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級保護動物大鵟“降落”機場
圖為(wei) 工作人員救助的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大鵟。
日前,一隻受傷(shang) 的大鵟因體(ti) 力不支不慎“降落”西寧機場飛行區,正當它無助之時,被青海機場公司的驅鳥員發現,最終在驅鳥員的救助下,受傷(shang) 的大鵟被移交至青海野生動物救護中心(西寧野生動物園)進行治療。
據了解,大鵟為(wei) 鷹科鵟屬的鳥類,是一種大型猛禽。棲息於(yu) 山地、山腳平原和草原等地區,也出現在高山林緣和開闊的山地草原與(yu) 荒漠地帶,垂直分布高度可以達到4000米以上的高原和山區,喜停息在高樹上或高凸物上,主要以齧齒動物,蛙、蜥蜴、野兔、蛇、黃鼠、鼠兔、旱獺、雉雞、石雞、昆蟲等為(wei) 食。
機場的飛行區域由於(yu) 較為(wei) 特殊,因此驅鳥員每天都要進行日常的鳥情巡視工作,這天上午當驅鳥員在飛行區開展日常鳥情巡視工作時,發現一隻大鳥,經過仔細觀察,大鳥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大鵟,由於(yu) 這隻大鵟警惕性較高、防衛攻擊性較強,為(wei) 保證西寧機場航空器運行安全,且避免大鵟在低溫天氣下受到二次傷(shang) 害,機場場務隊和驅鳥員相互配合將其捕獲,並帶回鳥情分析實驗室進行保護、觀察。經驅鳥員初步檢查,大鵟的翅膀及頭部均有外傷(shang) ,精神狀態尚可,推測該鳥可能是在覓食時打鬥受傷(shang) ,造成體(ti) 力不支,無法正常飛行才被迫“降落”在機場飛行區域的。
近年來,隨著西寧機場周邊生態環境的逐漸改善,鳥情也變得複雜多樣,周邊鳥類活動對機場運行安全構成了極大威脅,運行管理部場務隊結合實際情況,開展鳥情分析,強化機場安全。今後青海機場公司在持續做好鳥害防治工作的同時,還將全力做好野生動物保護和救助工作,讓“驅鳥”與(yu) “護鳥”、“安全”與(yu) “職責”同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青海湖畔的湟魚守護者
有這麽一群人,他們長年奔波在青海湖畔,與青海湖裏特有的小精靈——湟魚為伴。他們風餐露宿,頂烈日冒嚴寒,隻為可愛的小精靈安全成長。[詳細] -
祁連山國家公園建立氣象觀測站
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高寒草地生態氣象觀測研究站是祁連山國家公園首個生態氣象綜合觀測站。[詳細] -
上千留鳥聚集越冬 生態青海再上央視
1月14日,中央電視台《新聞聯播》欄目報道了青海省海西州托素湖出現幾千隻赤嘴潛鴨棲息越冬的壯觀場麵,這一畫麵不僅讓全國觀眾了解到了青海的生態環境越來越好,更是引發了不少市民的共鳴。[詳細] -
青海湖越冬大天鵝達241隻相比往年數量減少
青海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局長何玉邦說,2020年同期,青海湖越冬大天鵝數量為335隻,同比近年青海湖大天鵝越冬期監測數據,大天鵝在青海湖越冬的數量呈逐年遞減趨勢。[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