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生態

二級保護動物大鵟“降落”機場

發布時間:2021-01-20 10:29:00來源: 青海新聞網


圖為(wei) 工作人員救助的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大鵟。

  日前,一隻受傷(shang) 的大鵟因體(ti) 力不支不慎“降落”西寧機場飛行區,正當它無助之時,被青海機場公司的驅鳥員發現,最終在驅鳥員的救助下,受傷(shang) 的大鵟被移交至青海野生動物救護中心(西寧野生動物園)進行治療。

  據了解,大鵟為(wei) 鷹科鵟屬的鳥類,是一種大型猛禽。棲息於(yu) 山地、山腳平原和草原等地區,也出現在高山林緣和開闊的山地草原與(yu) 荒漠地帶,垂直分布高度可以達到4000米以上的高原和山區,喜停息在高樹上或高凸物上,主要以齧齒動物,蛙、蜥蜴、野兔、蛇、黃鼠、鼠兔、旱獺、雉雞、石雞、昆蟲等為(wei) 食。

  機場的飛行區域由於(yu) 較為(wei) 特殊,因此驅鳥員每天都要進行日常的鳥情巡視工作,這天上午當驅鳥員在飛行區開展日常鳥情巡視工作時,發現一隻大鳥,經過仔細觀察,大鳥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大鵟,由於(yu) 這隻大鵟警惕性較高、防衛攻擊性較強,為(wei) 保證西寧機場航空器運行安全,且避免大鵟在低溫天氣下受到二次傷(shang) 害,機場場務隊和驅鳥員相互配合將其捕獲,並帶回鳥情分析實驗室進行保護、觀察。經驅鳥員初步檢查,大鵟的翅膀及頭部均有外傷(shang) ,精神狀態尚可,推測該鳥可能是在覓食時打鬥受傷(shang) ,造成體(ti) 力不支,無法正常飛行才被迫“降落”在機場飛行區域的。

  近年來,隨著西寧機場周邊生態環境的逐漸改善,鳥情也變得複雜多樣,周邊鳥類活動對機場運行安全構成了極大威脅,運行管理部場務隊結合實際情況,開展鳥情分析,強化機場安全。今後青海機場公司在持續做好鳥害防治工作的同時,還將全力做好野生動物保護和救助工作,讓“驅鳥”與(yu) “護鳥”、“安全”與(yu) “職責”同行。

(責編: 常薇薇)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