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生態

祁連山國家公園是黑頸鶴重要棲息地之一

發布時間:2021-02-01 16:02:00來源: 青海新聞網

  1月27日,記者從(cong) 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省管理局了解到,根據最新調查顯示,經過5個(ge) 多月的動態監測,確定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片區及周邊地區分布有黑頸鶴80隻(其中53隻成鳥和27隻幼鳥),充分表明祁連山國家公園是黑頸鶴重要棲息地之一,祁連山國家公園黑頸鶴遷徙研究方麵取得豐(feng) 富成果。

  黑頸鶴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易危物種(VU),是世界上唯一一種在高原完成整個(ge) 生活史的大型涉禽,是高原濕地生態係統中的旗艦物種,是指示生態環境變化情況的“風向標”。在前期調查研究基礎上,2020年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省管理局聯合北京林業(ye) 大學郭玉民研究團隊在獲得行政許可後,為(wei) 15隻黑頸鶴佩戴了GPS跟蹤設備,對幼鳥進行有效跟蹤。曆時一個(ge) 多月,躑躅青海湖畔、飛越唐古拉山,“拖兒(er) 帶女”輾轉1500多公裏,曆經艱辛,佩戴跟蹤器的黑頸鶴終於(yu) 抵達喜馬拉雅山腳下的雅魯藏布江流域,順利完成秋季遷徙。通過黑頸鶴遷徙研究,初步掌握了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黑頸鶴的遷徙路線以及越冬地點。

  調查顯示,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的黑頸鶴種群與(yu) 我國其他地區黑頸鶴種群的遷徙策略存在較大差異,主要表現為(wei) 遷徙曆時較長,遷徙路線呈“剪刀型”。同時,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黑頸鶴的遷徙路線,是目前已知黑頸鶴遷徙路線中最長的,達1500公裏以上(從(cong) 祁連縣野牛溝至日喀則的年木鄉(xiang) ,僅(jin) 直線距離就達1470公裏)。

  根據目前跟蹤數據分析,林芝雅魯藏布-尼洋河區域、巴鬆措和易貢措是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黑頸鶴的主要越冬地,日喀則雅江河穀是部分繁殖家庭選擇的越冬地,呈現出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黑頸鶴越冬地的多元化選擇方式。

  據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省管理局有關(guan) 負責人介紹,今年項目團隊將繼續深化合作機製,持續開展黑頸鶴繁殖生態學監測研究,同時開展遺傳(chuan) 方麵的深入研究,從(cong) 而針對黑頸鶴這一物種製定科學有效、切實可行的保護策略。

(責編: 常薇薇)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