構調整和繼續優(you) 化,積極倡導文明、健康、適度、綠色消費。第三,推進生態產(chan) 業(ye) 化。要把潛在的生態資源、能源優(you) 勢轉化為(wei) 現實的發展優(you) 勢,促進生態產(chan) 品的價(jia) 值實現,依托當地自然資源優(you) 勢,把“綠水青山”變成“金山銀山”。生態產(chan) 業(ye) 化要求合理地保留、利用、開發、保護生態資源,通過生態資源資產(chan) 化、生態資產(chan) 價(jia) 值化與(yu) 資本化、生態服務提供有償(chang) 化和生態橫向補償(chang) 、縱向補償(chang) 來實現區域經濟增長、擴大社會(hui) 福祉。實現生態產(chan) 業(ye) 化要形成一批關(guan) 聯產(chan) 業(ye) ,對青海來說,就是要挖掘生態潛力,積極爭(zheng) 取國家生態文明建設和生態保護投入,爭(zheng) 取在西寧打造生態產(chan) 權交易中心市場。第四,要紮實推進生態文明製度建設,應從(cong) 實行最嚴(yan) 格的生態環境保護製度、全麵建立資源高效利用製度、健全生態保護和修複製度、嚴(yan) 明生態環境保護責任四個(ge) 方麵來加以完善,按照“源頭嚴(yan) 防、過程嚴(yan) 管、後果嚴(yan) 懲”的思路構建製度體(ti) 係。建成生態經濟體(ti) 係,需要建立支撐生態經濟體(ti) 製的市場體(ti) 係、生態產(chan) 權體(ti) 係、技術創新體(ti) 係、生態產(chan) 業(ye) 體(ti) 係、投資體(ti) 係、績效評價(jia) 體(ti) 係等一係列產(chan) 業(ye) 政策體(ti) 係。其中第一位的就是以生態要素稀缺性為(wei) 基礎,構建一個(ge) 統一開放、競爭(zheng) 有序的市場體(ti) 係,努力推動形成國內(nei) 國際雙循環發展新格局,走出以生態優(you) 先、綠色發展為(wei) 導向的高質量發展新路子。 (作者單位:青海省國有資產(chan) 投資管理有限公司戰略規劃部餘(yu) 康)

(責編: 常薇薇)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