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指示性物種種群數量創新高
草原、雪山、森林、湖泊、冰川、河流、濕地、荒漠……青海省分布有豐(feng) 富的自然資源和複雜多樣性的生態係統。這些豐(feng) 富的自然資源和多樣的生態係統,造就了生物物種的多樣性。
放眼全國,青海省是生物多樣性最具代表性的區域,全省分布有脊椎動物605種、野生植物3000多種。值得一提的是,三江源、祁連山、環青海湖地區等重要生態板塊擁有代表性的指示物種種群數量增長趨勢明顯,從(cong) 不同程度反映了青海省生態保護取得的成效。
青海湖畔普氏原羚。
普氏原羚種群數量創新高
2000隻、2500隻,再到現在超過3000隻,在“普氏原羚的故鄉(xiang) ”環青海湖區域,普氏原羚的數量逐年呈現遞增式增長,為(wei) 環青海湖區域增添了生命的樂(le) 趣。
初春季節,牧草還未返青,普氏原羚遇到一年之中較為(wei) 艱難的時候。這個(ge) 季節,它們(men) 填飽肚子要比夏秋季節花費更大的精力。普氏原羚遇到的困難,當地的森林公安民警、生態管護員看在眼裏。每年這個(ge) 季節,當地組織人員在普氏原羚的棲息地有序投放飼草料,確保它們(men) 度過春荒。
數據顯示,青海湖北岸的海北藏族自治州剛察縣已連續10年向普氏原羚保護區投放飼草料3萬(wan) 公斤。這種人為(wei) 幹預的方式,在很大程度上為(wei) 普氏原羚的健康成長,以及種群數量的穩定打下基礎。
2019年瀕危物種監測結果顯示,普氏原羚在環青海湖周邊有7個(ge) 分布區,監測人員共監測到普氏原羚2744隻。2020年年底,在15個(ge) 普氏原羚樣區監測點,共監測到普氏原羚3000餘(yu) 隻,較2019年數量增加700餘(yu) 隻。
近年來,青海省有關(guan) 部門、地方政府和青海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通過降低圍欄、建立飲水點和預留通道等措施保護普氏原羚生存環境。隨著青海湖地區生態環境得到改善,植被生長茂盛,改善了普氏原羚棲息地條件,普氏原羚種群實現持續增長。
可可西裏藏羚羊。
藏羚羊數量達到7萬(wan) 多隻
可可西裏,是藏羚羊的家鄉(xiang) ,也是青海省藏羚羊的主要分布區。最新數據顯示,可可西裏保護區藏羚羊種群數量已由不足2萬(wan) 隻恢複到7萬(wan) 多隻。
進入3月,可可西裏仍是一片白茫茫。通過在五道梁青藏鐵路大橋附近安裝的青海“生態之窗”遠程監測係統,可以看到零散分布的藏羚羊、藏野驢等野生動物,它們(men) 為(wei) 寂靜的可可西裏帶來活力。
三江源國家公園管理局可可西裏管理處工作人員介紹,經過無數人的不懈努力,可可西裏一帶藏羚羊、藏野驢等野生動物種群數量恢複明顯。自2013年保護站送走最後一隻受傷(shang) 的藏羚羊後,再也沒有出現需要救護的藏羚羊。
為(wei) 防止跨區域流竄盜獵等作案形式的出現,從(cong) 2009年9月起,新疆阿爾金山、西藏羌塘、青海可可西裏三大相鄰的自然保護區達成聯防協作協議,徹底打破執法區域界限,對盜獵藏羚羊非法行為(wei) 形成合圍之勢。在執法和輿論的高壓態勢下,2009年至今,可可西裏沒有發生過一起盜獵藏羚羊案件。
西寧野生動物園人工飼養(yang) 的雪豹。圖片由西寧野生動物園提供
開創雪豹保護新模式
2020年,西寧、海東(dong) 兩(liang) 市發現雪豹活動足跡。至此,青海省兩(liang) 市六州都記錄到了雪豹活動。數據顯示,青海省有一半數量的縣域內(nei) 有雪豹分布,是雪豹分布麵積較大的省份。目前,發現雪豹蹤跡的區域不斷增加。
雪豹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是反映青海省生態建設成效的“晴雨表”。省林業(ye) 和草原局局長李曉南說,近年來,在青海省境內(nei) 雪豹無論是數量還是發現地增加都比較明顯。種種跡象表明,雪豹頻繁現身,說明青海省生物數量增加,棲息環境進一步改善,成為(wei) 青海省生態改善極為(wei) 重要的一個(ge) 標誌。
雪豹的增加,意味著與(yu) 雪豹有關(guan) 聯的動物數量也相應增加。雪豹最愛的美食是岩羊,岩羊多在裸露的岩石地活動,這與(yu) 雪豹的活動地點一樣。岩羊增多的原因,在於(yu) 保護區草場的禁牧保護,加上牧民放養(yang) 的羊少了、捕殺的少了,草場空了,岩羊的生存空間大了。如果岩羊數量得不到控製,會(hui) 破壞草原植被。因此,雪豹的存在,對岩羊是一種威脅,草原的生態係統會(hui) 得到一種自然的平衡。
為(wei) 拯救雪豹這一瀕危物種,2020年青海省發起成立“青藏高原雪豹保護聯盟”的倡議,致力於(yu) 雪豹研究和保護工作,推動形成多層次、多領域、綜合性雪豹保護態勢和創新格局。
李曉南表示,建立青藏高原雪豹保護聯盟,旨在進一步加強國內(nei) 外合作,攜手開展雪豹研究與(yu) 保護,推動加強生物多樣性保護的示範和引導。具體(ti) 來說,聯盟將圍繞聯合開展雪豹研究、保護創新、技術交流等方麵,積極搭建多方合作的紐帶和橋梁,通過有效的聯盟機製,充分發揮各自優(you) 勢,激活保護潛力,開創雪豹保護新模式。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青海湖流域首次本底調查完成 曆時5個月調查範圍涵蓋29661平方公裏
青海湖流域首次自然資源及社會經濟本底調查工作任務全麵完成,此次調查工作的結果,將為合理劃定並建立青海湖國家公園提供理論依據,並為開展青海湖流域綜合監測奠定基礎。[詳細] -
青海湖流域首次本底調查完成
青海湖流域從海拔5291米的崗格爾肖合力山到海拔3195米的青海湖依次分布著荒漠生態係統、草甸生態係統、草原生態係統、森林灌叢生態係統、高原河流及湖泊濕地生態係統。[詳細] -
青海:以四大分區做“水文章”守護“中華水塔”
青海生態地位重要,南部是長江、黃河、瀾滄江發源地三江源,北部橫亙青、甘兩省“生命之源”祁連山,東北部是中國內陸最大鹹水湖青海湖,西部是中國“聚寶盆”柴達木盆地。[詳細] -
平安森林覆蓋率達32.6%
去年以來,海東市平安區緊緊圍繞“五綠”建設,積極推進湟水規模化林場、“三北”防護林、退耕還林、天然林資源保護、南北山綠化等國家林業重點工程,全區森林覆蓋率提高到了32.6%。[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