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喀則2020年生態環境保護:勠力攻堅顯成效
2020年,日喀則空氣質量優(you) 良天數361天,優(you) 良率達99.4%,較2019年上升了1.3個(ge) 百分點;主要江河、湖泊水質整體(ti) 保持良好,8個(ge) 國控地表水斷麵和36個(ge) 區控地表水斷麵水質達到或優(you) 於(yu) Ⅲ類,11個(ge) 水功能區斷麵水質均達到Ⅱ類水質目標要求,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水質達標率100%;土壤環境質量總體(ti) 保持穩定,總體(ti) 處於(yu) 自然本底狀態……
2020年,日喀則市堅持以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特別是習(xi) 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為(wei) 指導,深入學習(xi) 貫徹黨(dang) 的十九屆五中全會(hui) 精神和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談會(hui) 精神,以“堅持生態保護第一”為(wei) 統領,以改善環境質量為(wei) 核心,全麵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堅決(jue) 打贏汙染防治攻堅戰,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創建,著力完善環境治理體(ti) 係,馳而不息推動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取得積極成效,一幅藍天白雲(yun) 、水清岸綠、生態和美的“高顏值”畫卷鋪展在珠峰大地。
聚焦環境民生——
全力打贏汙染防治戰役
2020年12月,日喀則市生態環境局依法對轄區3家無危險廢物經營許可證收購廢機油的企業(ye) (收集點)進行立案處罰,處罰金額達32萬(wan) 元,充分展示了日喀則市全力打贏汙染防治戰役的信心和決(jue) 心……
全麵推進藍天保衛戰,監督完成49座加油站油氣回收治理以及5家機動車尾氣檢測公司執行最新排放限值;累計淘汰黃標車及老舊車6104輛,全麵淘汰每小時10蒸噸以下燃煤鍋爐164台;完成鴻達公司空氣自動站點搬遷;製定了《日喀則市重汙染天氣應急預案(試行)》。
著力打好碧水保衛戰,完成18縣(區)29個(ge) 城鎮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和12個(ge) 縣(區)55個(ge) 鄉(xiang) 鎮及以下集中式水源地保護區劃分;8個(ge) 縣9個(ge) 城鎮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保護區劃分技術報告已報送自治區政府審批;49家加油站250個(ge) 地下油罐全部完成更新或改造;825個(ge) 農(nong) 村環境綜合整治項目全部完工,5個(ge) 農(nong) 村汙水處理試點項目通過初驗,年楚河流域生態環境保護基線調查項目和孜布拉河水汙染防治項目正在積極實施。
穩步推進淨土保衛戰,2020年日喀則市土壤環境重點監控企業(ye) 28家,完成214家汽修行業(ye) 危廢暫存和處置情況摸底排查;崗巴縣垃圾堆放場地土壤汙染治理與(yu) 修複項目通過終驗;日喀則土壤環境信息化建設項目鏈路測試已完成,正在開展機房裝修;桑珠孜區曲美鄉(xiang) 邊榮村耕地土壤汙染修複工程和日喀則市醫療廢物處置升級改造項目正有序推進。
堅持綠色發展——
全麵加強生態保護修複
春天到了,駐足雅魯藏布江和湘河岸邊,放眼望去,雅江北岸南木林縣生態示範區成片的林木已經慢慢吐出綠芽,孕育著生機勃勃。在珠峰保護區,設立了20個(ge) 管護站,200名農(nong) 牧民專(zhuan) 業(ye) 管護員強化對其的管理;自2018年珠峰垃圾整治工作開展清理轉運珠峰大本營垃圾、登山垃圾及沿線垃圾以來,截至2021年2月20日,共轉運垃圾752.81噸……
近年來,日喀則市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冰天雪地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大力實施“奮力建設美麗(li) 日喀則、築牢生態安全屏障”重大生態工程,堅決(jue) 保護好日喀則的山水林田湖草。
