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生態

公報顯示“十三五”全國生態環境質量明顯改善

發布時間:2021-05-28 10:32:00來源: 西藏日報

  三江源國家公園黃河源園區地處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近年來,園區生態持續向好,野生動物數量明顯上升,生態服務功能逐步提升。 5月25日,一隻藏狐在三江源國家公園黃河源園區內(nei) 活動。新華社記者 張龍 攝

  近期,在位於(yu) 鄱陽湖畔的江西省南昌市新建區象山森林公園內(nei) ,已安家築巢的鷺鳥進入孵化哺育旺季。象山森林公園有著“鷺鳥王國”的美譽,每年都會(hui) 吸引白鷺、蒼鷺、夜鷺等種類的鷺鳥飛抵棲息和繁衍後代。 白鷺在南昌市新建區象山森林公園內(nei) 棲息(5月18日攝)。新華社記者 萬(wan) 象 攝

  神農(nong) 架國家公園動物保護人員經過多年的努力,加之當地生態環境的不斷改善,神農(nong) 架金絲(si) 猴由上世紀80年代的501隻擴大到現在的3個(ge) 金絲(si) 猴大種群9個(ge) 小種群,總數達到1471隻。 這是5月19日在神農(nong) 架國家公園大龍潭金絲(si) 猴野外研究基地山林中拍攝的金絲(si) 猴。 新華社記者 肖藝九 攝

  “十三五”期間,我國生態環境質量實現“三升三降”:

  ——環境空氣達標城市數量、優(you) 良天數比例提升,重汙染天數比例、主要汙染物濃度下降。

  ——地表水水質優(you) 良斷麵比例持續提升,劣Ⅴ類斷麵比例持續下降。

  ——水質優(you) 良海域麵積比例持續提升,劣四類水質海域麵積比例持續下降。

  26日,生態環境部發布《2020中國生態環境狀況公報》和《2020年中國海洋生態環境狀況公報》。公報顯示,2020年和“十三五”生態環境重點目標任務均圓滿超額完成,全國生態環境質量明顯改善。

  生態環境部生態環境監測司司長柏仇勇在當天舉(ju) 行的新聞發布會(hui) 上介紹,2020年,全國337個(ge) 地級及以上城市平均優(you) 良天數比例為(wei) 87%,同比上升5個(ge) 百分點;細顆粒物濃度為(wei) 33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8.3%。全國地表水國控斷麵水質優(you) 良斷麵比例為(wei) 83.4%,同比上升8.5個(ge) 百分點;劣Ⅴ類斷麵比例為(wei) 0.6%,同比下降2.8個(ge) 百分點。海洋生態環境狀況整體(ti) 穩定,管轄海域一類水質海域麵積同比基本持平,近岸海域水質總體(ti) 穩中向好。經初步核算,單位國內(nei) 生產(chan) 總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19年下降1%,比2015年下降18.8%,超額完成“十三五”下降18%的目標。

  柏仇勇說,“十三五”期間,我國生態環境質量實現“三升三降”:

  ——環境空氣達標城市數量、優(you) 良天數比例提升,重汙染天數比例、主要汙染物濃度下降。

  ——地表水水質優(you) 良斷麵比例持續提升,劣Ⅴ類斷麵比例持續下降。

  ——水質優(you) 良海域麵積比例持續提升,劣四類水質海域麵積比例持續下降。

  他指出,我國生態環境質量的改善成效還不穩固,生態環保仍然任重道遠。城市空氣質量總體(ti) 上仍未擺脫“氣象影響型”,全國尚有三分之一左右的城市PM2.5濃度達不到國家二級標準,臭氧濃度呈波動上升趨勢,區域性重汙染天氣過程時有發生;遼河、海河流域,太湖、巢湖、滇池水質仍為(wei) 輕度汙染;全國地下水水質不同程度超標;全國近岸海域有8個(ge) 海灣春、夏、秋三期監測均出現劣四類水質;重點流域水生態狀況和典型海洋生態係統的健康狀態總體(ti) 上仍不樂(le) 觀,生態係統質量和穩定性有待提升。

(責編: 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向“綠色金融服務”持續發力 中國三地打算這麽做!

    西藏作為青藏高原的主體,擁有眾多的江河、湖泊、冰川、森林、草原等生態係統,在生物多樣性保護、水源涵養、氣候調節等方麵生態功能巨大,是國家重要的生態安全屏障。[詳細]
  • 古城拉薩:鄉村麵貌煥然一新

    W020210527379111546844.jpg
    近年來,拉薩市大力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努力建設美麗宜居鄉村。整治後,鄉村麵貌煥然一新,村民的環保意識得到大幅提升。[詳細]
  • 西藏阿裏:碧水藍天

    W020210527377621810524.jpg
    近年來,阿裏地區全麵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力度,強化政府主導作用,動員社會組織和群眾共同參與環境治理,建立健全生態環境保護長效機製,築牢國家重要生態安全屏障。[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