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湖越冬大天鵝達241隻相比往年數量減少
13日,青海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完成由國家林業(ye) 和草原局部署、全國鳥類環誌中心承擔的2021年全國越冬大天鵝同步調查工作,共監測到大天鵝241隻,其主要分布在青海湖切吉河口和泉灣區域。
青海湖不僅(jin) 是我國北方重要的生態屏障,同時作為(wei) 中亞(ya) 、東(dong) 亞(ya) 兩(liang) 條候鳥遷徙路線的交匯點,青海湖是候鳥遷徙途中重要停歇地與(yu) 中轉站。
青海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局長何玉邦說,2020年同期,青海湖越冬大天鵝數量為(wei) 335隻,同比近年青海湖大天鵝越冬期監測數據,大天鵝在青海湖越冬的數量呈逐年遞減趨勢。
隨著國家和青海省各項生態項目的實施,青海湖流域降水偏多,蒸發量減小,青海湖水體(ti) 麵積一直呈增長趨勢,水位持續上升,15年水位上升3.27米。專(zhuan) 家表示,青海湖水位上漲可能是越冬大天鵝數量減少的原因。
“近年來,青海湖水位持續上升。寒冬期,靠近湖岸的泉眼湧動形成的水麵全麵結冰,加之湖濱濕地淹沒麵積增大,使大天鵝所需的水生植物被冰麵覆蓋,導致青海湖越冬大天鵝棲息、覓食條件受限,其越冬數量有所減少。”何玉邦說。
大天鵝為(wei) 我國二級重點保護鳥類,國內(nei) 主要越冬地包括天津及河北、山東(dong) 、甘肅、青海、新疆等地。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瑪可河林區森林蓄積量達483萬立方米
2020年,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瑪可河林區紮實推進森林資源管護和防火工作,大力推進法治林區建設,生態脫貧成果持續鞏固,奮力描繪林區建設新畫卷。[詳細] -
青海湖畔的湟魚守護者
有這麽一群人,他們長年奔波在青海湖畔,與青海湖裏特有的小精靈——湟魚為伴。他們風餐露宿,頂烈日冒嚴寒,隻為可愛的小精靈安全成長。[詳細] -
柴達木瀚海築起“風光”大道
在海西遼闊博大的區域裏穿行,人們會驚奇地發現,昔日曾以蒼涼示人的一望無垠的戈壁沙漠上改變了“容顏”:光伏發電的吸熱板比肩接踵匯成藍色海洋。[詳細] -
保護生態環境 要“常態風”不要“一陣風”
保護生態環境的過程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各級黨委和政府唯有常抓不懈,持之以恒,才能讓保護生態環境在全社會蔚然成風。[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