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生態

西藏農牧區人居環境整治三年 加快建設宜居宜業鄉村

發布時間:2021-05-20 10:19:00來源: 西藏日報

  深化農(nong) 村人居環境整治,加快建設美麗(li) 宜居宜業(ye) 鄉(xiang) 村,是實施鄉(xiang) 村振興(xing) 戰略的一項重要任務。西藏自治區黨(dang) 委、政府堅持以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為(wei) 指導,深入學習(xi) 貫徹習(xi) 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及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關(guan) 於(yu) “三農(nong) ”工作和西藏工作重要論述,站在增強“四個(ge) 意識”、堅定“四個(ge) 自信”、做到“兩(liang) 個(ge) 維護”的高度,結合西藏實際,堅持以人民為(wei) 中心,高度重視、高位推進,因地製宜、突出特色,將農(nong) 村人居環境整治與(yu) 脫貧攻堅、鄉(xiang) 村振興(xing) 戰略緊密結合,推動農(nong) 牧區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方案落實落地並圓滿收關(guan) 。

  環境整治換新顏

  從(cong) 拉薩市區沿著機場高等級公路去往曲水的方向會(hui) 看見一片美麗(li) 的桃花、鬱金香花海,這正是曲水縣才納國家現代農(nong) 業(ye) 示範區——“秀色才納”。街道兩(liang) 旁的柳樹在陽光的照耀下,綠得格外耀眼,放眼望去,春意盎然,整個(ge) 村莊生機勃勃。

  近年來,自治區黨(dang) 委農(nong) 辦、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廳充分發揮牽頭抓總作用,聯合18個(ge) 部門印發了《西藏自治區開展村莊清潔行動實施方案》,以實施“四清兩(liang) 改”為(wei) 抓手,全麵深入開展村莊清潔行動,不僅(jin) 提升了村莊顏值,也增強了廣大農(nong) 牧民群眾(zhong) 的幸福感、獲得感。如今,幹淨的鄉(xiang) 村道路、有序的藏式民居、整齊的太陽能路燈、品種齊全的商鋪在全區各大鄉(xiang) 鎮隨處可見,一幅生態文明和諧發展的畫卷徐徐鋪展開來。

  據統計,僅(jin) 2020年,全區就清理農(nong) 村生活垃圾5.4萬(wan) 噸,清理村內(nei) 水塘10612口、溝渠3.05萬(wan) 公裏,清理秸稈亂(luan) 堆亂(luan) 放1.4萬(wan) 處,清理畜禽糞汙廢棄物2.05萬(wan) 噸。全區577個(ge) 村莊開展紅黑榜評比,1201個(ge) 村莊開展流動小紅旗評比,1622個(ge) 村莊開展積分製評比,1909個(ge) 村莊開展整潔庭院評比,40%的村莊基本實現人畜分離。2018年底,全區農(nong) 村戶用衛生廁所普及率僅(jin) 為(wei) 25.4%,在農(nong) 村“廁所革命”財政獎補政策的帶動下,兩(liang) 年新增改造農(nong) 村戶用衛生廁所12.5萬(wan) 座,全區累計改造農(nong) 村戶用衛生廁所27萬(wan) 座,戶用衛生廁所普及率達49.45%,比2018年提高了24.05個(ge) 百分點。

  目前,以村莊清潔為(wei) 首要任務的農(nong) 牧區人居環境整治工作早已深入人心,絕大部分村莊已經把村莊清潔任務作為(wei) 常態化工作,村莊環境衛生麵貌發生了根本性轉變,農(nong) 牧民群眾(zhong) 良好的衛生生活習(xi) 慣逐步養(yang) 成,基本實現了保持村莊幹淨整潔有序的要求。

  試驗示範樹典型

  為(wei) 深入實施以“神聖國土守護者、幸福家園建設者”為(wei) 主題的鄉(xiang) 村振興(xing) 戰略,貫徹落實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關(guan) 於(yu) 農(nong) 村人居環境整治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全區以開展試驗示範為(wei) 抓手,推進農(nong) 村生活垃圾汙水治理。自治區住建廳製定了《西藏自治區農(nong) 牧區生活垃圾處理管理辦法》,建立健全農(nong) 牧區生活垃圾收運處置體(ti) 係,完善鄉(xiang) 鎮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設施,實施6個(ge) 生活垃圾熱解處理試點項目。自治區生態環境廳製定了《農(nong) 村生活汙水處理設施水汙染物排放標準》,實施了27個(ge) 農(nong) 村生活汙水處理試點項目,統籌銜接改廁工作,推進農(nong) 牧區生活汙水治理。