積極推進生態文明示範創建。日喀則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市創建專(zhuan) 項規劃(2020-2030)初稿已完成,力爭(zheng) 2021年成功創建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市;完成2020年度自治區級生態文明建設示範縣、鄉(xiang) 、村推薦申報和現場核查;先後5次對“三線一單”編製成果進行對接優(you) 化,目前自治區政府已公布實施;日喀則市“十四五”生態環境保護規劃初稿編製完成正在征求意見;全麵完成第二次全國汙染源普查及驗收,共計普查汙染源單位2932家。
環保督察整改持續推進。中央環境保護督察組交辦的115項信訪問題,已整改完成111項,正在推進整改4項;中央環境保護督察組反饋的30大項89小項問題,已整改銷號85小項,正在推進整改4小項;自治區第二環境保護督察組反饋的94項問題,已完成整改85項,正在推進整改9項。
突出改革創新——
不斷提升環境監管水平
目前,自治區生態環境廳西部區域生態環境監察專(zhuan) 員辦公室和日喀則生態環境監測中心已經掛牌成立;全區首例生態環境損害賠償(chang) 案成功磋商並達成協議,共計賠付生態環境損害費用71.6萬(wan) 餘(yu) 元。
向改革要動力,向創新要活力,日喀則市堅持改革創新,不斷提升環境監管水平。
日喀則市通過整合原國土、水利、農(nong) 牧等相關(guan) 執法權組建了市生態環境保護綜合行政執法隊;將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jia) 文件審批等15項行政許可事項劃轉至市行政審批和便民服務局集中辦理;8個(ge) 區域生態環境監測中心的設立工作有序推進。
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hui) 發展工作,嚴(yan) 格落實環境影響評價(jia) 審批正麵清單,將66家企業(ye) 納入監督執法正麵清單,完成2020年固定汙染源排汙許可發證登記工作,共發證74家,登記企業(ye) 997家,基本實現固定汙染源全覆蓋;審批建設項目環評文件226份、登記表備案項目1472個(ge) ,實施告知承諾製審批項目51個(ge) ,保持“三高”企業(ye) 和項目的零審批、零引進。
加強懲戒環境違法行為(wei) ,組織開展了危險廢物執法檢查、尾礦庫風險隱患排查、拉日高等級公路執法檢查等專(zhuan) 項執法行動,共計出動執法人員1695人次,檢查各類企業(ye) 823家次,下達限期整改通知書(shu) 192份;立案環境行政處罰案件46件,處罰金額達318.48萬(wan) 餘(yu) 元,嚴(yan) 厲打擊了各類環境違法行為(wei) ,保持了鐵腕治汙的高壓態勢。
與(yu) 此同時,日喀則市堅持以開展“六·五”世界環境日和節能宣傳(chuan) 周等活動為(wei) 契機,創新開展了“綠色環保、低碳出行”騎行活動、“環保宣傳(chuan) 進企業(ye) 進工地”和“環保設施公眾(zhong) 開放日活動”等一係列形式新穎、主題鮮明的宣傳(chuan) 活動,在全社會(hui) 營造了人人參與(yu) 環保、人人支持環保的良好態勢。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西藏現有陸生脊椎動物1072種 發現中國新紀錄5個
西藏自治區第二次陸生野生動物資源調查順利完成。據調查,西藏現有陸生脊椎動物1072種,已正式發表新物種5個,新發現中國新紀錄物種5個、西藏自治區新紀錄物種23種。[詳細] -
守護好高原的生靈草木 萬水千山
近年來,西藏自治區高度重視生態文明建設,紮實推進國土綠化和城鄉綠化美化,全麵消除了海拔4300米以下地區“無樹村”和“無樹戶”,生態文明建設取得了顯著成效。[詳細] -
西藏草原綜合植被蓋度提高到47%
4月6日,記者從西藏自治區林草工作會議上獲悉,“十三五”期間,西藏自治區森林覆蓋率由12.14%提高至12.31%,草原綜合植被蓋度由42.3%提高到47%。[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