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動生態環境質量持續好轉——生態環境部部長黃潤秋介紹美麗中國建設情況
“十三五”時期,我國生態環境明顯改善,厚植了全麵建成小康社會(hui) 的綠色發展底色和高質量發展成色。
生態環境部部長黃潤秋18日在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ju) 行的發布會(hui) 上,深入介紹建設人與(yu) 自然和諧共生的美麗(li) 中國的有關(guan) 情況。
天空的“顏值”一年比一年高
2020年,全國地級及以上城市空氣質量優(you) 良天數比例達到87%,比2015年增長5.8個(ge) 百分點;細顆粒物未達標地級及以上城市平均濃度達到37微克/立方米,比2015年下降28.8%。
黃潤秋表示,最近幾年,我們(men) 頭頂上天空的“顏值”一年比一年高。如2020年北京PM2.5平均濃度為(wei) 38微克/立方米,與(yu) 2015年相比下降52.9%;重汙染天氣從(cong) 2015年的43天降低到2020年的10天,“北京藍”逐漸成為(wei) 常態。
不隻是空氣更清新,近年來我國生態環境質量明顯改善,“十三五”規劃綱要確定的九項生態環境約束性指標和汙染防治攻堅戰的階段性目標全麵圓滿超額完成。
黃潤秋介紹,水環境質量方麵,全國地表水優(you) 良水體(ti) 比例由2015年的66%提高到2020年的83.4%,劣V類水體(ti) 比例由2015年的9.7%下降到2020年的0.6%。土壤環境質量方麵,全國受汙染耕地安全利用率和汙染地塊安全利用率雙雙超過90%。生態環境狀況方麵,全國森林覆蓋率達到23.04%,自然保護區以及各類自然保護地麵積占到陸域國土麵積的18%。應對氣候變化方麵,2020年單位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15年下降了18.8%。
碳市場“滿月”成交量突破700萬(wan) 噸
碳排放權交易是利用市場機製控製和減少溫室氣體(ti) 排放的一種手段,也是落實我國碳達峰目標、碳中和願景的製度創新和重要的政策工具。
黃潤秋介紹,7月16日,全國碳市場正式啟動上線交易。自啟動以來,全國碳市場運行平穩,交易價(jia) 格有所上升,累計成交量達到702萬(wan) 噸,累計成交額3.55億(yi) 元。
他表示,下一步,要會(hui) 同相關(guan) 部門推動《碳排放權交易管理暫行條例》盡快出台,修訂完善相關(guan) 的配套製度和技術規範體(ti) 係,完善溫室氣體(ti) 自願減排交易機製。要加強碳排放數據的質量管理,強化相關(guan) 製度的執行落實,加強對全國碳市場各個(ge) 環節的監管,有效防範市場風險。
他說,要在發電行業(ye) 碳市場運行良好的基礎上,擴大碳市場的覆蓋範圍,逐步納入更多的高排放行業(ye) ,逐步豐(feng) 富交易品種、交易方式和交易主體(ti) ,提升市場的活躍度。
如期實現固體(ti) 廢物零進口目標
自今年1月1日起,我國已經全麵禁止固體(ti) 廢物進口。黃潤秋表示,我國如期實現了在2020年底固體(ti) 廢物進口清零的目標,贏得了國內(nei) 外的廣泛讚譽,發達國家將我國作為(wei) “垃圾場”的曆史一去不複返了。
《禁止洋垃圾入境推進固體(ti) 廢物進口管理製度改革實施方案》2017年印發。從(cong) 2017年到2020年,我國固體(ti) 廢物進口量從(cong) 4227萬(wan) 噸降低到879萬(wan) 噸,直至2020年底清零,累計減少固體(ti) 廢物進口量1億(yi) 噸。我國還嚴(yan) 厲打擊涉洋垃圾的違法犯罪行為(wei) 。
與(yu) 此同時,我國不斷完善國內(nei) 固體(ti) 廢物回收利用體(ti) 係,培育國內(nei) 固體(ti) 廢物加工利用產(chan) 業(ye) ,加快推進城鄉(xiang) 垃圾分類,不斷提升再生資源回收利用率。2020年,全國再生資源回收總量達到3.7億(yi) 噸,比改革前的2016年增加了1.1億(yi) 噸。
生物多樣性保護取得紮實成效
雲(yun) 南亞(ya) 洲象群“奇遊”、“微笑天使”長江江豚頻繁亮相、雪豹頻頻現身、藏羚羊種群數量大幅增加……這段時間生物多樣性方麵的新聞,成了街頭巷尾的熱點話題。
“這些讓人暖心的消息都表明,我國生物多樣性保護取得了紮紮實實的成效。”黃潤秋說。
他表示,全社會(hui) 生物多樣性保護的意識顯著增強,各地區各部門采取積極有效措施,培育引導支持社會(hui) 各界保護生物多樣性。如2016年以來,西藏、青海累計為(wei) 群眾(zhong) 提供的生態崗位90多萬(wan) 個(ge) ,農(nong) 牧民從(cong) 大自然的索取者變成了雪域高原的“生態衛士”。
我國保護地製度體(ti) 係逐漸完善。各類自然保護地已經有1.18萬(wan) 個(ge) ,90%的陸地生態係統類型和85%的重點野生動植物種群得到有效妥善保護,部分珍稀瀕危物種野外種群也在逐步恢複。
同時,監管和執法的力度不斷加強,嚴(yan) 防外來物種入侵,嚴(yan) 厲打擊珍貴瀕危野生動植物走私,對相關(guan) 違法犯罪行為(wei) 形成高壓態勢。
今年10月11日至15日,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公約》第十五次締約方大會(hui) 第一階段會(hui) 議將在昆明舉(ju) 行。黃潤秋表示,此次會(hui) 議將推動各方為(wei) 保護生物多樣性作出切實承諾、采取有效行動。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建設生態文明高地 繪就美麗幸福畫卷
8月的西藏,徐風和暢,草綠樹翠,一片生機勃勃,處處是山水畫卷。生態興則文明興,生態衰則文明衰。70年來,尤其是黨的十八大以來,在以習近平同誌為核心的黨中央親切關懷下。[詳細] -
生態保護 高原增綠
行走西藏,處處是山水畫卷。在這裏,山水林田湖草沙冰,每個生態元素都奪目壯觀。最美生態,需要最嚴保護。今年7月,習近平總書記在西藏考察時指出,保護好西藏生態環境,利在千秋、澤被天下。 [詳細]