  近日,2020年美麗(li) 休閑、幸福宜居、幹淨整潔示範村名單公示,120個(ge) 美麗(li) 村莊得到認定。其中,拉薩市曲水縣南木鄉(xiang) 江村以村容環境提升為(wei) 重點,通過“縣統籌指導、鄉(xiang) 組織推動、村實施管理”的形式,全力建設美麗(li) 江村,主推“一規兩(liang) 硬三亮四綠五建六改七清八新”的新措施,著力改善群眾(zhong) 生產(chan) 生活條件,打造美麗(li) 宜居鄉(xiang) 村。為(wei) 充分發揮農(nong) 牧民群眾(zhong) 主體(ti) 作用,引導群眾(zhong) 積極參與(yu) 示範村建設,江村實行縣級財政投資60%、村集體(ti) 投入20%、群眾(zhong) 自費投入20%的模式,鼓勵群眾(zhong) 投工投勞。群眾(zhong) 廣泛參與(yu) 整村推進項目,投資投工投勞約2000萬(wan) 元,農(nong) 戶廣泛參與(yu) 推進村莊“硬化、綠化、清理、出新”等工作,投工投勞約3000人次,探索形成了鄉(xiang) 村振興(xing) 示範村“美麗(li) 鄉(xiang) 村·幸福家園”建設整村推進可參考、可借鑒的工作經驗。

  特色產(chan) 業(ye) 鼓腰包

  “鄉(xiang) 村振興(xing) ,關(guan) 鍵在於(yu) 產(chan) 業(ye) 振興(xing) 。”產(chan) 業(ye) 是農(nong) 牧區長遠發展之基,是脫貧致富的主要依托,有了產(chan) 業(ye) 支撐,才能從(cong) 源頭上解決(jue) 貧困問題,拔掉窮根。近年來,西藏不斷提升人居環境和改善住房條件的同時,聚焦短板弱項,因地製宜,發展鄉(xiang) 村特色產(chan) 業(ye) 。

  林芝市朗縣卓村以發展庭院經濟為(wei) 抓手,全麵提升人居環境,充分發揮黨(dang) 員先鋒模範帶頭作用,54名黨(dang) 員帶頭進行庭院果樹試種,經過階段性探索和實踐,種植技術進一步成熟。在村黨(dang) 支部和帶頭黨(dang) 員的組織引領下,逐步實現了向全村57戶農(nong) 牧民群眾(zhong) 的延伸覆蓋。截至目前,全村累計種植核桃500多畝(mu) 、蘋果150畝(mu) 、藏冬桃50畝(mu) ,實現每戶每年增收2萬(wan) 餘(yu) 元。卓村村“兩(liang) 委”結合自身實際,每年從(cong) 村集體(ti) 拿出4000元作為(wei) 獎勵資金,按季度開展“村級衛生評比”活動,實現通過庭院經濟帶動人居環境提升。如今,卓村村莊內(nei) 真正實現了綠樹成蔭、花果庭院,農(nong) 牧民群眾(zhong) 建設家園的積極性進一步提高。

  拉薩市墨竹工卡縣工卡鎮塔巴村通過人居環境整治,推動鄉(xiang) 村旅遊、助力鄉(xiang) 村振興(xing) ,重新盤活了曆史悠久的塔巴陶瓷廠,當地村民也因此吃上了“旅遊飯”;日喀則市定日縣克瑪鄉(xiang) 歐木都阿庫卓巴農(nong) 畜產(chan) 品加工銷售農(nong) 民專(zhuan) 業(ye) 合作社,通過向社員每人集資500元購買(mai) 了價(jia) 值7.7萬(wan) 元的牛羊糞壓塊成型機,將牛糞變“碳棒”,既解決(jue) 了牛羊糞直接燃燒的不衛生問題,又增加了牧民收入;山南市乃東(dong) 區昌珠鎮紮西曲登社區,依靠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雅礱紮西雪巴藏戲和良好的生態環境、淳樸民情吸引著大量遊客……

  現如今,農(nong) 牧區人居環境越來越美,鄉(xiang) 親(qin) 們(men) 的腰包越來越鼓,日子越過越紅火。

(責編: 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